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防范船舶撞桥事故的发生,考虑长会口大桥的具体情况,从船舶操纵角度出发,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从通航水深、通航净空高度、桥孔通航宽度3个方面评价长会口大桥水域的通航环境,提出该桥水域船舶通航的风、流条件及船舶尺度条件。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运》2015,(6):22-25
介绍研究桥区水域通航安全意义,分别从船员管理、船舶管理、通航环境管理(通航环境现状和通航密度分析)、海事主管机关管理等四个方面研究和分析赛岐大桥水域存在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船员素质偏低、老龄船舶较多和船舶技术状况较差、通航环境复杂和海事监管力量较为薄弱,最后从改变内河船舶现状、加强船舶桥梁水域通航和锚泊秩序管理、推进内河船舶安全和科技投入、净化桥区水域通航环境、强化桥区水域安全监督管理等五个方面提出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泉州港经济的迅速发展,进出泉州港的船舶呈现出大型化趋势,船舶通航密度逐渐增加,船舶在进出航道和靠离泊等操纵过程中受风、流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鸿山热电厂煤码头前沿水域流态复杂,大型船舶的进出港及靠离泊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介绍该水域的水文及气象特点,航道环境和通航现状,以10万吨级船舶重载进港靠泊及离泊鸿山热电厂煤码头为实例,对如何在风流等因素影响下确保船舶安全进出港、靠离泊的安全操纵方法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提出了保障船舶安全通航的思考与建议,对今后鸿山热申.厂煤码头大犁船舶的诵航寄今操纵根供了一审自勺参考价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LNG项目上马,随之而来的LNG船舶通航安全逐渐受到国内航运业界的关注。船舶航行通航宽度作为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LNG船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从现行规范和基于风、流作用下船舶通航宽度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单一因素对受限水域LNG船舶通航宽度的影响;并进行船长相近条件,不同船型所需通航宽度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5.
孙超 《世界海运》2012,35(5):22-25
上海外高桥海事处管辖水域是长江上海段最主要的通航水域之一,航行船舶密度高,通航环境复杂。为了确保该水域安全和畅通,通过对该水域通航环境及通航危险度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沉管隧道管节拖航安全问题,应用船舶操纵理论和数学建模方法,在分析沉管隧道管节拖带船队在风、流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船队在风、流作用下的运动模型。基于该模型和拖航水域的通航环境,提出风、流影响下管节拖航安全限制条件的确定方法。以南昌市红谷隧道工程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为对我国沿海水域沉船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及处置决策,确保通航船舶水上安全和畅通,基于事件树方法分析了通航船舶碰撞沉船事故的发生过程和机理,建立了沉船碍航概率风险评估模型.假定通航船舶在航路中的航迹线服从正态分布,根据沉船位置确定了通航船舶驶入碰撞航路的几何概率.根据国内外事故资料确定通航船舶发生异常而避碰失败的基准偏航概率,并考虑了风、流、能见度和交通密度等因素进行修正.通过对实际沉船碍航特性的评估,验证了该方法对沉船管理和处置决策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宫福忠  孙力 《中国水运》2007,5(9):25-26
分道通航制的建立为航行在环境复杂水域的船舶提供了安全的保障,各类船舶事故因此而大幅度减少,但由于种种原因,分道通航制水域的船舶事故尤其是碰撞事故仍时有发生。本文从船舶、船员、船公司和安全主管机关四个方面出发,综合分析船舶在分道通航制水域的事故原因,并相应的提出分道通航制水域船舶安全与管理的对策,以求船舶在分道通航制水域航行更安全,水域更清洁。  相似文献   

