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该文结合晴兴高速公路湿软斜坡病害路段ZK19+360~ZK19+640,进行了山区斜坡湿软地基形成成因的剖析,并且在山区斜坡湿软地基形成的滑坡治理中采用了组合抗滑桩的加固实践,采用钻孔深部岩土水平位移测试,以获得湿软斜坡变形规律和检验组合抗滑桩实践的治理效果。结合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可知:在长大斜坡湿软路基中采用组合抗滑桩能有效控制湿软斜坡变形,提高斜坡湿软路基整体抗滑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西部山区公路修筑和运营过程中斜坡湿软土地区发生路基沉陷、边坡滑坡、开裂等病害,分析研究了贵州山区公路26个典型斜坡湿软路基地基的病害特征。结果认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水文地质等是引起斜坡湿软地基病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风积沙湿软地的基承载能力,采用了振冲碎石桩处理湿软地基,文章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振冲碎石桩的加固湿软地基的原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检验,基于D-P模型,应用数值分析软件对加固后的不同填高、不同处理深度的碎石桩复合湿软土地基竖向沉降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振冲碎石桩能明显减少路基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值,处理深度为5m时,较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4.
根据湿软地基的基本特性,通过预测沉降与实测沉降的对比,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短期沉降。结合曲线拟合法建立了适合开封地区的路基沉降特性的双曲线模型,成功地预测了兰许高速公路的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5.
应用温度应力场和湿度应力场的相似性原理,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湿软路基遇水作用时的湿度应力问题.针对湿软路基不同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比模拟计算结果,得出土路基遇水作用后的变形和应力分布规律,供湿软路基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6.
路基在冰冻春融期,因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土质不良、含水过多,造成路基湿软、强度下降,在行车的反复作用下,路基出现弹软、裂缝、冒泥浆等翻浆现象。文章阐述了产生翻浆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养护办法,以防止或减轻翻浆病害,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李志杰 《路基工程》2015,(1):210-214
滨江快速公路K7+400~K12+000段,处于软土地区,采用CFG桩加固挡土墙软土地基后,挡土墙发生变形,通过路基挡土墙基底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计算对挡土墙基底沉降变形病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尽管CFG桩复合地基强度达规范要求,但其沉降变形过大,导致了挡土墙产生病害。在墙背换填气泡混合轻质土后,挡土墙变形得到控制,没有产生新的变形。  相似文献   

8.
湿软路基的强度和回弹模量往往不能满足高等级道路的设计要求,因而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路基处治。本针对上海市地下水位高、年降雨量大、降雨时间长、冬季气温低等特有的环境条件,选择石灰和水泥-石灰处治湿软路基,系统研究了两种处治土和处治路基的强度、回弹模量以及湿度和低温养生条件的影响,明确了石灰处治技术和水泥-石灰综合处治技术对湿软路基的适用性,可作为软土地区道路工程建设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傍山深厚软土高路堤工程病害及处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厚软土地区傍山填方路基的地基易滑移、沉降不均,常可导致路面开裂等病害。结合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工程实践,对特殊路基中遇到的问题、工程特性及处理方案开展研究,于K150+180~+330病害路段,采用管桩插打补强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且节省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糊相似优先的范例推理方法,建立了黄土沟壑区湿软地基处理方案的决策模型。通过寻求湿软黄土处理目标范例的最佳源范例,实现其处理方案的决策。实例表明,湿软黄土的处理方案与实际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运营公路路基病害,采用地质调绘、地质钻探及钻孔深部位移监测等方法探明了路基的病害机理。根据路基病害特点,设计了圆形钻孔灌注桩+路基花管注浆+路面修复的处治措施。经监测表明,处治后的路基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17,(8)
山区高速公路桥台路基病害处治是一项涉及地质、路基、桥梁、路面、交安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以川东某高速一处桥台路基侧滑病害的抢险处治为工程实例,详细讨论了动态设计的关键流程。兼顾争取抢险时间与临时保通,首先对路基脱空段落采取"混凝土灌注密实"的临时措施;进而选用"钢管群桩+联系梁+垫墩锚索"的超静定空间结构作为路基侧移病害的主体加固方案;将右幅南岸路桥过渡段开挖至基层一定深度,以处治22号桥台裂纹病害,并为路基路面的恢复提供空间;经方案比选,确定以"既有路中墙+钢管群桩+联系梁"作为左幅病害段落的永久处治方案。所得成果可为类似病害治理提供类比设计的技术资料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高填方路堤沉降病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部课题“高填方路堤沉降变形规律研究及压实技术”项目组对我国西部地区几条高速公路进行了路基沉降病害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引起高填方路堤沉降病害的主要原因,调查主要采取了查阅设计和地勘资料、现场调查以及长期观测等方法。发现引起路基沉降病害的主要原因有:地基强度不足、路基排水未处理好、地形变化(纵、横)、使用了不合适的填料等,其中,地基强度不足、地形变化(纵、横)是引起较为严重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本论文是沉降病害调查主要成果的摘录。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基上路基加宽工程沉降变形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勇强  李浩  徐伟 《路基工程》2011,(6):162-165
针对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工程中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问题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分析新路基作为附加荷载对老路基和地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加宽部分路基的填筑将会使得老路路肩与路基中心间差异沉降的产生,极易导致路基纵向裂缝病害。通过参数变化后的计算与分析,建议采用合适的加宽宽度、路基填料和软基处理等措施,控制和降低加宽部分对原有路基沉降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湿软地基填方路基在山区普遍存在。以湿软地基填方路基滑坡的某高速公路工程为背景,依据勘察和监测资料,运用多种方法,分析该类型滑坡的成因机理,并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公路工程中,路桥过渡段桥头跳车是典型病害问题.结合国内公路现状,阐述桥头跳车影响行车安全与速度,增加车辆运输和道路养护成本的危害,分析路桥过渡段路基滑移、桥台与路基错台以及搭板断裂等病害特征产生的原因.基于减小路基压缩变形,采取沉降过渡及减小地基沉降的思路,提出相应的病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青藏铁路冻土路基合理结构的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病害的预测,地基类型的分析,运用建设工程 全寿命的经济观点,分析了倾填片石路基结构在各种地基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盐渍土病害主要有盐胀、溶陷及翻浆等,严重影响路基整体稳定性.结合新疆大奇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分析了盐渍土对路基的危害,并介绍了盐渍土地基与路基的处治和设计.  相似文献   

19.
地质雷达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仁东  李修忠 《公路》1999,(12):70-71
地质雷害无损检测不仅能准确地检测高速公路面层厚度,同时可以探测路基填土不密实,填土脱空,基层与路基土之间,原状地基下沿穴等病害陷患,为病害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湿软路基残余变形控制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行车荷载作用下湿软路基残余变形形成的三个必要条件,提出了相应的残余变形控制途径,并采用已建立的残余变形计算方法及有限元程序,对增加基层厚度、抬高路基标高、设置盲沟系统、路基加筋和处治路基等5种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效果分析和评价。各项控制技术在上海外环线二期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表明,各种处治技术均能有效减小湿软路基的残余变形,具有显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