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亮 《时代汽车》2006,(7):86-87
近期国内几个大型车展中,双环汽车捷报频传,载誉而归。先是在5月初举办的广东东莞国际汽车展览会上荣获“最佳销量奖”,当场销售SRV、SCE0共计23台,成为该届展会SUV车型中唯一获奖品牌。在五月底的杭州车展上,双环也当仁不让,凭借其靓丽的06款SCEO,在众多参展汽车品牌中脱颖而出,荣获汽车类唯一“最受欢迎奖”。同时也创下了销售12台的会场佳绩,并和两家外商当场达成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2.
庄严 《商用汽车》2012,(23):27-28
对于商用汽车行业媒体而言,在国内汽车展会地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的广州国际车展多少有些鸡肋之嫌。原因是相比于其他2个展会,出席广州车展的商用汽车企业更多的是成为乘用车的陪衬,而且多以广州本地企业为主,即使有国内主流商用汽车品牌,也大多为这些品牌在广东地区的经销商;所以一直以来广州国际车展在商用车领域很难与北京、上海2大车展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3.
盛况空前的北京国际车展大幕即将拉开,公众对车展的关注程度已日益高涨。车展效应已在逐步升温,尤其是上两届北京国际车展的火爆也势必将延伸到本届车展,再加上2006年的北京国际车展正值年末的销售旺季,由于金九银十“赚一把”的希望泡汤,企业的销售压力倍增,故此良机对于企业尤为珍贵。所以刚刚进入11月,广大汽车厂商纷纷摩拳擦掌,看好了北京车展的大好时机,希望能够借助车展的热潮带动汽车销售。  相似文献   

4.
宋杰 《城市车辆》2008,(5):54-54
青岛国际车展经过6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厂商必参加的中国五大国际车展之一。即将于5月15~19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七届青岛国际车展以“绿色,未来之路”为主题,启用了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一期、二期所有展馆,届时,国内外汽车厂商将把北京车展同等档次的展台以及最新的车型运达青岛,您足不出市,就可以看到与北京车展一样的新车、概念车、领略到与国际同步的最新展台的动人风采。在青岛国际车展即将举行之际,由展会组委会主办的“齐鲁车坛奥斯卡”大型车型及品牌评选也将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5.
杜晗 《轿车情报》2014,(10):22-29
拥有“中国私家车第三城”美名的成都,作为西部最大的汽车消费城市,早已实现了辐射西南地区的目标,也折射出西南地区汽车销售增速第一的现实,注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此次成都车展共吸引了来自全球的102个汽车品牌,1300多辆参展车辆。短短十天的展会就销售了车辆32652辆,创下历史之最,也让大家感受到了成都人的热情:“去车展,看幺妹子,巴适得板!”。  相似文献   

6.
《汽车导购》2005,(5):9
2005年4月12日,East Auto2005中国北京“东方人文”国际车展组委会在北京西苑饭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车展将于2005年10月8—12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此次车展以“用文化讲述汽车的故事”作为展会的主题,内容与形式上针对汽车文化.倡导用汽车文化展示汽车品牌。  相似文献   

7.
《时代汽车》2009,(12):50-50
长眷车展组委会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第七届长春国际车展拟定于2010年7月15日举行。本届展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长春市分会、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管委会、长春市人民政府汽车工业办公室承办。执行单位为长春百瑞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展会主题为“科技环保,绿色家园”。展会宗旨为“振兴汽车产业,打造国际汽车名城”。  相似文献   

8.
2007年中国汽车展会的一大盛事——2007上海国际车展4月即将拉开帷幕。车展历来是各大汽车厂商攻城掠地的桥头堡,即将举办的上海车展也成了商家必争之地,将新车在大型车展上亮相成为了各路汽车商家的一个屡试不爽的招数和套路。  相似文献   

9.
《轿车情报》2008,(6):215-215
2008北京国际车展于4月28日落下帷幕,自主品牌中的特色企业——众泰汽车在本次展会中更是有了很大的突破,大放异彩。回顾众泰汽车在本届车展的表现,四大亮点带来无限惊喜。亮点一:“同一世界同一品质”唱响国际馆。  相似文献   

10.
《轿车情报》2006,(9):28-35
得益于北京国际车展的推迟举办,以“承载梦想,畅享生活”为主题的第四届广州国际汽车展选择了酷暑的7月,也带来了现场的火爆,在规模上虽然不能同北京国际车展和上海国际车展相比,但已经大大超过了前三届,而且还有提升的空间,本届广州车展彻底改变了以前经销商参与为主的局面,成为各大汽车厂商推出新车的舞台,而世界著名顶级豪华品牌也悉数到齐。  相似文献   