9.
针对荆州长江大桥水域通航安全风险现状,从通航环境风险源及船舶、管理风险源分析入手,提出科学的监管方法和对策,以确保大桥水域船舶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0.
赵仓龙 《水运工程》2014,(7):127-131
我国内河水域新建桥梁在对主墩进行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船舶正常通航,海事部门要求实行单向通航。因此,主墩施工期间桥区水域可能出现船舶排队等候过桥的现象,船舶等候过桥势必增加桥区水域复杂的通航环境,目前海事部门规定桥区水域(单向通航)航行的船舶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通过建立数学计算模型对桥区水域(单向通航)通航船舶之间安全距离进行量化研究,探讨出桥区水域船舶之间安全距离计算方法。为海事部门制定桥区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维护桥区水域良好的通航秩序和船舶过桥安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港口重点水域船舶交通环境风险评价是当前港口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综合安全评估等风险评估方法,识别港口重点水域中船舶通航、靠离泊、锚泊等作业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包括气象、水文、通航环境、船舶本身及辅助作业条件,并对其风险进行分析、模拟和预测,进而提出风险处置的基本途径.通过该方法结合上海港外高桥水域船舶交通环境进行应用分析,提出该水域船舶交通环境风险控制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上海海事局于2021年5月1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黄浦江水域通航安全管理的通告》,对黄浦江水域实施船舶保峰控流、错峰分流,执行均衡船舶流交通管理措施。该规定实施后,交通流的变化对大灵便型散货船在黄浦江航行和靠泊安全产生严重影响。详细介绍靠泊窗口期前移、顺流靠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及注意事项,供在感潮河流段类似的船舶操纵参考。  相似文献   

13.
苏通大桥船舶通航标准论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船舶在各种风、流环境条件下,上、下行所需通航宽度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论证桥梁净宽尺度的合理性,从而为过江桥梁的桥墩优化及轴线布置、确定桥梁通航净宽、分析桥梁的通航能力、分析计算桥墩防撞能力、及建桥后桥区水域的航路规划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帆 《航海技术》2023,(5):34-36
湛江水域具有重要的航运经济地位,与湛江水域庞大的港口吞吐量并存的是湛江水域巨大的船舶交通流量和交通密度,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保障湛江水域的船舶通航安全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当前的航运业中,航行事故经常发生,经调查研究显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均能影响船舶的安全通航,能够大幅度地降低航行危险的发生,促进航运事业的发展,保障船舶和船员的生命安全。从湛江水域的角度出发,通过阐述湛江水域的自然条件与通航情况,分别从人、船舶、环境、管理的角度展开分析影响船舶在湛江水域通航安全的风险因素分析,立足于所学知识,提出解决对策,降低船舶在湛江水域的交通事故率,保障湛江水域的船舶安全通航。  相似文献   

15.
确定桥区桥梁水域范围是保证桥梁和通航船舶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港珠澳大桥桥梁水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对各种船型在不同的风、流条件下,进行不同工况的一系列模拟实验,得出港珠澳大桥桥梁区桥梁水域范围为距离桥轴线上下各1000m。  相似文献   

16.
唐礼宏 《珠江水运》2014,(10):54-55
外高桥水域属于上海港的重点水域,通航环境比较复杂、通航密度高、船舶会遇态势多样,引航作业频繁,是事故易发水域。拖带船舶在此水域航行特别是逆向行驶,公司管理和船舶操纵都需有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确保船舶的作业安全,避免发生航运事故。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长江口南槽航道水域船舶航行安全,对南槽航道及其附近水域的概况、人为因素、环境条件、通航密度等进行分析,指出影响该水域航行安全的因素,从提高船艺、做好浅水水域航行准备、做好应急对策、正确应对台风和大风天气、密切关注通航状况、完善船舶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罗源湾口外水域的船舶通航安全、水域利用率问题,对罗源湾口外水域2017年第二季度进出港的船舶交通量、船舶种类分布以及船舶长度分布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参考IMO《船舶定线制的一般规定》和罗源湾口外水域实际情况,找出罗源湾口外水域船舶定线制应考虑的因素、罗源湾口外水域习惯航线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该水域制定出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出船舶定线制的8个通航分道和3个警戒区。该方案可为有关海事部门缓解罗源湾口外水域通航压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状元岙港区引航登轮点附近船舶习惯航路和船舶交会区通航现状安全隐患分析,结合开普型船舶引航实践,提出了在交会区建立船舶定线制等建议,以此来规范该船舶交会区通航秩序,确保该水域船舶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20.
陈明忠 《水运工程》2020,(1):107-112
跨海大桥桥区航道是典型的船舶航行受限水域,船桥碰撞安全风险大,桥区航道智能助航技术有助于提高桥区航道安全保障水平。分析了桥区航道通航风险因素以及水文气象分布规律,按通航规则将水域划分为预警、警戒、航道等不同区块,构建了桥区航行的船舶动态领域风险辨识模型。研发了自主检测船舶动态并向其播发防撞预警信息的装置,以及自动管理和运行软硬件设施的桥区航道船舶避碰智能助航系统。该系统已应用在福建省平潭海峡大桥桥区航道,有效改善了桥区水域的航道通航安全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