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促进我国沥青路面旧料再生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和湖北省公路局机修厂于1985年开始了ZB—16型再生沥青混合料搅拌机的研经样机的设计、试制、性能测试及工业性试验制,后,于1988年4月在湖北省潜江县通过了样机的部级技术鉴定。下面简要介绍该机的性能、结构和主要参数。一、性能及特点 ZB—16型再生沥青混合料搅拌机采用滚筒式连续搅拌工艺,该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为保证再生混合料的质量。该机旧料进入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般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采用自由式搅拌机的搅拌时间的抗折强度的关系,根据多组试验结果提出最佳搅拌时间,并建议在该时间内合理安排施工力量。  相似文献   

3.
搅拌机合理转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提高搅拌质量和效率,给出了搅拌机转速的定义和评判搅拌机转速合理与否的准则;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搅拌机转速与混凝土均匀度、搅拌装置类型、能耗和被搅拌材料的关系,给出了搅拌机设计和使用时合理转速的范围。结果表明:搅拌机的转速与多种因素有关,具有合理转速的搅拌机必须在保证新拌混凝土质量满足中国标准要求的前提下高效节能地工作,推荐目前常用的强制式搅拌机的叶片线速度取1.4~1.7 m.s-1。  相似文献   

4.
双卧轴强制连续式搅拌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修筑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中,双卧轴强制连续式搅拌机被广泛用于各种级配混合料的搅拌。在介绍了该型搅拌机的结构特点,并对其搅拌桨叶拌料时的动力与运动进行分析后,较为详实地阐述了搅拌机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方法,以及此设计方法用于稳定土厂拌设备后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集间歇式和连续式沥青混凝土搅拌机于一体的JQB100型复合滚筒式沥青混凝土搅拌机的主要技术性能和指标,分别介绍了骨料供应系统、石粉供应系统、沥青供应系统、干燥搅拌系统及该机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强制式搅拌机低效区现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有强制式搅拌机的自身结构特点,分析了搅拌低效区形成的原因和产生的危害,并给出了改善低效区搅拌性能的具体措施,为今后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贯彻工程建设的节能理念,实现智能控制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试验针对不同搅拌设备、不同混凝土配合比、不同搅拌方量对电流数据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现场搅拌站试验和室内搅拌机试验得到的电流数据,均出现了峰值和稳定状态。现场搅拌站上电流在稳定状态下波动范围基本保持在±0.5A,室内搅拌机上电流在稳定状态下波动范围基本保持在±0.005A。(2)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峰值数据差异较大,而后期电流值较为稳定,且易于区分。(3)随着搅拌方量的增大,混凝土在搅拌后期得到的电流稳定值逐渐增大,揭示了电流数据的应用规律。(4)电流数据与坍落度之间存在近似线性关系,且相关性较大,给出了电流数据表征坍落度的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8.
对实际应用中的不同混凝土搅拌机和搅拌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混凝土性能取决于其微观结构,而微观结构又取决于其组成成分、养护条件、搅拌方法以及搅拌机型。判定一种搅拌方法在特定的工况下是否最优,需综合考虑施工地点与拌和楼的距离、工程所需混凝土量、施工进度以及生产成本等因素;并且以混凝土搅拌质量为依据来评价混凝土搅拌方法,同时给出搅拌效率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隧道建设》2013,(10):895-895
近日,国内第一套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TRD—D工法铣槽搅拌机已经研制成功。目前,该铣槽搅拌机已完成地下61m深度横切载荷工程试验,完全达到了预期性能指标,并投入上海金融中心项目施工,体现出了理想的技术性能和优势。  相似文献   

10.
区别于传统工艺的浆裹砂石混凝土搅拌工艺,是分次投料搅拌新工艺的一种,它在不延长搅拌时间的前提下,投料次数少,增强效果好,既适用于自落式搅拌机,用于强制式搅拌机,是一种值得推荐应用的搅拌工艺。  相似文献   

11.
节约型搅拌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中国搅拌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的现状,进行了节约型搅拌技术的研究,将机械工程、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搅拌机参数优化、振动搅拌技术及双排叶片结构3种节约型搅拌技术。对常用双卧轴搅拌机结构、运动和动力学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了搅拌臂排列及其相位、叶片安装角、拌筒长宽比、搅拌线速度等参数的匹配关系;基于混凝土结构流变特性,设计了深度激振器,将振动活化与强制搅拌结合,明显地提高了搅拌质量和效率;双排叶片结构较好地解决了搅拌低效区问题,改善了机构与混凝土相互作用的搅拌性能。  相似文献   

