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昆线岩堆地段路基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研究内昆线岩堆的特性和路基工程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岩堆地段路基工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岩堆是岩石山坡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岩石碎块、岩屑后,通过重力或雨水作用搬运至平缓山坡或山坡坡脚上的疏松堆积物体,属于典型的不良工程地质灾害。文中系统地分析了岩堆的工程地质特征、形态和分类,研究了岩堆的形成机理、破坏模式及稳定性,提出了岩堆路段路基稳定措施。  相似文献   

3.
厉工厂  倪超超  谭飞  汤瑞  张少国  张羽 《公路》2024,(3):393-399
山区隧道穿越岩堆体时,开挖扰动易导致上覆岩堆体产生局部或整体性的失稳破坏,引起工程地质灾害。以某穿越岩堆体的小净距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 3D软件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对无加固措施、仅在上覆岩堆体注浆加固和岩堆体注浆结合锚索支护双重加固等3种工况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岩堆体表面变形、隧道内拱顶沉降以及隧道上覆围岩沉降变形趋势,评估不同加固方案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地层注浆对控制隧道内的拱顶沉降具有较好的效果;锚索支护结合地层注浆综合加固方案可有效抑制岩堆体在隧道开挖扰动下的变形,有助于提升岩堆体的稳定性。综合加固方案可以较好地解决小净距隧道穿越岩堆体诱发的工程问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某高速公路拟采用路基方式通过一河谷左岸坡体,该处发育一崩塌堆积层岩堆体,文中在此路基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岩堆体的形成机制,并采用一般条分法、Bishop、Janbu和Morgenstern-Price对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路基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彭以舟 《路基工程》2011,(2):154-156
PTC管桩处理软土路基具有单桩承载力高、施工速度快、无噪音无污染、质量稳定、造价合理等优点,加固深度可达40m以上,为深厚软土路基处理提供了有效方法。以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崇贤互通连接线用PTC管桩加固处理深厚软土路基为例,介绍其施工技术。该工程路基工后最大沉降小于7cm,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强夯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际工程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路基施工原则和强夯处理方案进行了阐述,并对强夯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通过施工效果对比后得出通过强夯处理,可以使路基浅层、深层得到不同程度加固的结论,强夯处理可以成为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加固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公路路基的防护和加固技术。公路路基防护以原边坡坡面和有关防护结构体的稳定为前提,施工前必须检查验收,严禁对失稳的土体进行防护。路基的防护和加固工程可分为边坡坡面的防护,沿河、滨海路堤的防护和路基支挡工程三类。路基加固或支挡工程除要求自身坚固稳定外,施工前还必须查明和核实前期工程的条件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地下采空洞穴坍陷危及路基稳定,影响行车安全。钻孔注浆加固是行之有效的常用处理措施,在注浆加固后,再采用螺杆桩,可以对公路路基的总沉降、工后沉降及差异沉降加以严格控制。文中依托具体工程实例,对地下采空洞穴采用了钻孔注浆和螺杆桩进行加固处理,经计算,加固后的总沉降量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姜海青 《路基工程》2012,(5):97-101
在加宽路基处理问题的研究中,根据新旧路基在含水量、压缩性、承载力等工程性质的特点,普遍采用水泥搅拌桩对加宽路基做加固处理。近年来地基处理采用新型的双向水泥搅拌桩。从两种搅拌桩加固路基的试验入手,对比分析了两者对已有结构的影响程度、新旧结构的差异沉降以及工期影响。通过工程监测验证了双向水泥搅拌桩各方面都优于普通水泥搅拌桩。  相似文献   

10.
卢新天 《华东公路》2001,(Z1):55-57
因路基存在溶洞影响路基稳定,引起路基沉降、导致路面裂缝,经分析确定采用注浆法进行加固处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土工合成材料以及路基工程中处理软土地基常用的土工织物应用时考虑的工程特性。分析了土工织物加固软基的机理 ,并对土工织物进行力学分析 ,介绍了土工织物加固软基的施工  相似文献   

12.
以福建漳州港尾铁路复合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探讨了桩间距和桩长对路基路堤边坡稳定和工后沉降的影响,分析了桩间距不变、长短桩结合设置工况下路基稳定系数、复合地基承载力、工后沉降的变化情况,以寻求最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结果表明:国铁Ⅱ级铁路采用长短桩结合设置的多向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案合理、可行,且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13.
在既有线粉细砂铁路路基下公路地道桥顶进工程中,为保证开挖过程中路基的稳定,采用适宜的水平注浆工艺和改性水玻璃注浆材料,对粉细砂路基进行了加固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今后施工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以某市政道路深厚软土路基处理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试验和相关理论研究,提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软土路基的施工方案,介绍了其技术要点,并对处理后效果进行检测试验,对加固前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后,软土路基孔隙率降低、压实度提高,达到施工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路基冲击压实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李小青  张欣  张烽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4):46-48,52
在分析冲击压路机的工作原理、动力有限元模拟分析原理及冲击荷载特征的基础上,以118工程进场道路高填路基冲击压实工程为例,用瞬态动力学方法对路基冲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冲压处理有效加固深度可达1.2~1.8m,可加速填土的固结变形,减小路堤的工后期沉降,提高路基承载力、稳定性和均匀性,说明冲压是一种高效率解决高填路基沉降稳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万丈盐桥1 km长路基处理后的现场试验,根据三次现场观测的沉降值,评价了注浆法对保持路基稳定的作用和效果,分析了注浆法加固盐岩路基的作用机理,以此证明采用注浆法加固盐岩路基是有效的,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路基边坡工程理论与实践发展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益敏 《中外公路》2001,21(6):31-35
文中从边坡稳定分析方法,边坡防护技术,边坡加固处理方法及路基边坡设计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等四个方面对路基边坡工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岩堆体隧道施工经验缺乏和开挖进尺选择随意性的问题,结合云南麻昭高速公路赵家屋岩堆体隧道工程实例,基于筒仓理论,提出了岩堆体隧道洞口浅埋段开挖进尺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核心土留设长度和不同岩堆体力学参数条件下的合理开挖进尺。结果表明:岩堆体隧道施工中,若不采取预支护或预加固措施,各开挖进尺下隧道掌子面安全系数均较小,掌子面存在失稳风险;留设核心土能明显提高隧道掌子面的稳定性;开挖进尺对围岩黏聚力敏感,这对岩堆体隧道稳定性不利。  相似文献   

19.
既有线路基基床加固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既有线路基的加固改造已成为提速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路基基床的加固更为重要,虽然已有的加固方法很多,但由于既有线必须正常运营的特殊条件,其工程的可行性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作者针对一些常用的加固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引入一种新的具有可行性的处理方法———无砂混凝土碎石桩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20.
针对武汉某工地在鱼塘路段采用CFG桩处理后,后期进行水稳层施工时路基出现裂缝的现象,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拟定了换填轻质土、管桩加固、换填轻质土+管桩加固的处理方案,分析了各种处理方案的优缺点和经济性,并给出推荐处理方案,可为处理类似工程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