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海事     
《中国船检》2004,(7):47
我国举行反恐船岸演习 珠海全面打击船舶超载 江门三地海事局开展了珠海海域片区的打击运输超载联合行动,重点打击运输红砖及船舶超载、船舶证书不齐、配员不足等违法行为。联合行动共查处超载船舶18艘,强制卸载1艘,滞留“三无”船舶2艘。安徽货船因无证驾船被罚9名船员无船员  相似文献   

2.
动态     
上海海事局:船舶超载"零容忍"全时排查"零间隔"近期,上海金山海事处严把船舶入口关、严把违章处罚关、严把船舶出口关、严把规范执法关,对违法船舶、弃证逃逸船舶、肇事逃逸船舶的协查程序予以整合,充分利用海事监管网络,强化对逃逸船舶的跟踪管理,使违法船舶"无处可逃",并及时采取强制卸载、调查处理等措施。由于被协查船舶在未解除  相似文献   

3.
船舶超载运输严重威胁船舶航行安全、扰乱了水运市场的正常秩序。本文通过对造成船舶超载的主观原因及客观原因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安全管理措施,对打击水上超载运输,特别在实施长效管理机制方面,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乡镇船舶普遍存在的超载运输现象是水上安全监督管理的难点,更是船舶安全的重大隐患。文中从公共管理和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乡镇船舶超载运输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乡镇船舶超载运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梳理船舶超载在国内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中的要求,分析了目前大部分船员、航运公司及海事执法人员对船舶超载的理解和认识,研究了强制减载的法律性质,进而提出了当前海事管理机构在船舶超载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通过配套文件的出台来遏制船舶超载。  相似文献   

6.
船舶超载行为严重威胁船舶的航行安全,扰乱水运市场正常秩序。本文通过分析内河货船超载运输的主要原因,结合海事管理工作实际,提出了控制内河船超载运输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适用船舶超载运输行为的基本证据种类、取证的基本要求、船舶超载运输行为的证据搜集过程分析三个方面,阐述船舶超载运输行为的证据搜集要点,使海事行政处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避免海事行政处罚案件在行政复议时被撤销和行政诉讼中败诉,提高海事行政效率,维护海事行政执法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8.
浅议货船超载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货船超载运输如何进行监管作了简要分析,提出了海事人员在检查船舶载重线及判断船舶超载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介绍一种简易计算载重线的方法,以期对货船超载的监管有所帮助,减少海上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由于基本建设所需的沙石建筑材料运输市场广阔,运输沙石的船舶大幅增多,而随之而来的沙石船舶严重超载现象屡禁不止。多年来,海事部门为整治船舶超载作了很大努力,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整治行动一过,船舶超载又死灰复燃,成为水上监督管理的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7月1日开始,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长江沿线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船舶超载运输专项整治活动。经长江沿线11家海事机构全线联动整治,近期,船舶超载运输现象明显减少,航运市场秩序逐步规范,主要水域的通航环境明显改善,水上交通事故率明显下降,长江"治超"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1.
姚彪 《水运管理》2015,(2):21-24,36
从船舶超载的定义出发,分别引用国际公约和国内规范界定船舶超载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分析船舶超载的危害以及海事管理机构对此类船舶的监管难点和监管现状,提出海事管理机构应加快形成现代海事监管方式、依托信息化促使海事监管手段多样化、建立船舶超载运输责任倒逼机制等对策。从源头上治理船舶超载,联合各单位打造责任链、编制安全网,形成多方联动、一致行动,从而树立海事执法的威严,为水上安全通航和人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潘雪琴 《水运管理》2005,27(2):34-35
分析船舶超载运输成因,简述船舶超载监督管理状况,建议运用“综合治理,把住源头;严格监管,管好途中”原则,加强行政许可事后监管力度,从市场准入、船舶检验、船员考试、港口装卸以及现场监督等环节打击船舶超载行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近期,长江沿线船舶超载运输已成为水上交通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6月23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决定自2010年7月1日开始,在长江沿线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船舶超载运输专项整治活动。9月24日至29日,部海事局督查组对长江沿线船舶超载运输专项整治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本刊记者全程随同采访,了解到了长江治超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相关的安全管理建议。本期从船舶超载原因、各项治理措施、构建长效机制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治超之道。  相似文献   

14.
谈船舶超载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松志 《中国水运》2007,5(10):21-22
在水上运输过程中,因船舶超载运输而导致的沉船事故时有发生。如何遏制船舶超载,维护航行秩序,是水上安全监督工作的热点、难点。本文拟就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及体会,探讨船舶超载的成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因船舶超载运输而导致的沉船死人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据统计,近年来肇庆辖区水上运输出现的各类事故中,近一半是由船舶超载引发的。如何遏制船舶超载,维护航行秩序,是水上安全监督工作的热点、难点。笔者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及体会,对船舶超载的成因及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曹彩虹 《中国水运》2011,(11):20-21
从分析船舶超载运输的根源和危害入手,结合实际工作检验,提出了海事部门坚持从严的查处标准、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各相关方履行法律责任、健全责任追究等建议。为遏制船舶超载自沉事故多发的势头,维护良好的通航环境,交通运输部于2010年7月起再次在长江水域开展打击水上运输超载统一执法行动,持  相似文献   

17.
柳桂财 《世界海运》2007,30(3):38-40
从船长的角度针对货船超载运输如何监管作简要分析,提出海事人员在检查船舶载重线及判断船舶超载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介绍一种简易计算载重线的方法,以期对货船超载的监管有所帮助,减少海上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运用了经济学的观点对内河船舶超载现象进行了深刻剖析,指出了其经济学性质,发生机理,以及对于内河船舶超载运输治理的经济学逻辑和思路,在此基础上一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一起多用途船载运集装箱事故引出对集装箱运输市场、多用途船舶监管等的思考,讨论了超载运输行为的危害性,并通过事故调查、现场走访及科学计算,分析了多用途船超载运输集装箱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最大程度实现辖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为防止因集装箱超重或船舶积载不当导致船舶发生破损、断裂或沉没事故,交通运输部近期发布正式通知,对载货集装箱实行强制称重新规做出明确的阐释和界定。《通知》表明,自2016年7月1日起,载货集装箱在交付船舶运输前将强制称重,以供准备船舶积载计划时使用。对于未按要求提供重量验证信息的载货集装箱,不得安排装船。据了解,这一要求的根据是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于2015年通过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第VI/2条修正案。此次交通运输部发布的《通知》表示,该修正案将于2016年7月1日起强制生效。我国是上述公约的缔约国,该修正案对于我国具有强制约束力。但SOLAS修正案仅适用于外贸载货集装箱,对于我国内贸载货集装箱长期存在的超载问题,该修正案是否同样适用?是否可以借此遏制内贸集装箱长期存在的超载行为?值得行业各方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