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贵州省内河船型标准化推进现状、内河标准船型的内涵,分析了乌江货运标准船型总体设计要点,提出乌江标准船型的主尺度及参数确定、型线设计、总布置设计与设备选型的基本准则;推荐船舶主要尺度和线型的优化,标准化船型的推进;船-机-桨的最佳匹配技术;以及轻型结构设计技术的应用;高效主机和经济航速的选用;LNG等新燃料、新能源的应用等乌江船舶节能实用技术,以达到科学指导乌江标准货运船型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乌江航道的改善以及新船型的相继出现,原有老旧船舶已不能适应航运的需要。如何利用船厂现有技术设备对原乌江100吨级货船进行改造,是航运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介绍乌江100吨级货船改造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三峡枢纽通过能力不足的问题,结合国外的研究经验,开展了大L/B三峡库区过闸船型的相关研究工作。通过建立大L/B三峡库区过闸船型的主尺度综合评价体系,船舶快速性、操纵性、主船体结构、船舶能效、船闸通过能力等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使大L/B三峡库区过闸船型的技术、经济及环保等性能指标均得到较大改善,并大幅提升了三峡船闸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威 《交通科技》2006,(4):96-98
在分析湖北省内河货运船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船型比选原则,并阐述了对现有船型比选的思路和方法,经过优化得出湖北省三峡库区货运船舶(队)主尺度系列。  相似文献   

5.
叙述国标<三峡枢纽过坝船舶(队)尺度系列>课题的背景,给出三峡枢纽过坝普通驳、半分节驳及其顶推船队;机动驳(货轮)一顶一顶推船队等货运船舶(队)的尺度和有关参数,最后就标准制定和使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6.
针对三峡枢纽通过能力不足与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之间的矛盾,经分析研究,提出了推进过闸船舶船型标准化、提高过闸船舶装载率等主要措施以及完善翻坝基础设施等工程手段,以期提高三峡枢纽综合通过能力,促进三峡枢纽航运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国标<三峡枢纽过坝船舶(队)尺度系列>中,三峡枢纽过坝普通驳、半分节驳及其顶推船队;机动驳(货轮)一顶一顶推船队等货运船舶(队)的尺度和有关参数选取的原则及主要过程.  相似文献   

8.
作为交通行业标准项目《内河运输船舶船型主尺度系列》的研究成果之一,文中阐述了基于我国内河通航标准的内河装箱船船型主尺度系列确定的方法和过程,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1 工程的基本情况 乌江航运建设工程,是贵州省"九五"计划期重点水运工程建设项目.按照贵州省计委批准的初步设计,工程建设内容为:按照五级航道标准整治大乌江至龚滩264 km航道,建设大乌江、思南、沿河、四川涪陵泗王庙等4处码头,同步建设相应的助航、通信导航及航道管理和维护等设施,工程建设投资9 992万元.  相似文献   

10.
位于乌江中游、遵义~铜仁干线公路上的思南乌江大桥,是贵州省“六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该桥由贵州省交通勘察设计院  相似文献   

11.
1 概述船舶运输业在我国交通运输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营运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贵州赤水河系而言,个体运输船舶大大小小达500余艘,而在营运成本中燃油费用占总成本35%左右.为此,节约船舶能耗,降低燃油费势在必行.如何提高船舶技术经济指标,研究开发一种适应贵州赤水河系(C级船区,J2级航段)水运条件的综合节能新型标准船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节能型机动驳主尺度及船型、主要特点、应用与推广等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根据内河货船船型特点,结合民营船舶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分析和不断试验、试用的基础上,形成《内河船舶大段建造工艺》,以替代其他船台建造方法建造内河船舶。  相似文献   

13.
粉房湾长江大桥船撞风险分析与设防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波  徐龙 《桥梁建设》2012,42(Z1):7-12
为确定粉房湾长江大桥设防船撞力标准,采用美国AASHTO规范方法和三概率参数积分路径方法对该桥进行船撞风险分析,计算桥梁的碰撞概率和年倒塌频率,并与可接受的风险准则进行比较;确定船撞设计代表船型,采用LS-DYNA软件对船舶碰撞桥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在2010年、2020年和2050年通航密度下的船撞风险分别为4.05×10-6、2.02×10-5、7.06×10-5;P3、P4主墩的船撞设计代表船型均为5 000吨级;近期P3、P4主墩的设防船撞力可分别取38.68 MN和27.57 MN,远期可分别取38.68 MN和24.19 MN,P3、P4主墩抗力均满足船撞设防标准.  相似文献   

14.
贵港航运枢纽船舶过闸管理系统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贵港航运枢纽船舶过闸管理系统的结构化设计思想、系统功能和特点。绘制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和功能模块框图,针对本系统的实现,阐述如何提高程序运行速度等体会和编程技巧。  相似文献   

15.
<正>1智能航运发展规划动态1.1欧盟先进、高效和绿色多式联运系统AEGIS项目欧洲提出了在2050年将50%以上的公路运输转移到铁路或水路的发展目标,这对于实现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然而,水路运输的发展受制于其依赖铁路和陆路的转运和运输,因此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为了克服这个挑战,航运行业迫切需要1种全新的组织运营模式,以促进欧洲近海和内河航运的发展,包括船舶、港口及其之间的数字信息交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船舶、港口和作业任务的自动化对于实现这个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福州枢纽货运量现状调查预测及对枢纽货运系统的分析,结合福州市的发展规划、枢纽内主要站段的技术装备和运营特征以及向莆铁路的引入,提出了福州枢纽新的货运布局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主桥下部结构设计包括主墩人工岛结构、各墩承台及桩基、1号及5号墩身等内容。主墩及2号墩身为上部结构设计范围。下部结构设计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船舶的撞击,主墩由于受力要求必须采用双柱式柔性墩,防撞能力很弱,而航运部门又要求通过5000吨并兼顾7000吨海轮,船舶的撞击力较大,如何有效而又是经济的来防止船舶的撞击就成为在通航河流上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一个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游航道货运承载能力是航运发展规划的数据基础。将长江中游不同尺寸的航段相连组成多级航道,以任意起运港和终点港之间货流量为变量,货流量之和最大为目标函数,以货运网络OD矩阵和各航段通过能力等为限制条件,用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来表征长江中游航道货运承载能力。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和方法,结合港口吞吐量数据,推算货运网络OD矩阵;运用船舶跟驰理论,结合船舶领域参数,计算各航段通过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航道货运承载能力为68.8亿t,其中长江中游下行航道货运承载能力36.9亿t,限制航段为岳阳往武汉航段,长江中游上行航道货运承载能力21.9亿t,限制航段为黄石往九江航段。  相似文献   

19.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全长6 300km,可通航水域达3 600 km,长江航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的80%.长江航运极大地推动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然而,目前长江航运面临不少难题,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交通事故不断,恶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交通秩序还比较混乱,交通时有不畅;长江正在成为垃圾箱,大小油污事故经常发生,危险化学品污染长江的隐患正在悄悄增加.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笔者认为,加强船舶动态、静态监督管理是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为保障新建海轮编队拖航的安全,掌握新建海船拖航占用水域与实际通航航道尺度的适应性,选择最具代表性的3万总t级新建海船船型编队尺度,根据船舶操纵理论,充分考虑风、流影响下的漂移量,分析计算该船队拖航通过长江下游尹公洲狭水道所需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