12.
新型振动搅拌装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针对振动搅拌技术中搅拌质量、振动强度和机器工作可靠性不能兼顾的问题,在前期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振动搅拌技术,认为以搅拌轴和搅拌叶片作为振动活化源,振动和强制搅拌相结合的实施方案是合理的。以此设计了相应的试验样机,研究其合理的搅拌参数和振动参数并与普通强制搅拌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表明:这种振动搅拌装置所需振动强度小,振动参数在普通振动机械的范围内,较以往装置有更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并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搅拌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搅拌均匀性,改善抗压强度,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水泥质量比(用量,下文同)为4%的悬浮密实型混合料,通过分析振动搅拌条件下不同位置混合料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其变异系数,确定搅拌时间、湿拌时间、振动频率和搅拌速度的合理取值与匹配,并在此基础上对3%、4%和5%水泥用量的悬浮密实型和骨架密实型混合料,开展振动搅拌与普通搅拌的对比试验,分析振动搅拌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振动搅拌条件下,搅拌时间对混合料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大,振动频率和搅拌速度次之,湿拌时间的影响最小,并且随着各搅拌参数取值的增大,抗压强度增加且变异系数降低;在选用合理搅拌参数的基础上,振动搅拌能够显著提升混合料的强度指标,但随着水泥用量增加,振动搅拌混合料的强度提高率降低;与普通强制搅拌相比,振动搅拌悬浮密实型混合料的强度平均提高20.7%,骨架密实型混合料的强度平均提高16.1%,强度变异系数降低约40%;在相同的水泥用量下,振动搅拌和普通强制搅拌的骨架密实型混合料强度都明显高于悬浮密实型,但振动搅拌对悬浮密实型混合料更为敏感,强度提升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14.
李胜永 《隧道建设》2013,33(8):704-706
砂浆车(罐)是地铁施工中常用的设备,但长期困扰用户的一个问题是砂浆车(罐)前后轴的漏浆及维护不便的问题。通过工地试验和分析原砂浆车(罐)的结构形式,对砂浆车(罐)搅拌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制作工艺改进和关键零部件选型等。使砂浆车(罐)的漏浆情况得到了缓解,延长了前后轴总成的有效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搅拌工艺对RCC和SFRC的制备效率、成本和质量尚不能完全满足施工要求、存在拌和物微观不匀质等的缺点,从混凝土的拌和过程及其数学模拟和振动作用下混凝土的流变特性2方面对振动拌和的强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振动拌和可以显著提高RCC和SFRC拌和物的匀质性及其硬化后的强度。  相似文献   

16.
陈仕奇 《路基工程》2010,(4):102-105
通过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现场试验及水泥土室内试验,对深层搅拌桩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深层搅拌桩机型、相同机型不同机组的成桩强度均存在一定差异;施工时,选择施工队伍与选择机型同样重要;10 m复搅和全程复搅、增加复搅次数对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不大,深层搅拌桩施工工艺宜用10 m复搅;不同地层对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较大;浆喷桩桩长在12 m以内时,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比较均匀,施工质量可控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振动搅拌技术可使水泥更好地分散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并且使混合料的强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增加了半刚性基层的路用性能,但是,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和设备是工地施工中的大型振动搅拌机,进行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时尚无室内振动拌和设备可用,以致于无法准确分析振动拌和与非振动拌和水泥稳定碎石的技术指标。针对此问题,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室内集料击振筛进行改装,以模拟水泥稳定碎石的工地生产振动拌和设备。通过一系列试验建立改装的室内振动拌和设备与工地振动拌和设备的等效关系。研究内容包括:室内振动搅拌机的原理与参数分析,室内振动搅拌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室内与工地振动搅拌的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对比等。研究结果表明:室内振动拌和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结果优于工地振动拌和的设计结果,而且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工地振动搅拌机拌和混合料的抗压强度;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改装的室内振动拌和设备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佳拌和时间,使改装的室内振动搅拌机达到了工地大型振动搅拌机的同样效果,可应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8.
为了抑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开裂,提高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服务质量,并延长其使用寿命,首先对半刚性基层载荷型裂缝和非载荷型裂缝的开裂机理进行深入分析,然后结合已有的裂缝抑制技术,包括混合料组成设计、道路施工控制、振动搅拌技术和柔性基层技术,研究了半刚性基层压实质量与基层开裂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种通过提高压实质量来提升半刚性基层抗裂能力的方法。通过分析压实质量对半刚性基层收缩性能和力学指标的影响,并结合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结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工程实践,对水稳基层振动成型法进行配合比设计,采用了密实骨架型结构的施工工艺,从原材料、施工重点工序进行了控制。结果表明:振动成型法减少了基层裂缝等病害,有效地提高了基层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