11.
《中华汽摩配》2004,(12):12-12
“车展精彩不断,新车层出不穷”,与去年相比,今年汽车整车行业持续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发展势头。尤其是接近年底,整车销售又出现了令各经销商欣喜的火暴场景。与此同时,和整车销售相呼应的汽车用品市场同样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发展势头。二环线、东风路等附近的汽车用品专卖店、汽车快修美容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的种种反应预示着汽车用品市场的“井喷”现象即将出现。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与配件》2009,(20):15-15
上海国际车展期间,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举办了“王者归来——飞利浦汽车影音中国市场启动仪式暨新品发布会”,来自全国汽车后装市场的50多位经销商应邀出席,共同见证了飞利浦汽车影音“王者归来”中国市场的重要时刻。  相似文献   

13.
新视角所得     
《轿车情报》2007,(6):8-8
两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车展又是在风风火火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而对于企业、对于观众、对于媒体,甚至对于黄牛,其中的收获都是可观的。尤其对于我们杂志本身,不仅在展会现场正式宣布了“汽车设计“栏目的启动,得到了上海市政府和业界专家们的一致认可,而在100位设计师的协助下,我们网罗了车展上几乎所有车型的信息资料,本刊与同济同捷合办的“首届汽车设计大奖评比”活动也真正进入到实质性的阶段了。  相似文献   

14.
金洋 《时代汽车》2006,(9):98-99
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同时,汽车经销商之间的竞争也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北京、上海等高速发展的城市一直是汽车消费潮流的引导者与汽车销售的主战场,因此应运而生的各类汽车汽车销售模式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汽车展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而在展会上订购车也逐渐成为消费者购车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各地车市     
《汽车导购》2005,(6):101
对于所有喜欢汽车的人来说,最激动人心的就是4月份的上海国际车展了,车市上的畅销车、要量产的新车、各种概念车和豪华车都到齐了。民族汽车企业自主设计的车型也出尽了风头。对于那些想在近期购车的消费者来说,上海车展对他们来说更有实际意义。他们更加关注的是本次车展后汽车市场的动态如何,车价应该如何变化。令人失望的是,上海车屡前后并没有厂家宣布降价,更令人不解的是.不光是上海车展,就是在整个“五·一”期间,也没有厂家公布降价的消息,只有经销商为了促销而自行调价。  相似文献   

16.
《汽车导购》2005,(5):8
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于2005年4月22—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展,此次车展在规模档次、展品品牌和配套服务等方面均有非常鲜明的特色。本次展会展览总面积达12万m^2,吸引了众多高档车及运动品牌参展。展会期间,有将近30个跨国汽车集团的CEO和主要领导造访中国。同时,众多国际主流媒体都参与了车展的报道。车次车展是国内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汽车展。  相似文献   

17.
行业     
《汽车维修与保养》2013,(11):12-12,14
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2013年12月10至13日 Automechanlka Shanghal今年的亮点活动有展会主办单位与《汽车经销商》杂志主办的“中德汽车经销商高端对话”、与《汽车维修与保养》杂志社开设的“汽车‘三包’与汽车售后业研讨会”、由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用电机电器委员会联合主办的“SAE2013汽车电子和动力总成技术论坛”、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共同主办的“2013年中国高新汽车国际峰会”等。  相似文献   

18.
2006成都车展     
作为中国西部影响最广的汽车展会成都车展,从硬件环境上看已经达到了国际车展的水平。国内外主流的汽车厂商也通过精心布置展台,向参观者展现自己的良好形象。但要想挤入中国A级车展的行列,成都车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2008北京国际车展终于圆满落下了帷幕,这些天来,说北京车展“热”,一点不假。不但香车美女,观者如云,而且概念车、全球首发车也成倍增加,看点多多。车展是一面旗帜,代表了汽车工业发展的水平。畸形的汽车产业不会带来良性的展会文化,但优秀的车展却能促进汽车产业重归正轨。  相似文献   

20.
徐首丽 《轿车情报》2004,(10):72-76
今年6月的北京国际车展是历年参展厂商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汽车展览的盛会,虽然国际各大汽车厂商的阵容庞大而豪华,但是国内厂商在本次车展的表现,让细心的专业人士和许多观众看到了国内自主品牌的崛起和产品系列的变化。5月上市的红旗卓越者成为一汽在本次展会的主要产品,虽然在众多新车型中不是最光彩夺目,但让关心“红旗”,喜爱“红旗”的人看到一种努力、一种绝不轻言放弃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