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的航运大国,也是国际海事组织的A类理事国,要实现我国水路运输的战略先导目标,就必须要加大对航海的海道测绘、安全通信和航标助航业务的执行力度,建设现代化的综合航海保障电子信息系统,通过电子信息方式收集、整合、共享海事信息,保障船舶全程航行的安全顺利。但是我国对电子综合航海保障系统的研究尚处于理论跟踪和技术研发的扩展阶段,要实现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航海保障系统,尚需更多基于经验的智能技术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向辉编译 《中国船检》2010,(11):I0008-I0008
目前.IMO正将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向下一个目标——电子航海不断推进。电子航海作为一种新概念被提出.其理念是以驾驶员和陆地人员为发展对象.如引航员、船舶交通监管人员及其他操作人员。目前对于电子航海的定义是:“为了整个海上航行的安全和海洋环境的保护,电子航海通过电子的方式对船上和岸上海事数据搜集、整合、交换、提交和分析,来加强泊位与泊位之间航行效率和相关服务”.其定义概念还相对模糊。  相似文献   

3.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逐步推进,我国航海事业正在迅速发展。受此影响,航海保障工作及其未来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本文从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等方面对我国航海保障工作进行了探析,并结合国际海事组织关于航海保障发展的思路,对航海保障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理性展望,以期有助于更好地探索航海保障事业履职方向,更好地保障海上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4.
肖俊艳 《中国水运》2010,(12):70-71
文中介绍我国目前航海图书资料的种类和航海图书资料在船舶航行、通航管理、海洋测绘、海洋开发、港口建设等领域的应用,并对航海资料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测绘事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出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航海》2018,(6)
目前,AIS技术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能在弥补雷达技术和VIS技术运行不足的基础上,建构更加系统化的船舶信息传递机制和交互方式,有效满足信息服务需求,为船舶完成目标监测提供保障,也能更好地优化运行模型的完整性。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还会将AIS技术应用在航海实践体系中,确保系统完整性和船舶航行的安全性,为我国航海领域研究提供坚实的保障。本文对AIS技术的内涵、技术设计以及功能等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着重阐释了AIS技术航海实践中应用的路径,对AIS技术在虚拟航标中的应用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0引言英版周版航海通告(以下简称航海通告)是英国海军水道测量局(UKHO)每周定期发布的对英版海图与英版航海图书资料的修改、补充及订正,能及时、准确地提供全球海事航行安全信息,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外版航海通告。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数字化航海图书出版物尤其是英版电子版航海通告不断发展,在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电子版航海通告的优点在航海通告第I部分,UKHO对纸质版和电子  相似文献   

7.
王力飞 《中国水运》2004,2(4):10-11
电子海图(electronic chart)是在海测和航海领域使用频率最高的新名词之一,是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海图信息和其他航行信息,所以也称为"屏幕海图".其主要由海图数据库、海图改正系统、附加功能设备、微处理机以及显示器五部分组成.更确切的讲,具有附加功能设备的电子海图应称为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电子海图是把纸海图上的资料和信息储存起来,并提供经综合加工处理的各种航行所需的"动态信息",再由显示器显示出来.随着计算机系统在航海及海测领域越来越多的应用,电子海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现代航海中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使航海及海测变得更加简便.安全,进一步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综合船桥系统的广泛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航海智能化对于提高航行安全和效率的重要性。航海智能化作为一种技术发展趋势,能够满足当前对航行安全和效率的需求。综合船桥作为航行智能化的技术基础,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现代控制、信息处理等技术,实现船岸一体化、船舶智能航行,提高航行安全、效率和经济性。文中回顾了航海智能化发展技术的基础,给出了航海智能化的概念,并结合实例阐述了航海智能化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航海科技动态》2011,(4):44-45
中国海事局近日在上海正式开通中国海事航海图书资料发行网站,并向航运业免费提供官方的沿海电子海图、内河水域的电子航行示意图和电子海图更新信息。为我国航运业迈向“智能航海”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0.
e-航海战略     
e-航海(e—navigation)是在电子导航、数据通信和网络技术在航海中获得广泛而综合应用的背景下,国际海事组织及部分会员国提出的一种战略构想。本文介绍e-航海的概念及发展背景,对e-航海体系结构,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近期研发计划也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航海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现状,并就这种技术在21世纪航海教育中的发展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还就如何促进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我国航海院校教学培训工作 中的全面应用,以适应21世纪国内外海运事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2.
航海图书资料对于驾引人员制订航行计划、保障航行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新英版航海图书资料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更新或改动,通过对比新旧英版航海图书资料,解读英版航海图书资料的主要变化,以期为驾引人员或航海教学人员在航海图书资料使用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加速了航海模拟设备的现代化。我国武警水面船艇学校为了加强学员和航海专业进修人员的航海实作技能,装备了一个现代化的模拟海上航行实验室。这套带有大型视景显示的HL—Ⅲ型多功能近岸航行教练仪系大连舰艇学院第三代新产品。它是根据相对运动原理来模拟船舶在海上航行进行陆标定位、无线电定位等海图作业和船艇机动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探索珠海水域E航海助航需求,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为航海用户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港珠澳大桥航标处对珠海水域E航海系统拓展研发情况展开研究,分析了珠海水域E航海应用需求,并通过开发客运港智慧航线保障系统对珠海水域E航海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应用E航海系统建设“智慧高栏”“智慧万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晖 《航海技术》2009,(5):69-71
航海资料是船舶航行的必备工具与安全保证,伴随航海、测绘、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航海资料的生产技术与保障模式也在发生着重大改变。在全国第五个“航海日”来临之际,本文针对我国航海资料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并对航海资料未来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事航海图书资料发行网站(www.chart.gov.cn),作为向国内航运业免费提供官方沿海电子海图、内河水域的电子航行示意图以及电子海图更新信息的服务平台,网站的可用性至关重要,文章从网站运维管理的角度,讲述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段,防范和抵御各种风险,确保网站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航运贸易事业正得到空前的发展。航运人才市场的日益国际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都对航运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坦率地讲,此前我们的航海教育的某些环节存在不少问题,培养学生的质量不能令人满意。巩固和提高我国航海教育质量是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为此,笔者从我国航海教育现状、现行航海教育教学形式、航海师资队伍建设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探讨实现我国航海教育国际化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国际海事组织(IMO)航行安全、通信与搜救分委会第三次会议上,由我国代表团围绕E航海战略提交的提案《综合导航系统性能标准新模块草案建议》,获得与会代表广泛认可,代表一致同意由我国牵头协调该标准新模块的制定、完善工作。这是IMO全面推进E航海战略十年来,我国首次在该领域作为牵头协调人,表明我国在E航海战略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建设综合航海保障系统的目的以及海事测绘在航海保障系统中的作用,并结合当前海事测绘的现状,对如何加强海事测绘在航海保障体系中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航海CBT是近年来兴起并发展的用于航海教育和培训的一种新型方法和工具,在国外航海发达国家研究得比较多,而我国对此还比较陌生。章对航海CBT概念、航海CBT的产生、应用、优势、适合内容和目标等几方面进行一些简要的介绍和探讨。并就航海CBT对我国航海教育和培训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