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朝晖 《铁道勘察》2011,37(6):96-99,103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条例实行后,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建设已成为各铁路局铁路安全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铁路线路沿线地理及土地权属等情况错综复杂,在安保区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准确理解条例规定的内容,正确进行安全保护区标桩的设置正确进行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范围的划定,成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本职工作经验,从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建设中安全保护区范围划定、安全保护标桩设置、埋设及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绘制等方面,阐述了铁路安全保护区建设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并对如何建好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是铁路运营管理单位安全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铁路运营管理单位负责绘制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的内容、绘制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阐述铁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的绘制过程。  相似文献   

3.
贯彻落实<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是依法保护铁路用地,维护铁路运输安全,推进和谐铁路建设的重要举措.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是铁路安全运输的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要加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的常态机制建设,实现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4.
有问必答     
《铁道知识》2005,(3):33-35
什么是铁路线路;为什么要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有多大;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如何划定;什么是铁路建筑接近限界;在铁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不得从事什么行为;什么是铁路道口  相似文献   

5.
蔺杰锋 《铁道勘察》2011,37(2):22-25
通过对西安铁路局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常(动)态监控现状调研,探讨符合《铁路用地管理统计报表系统》及《铁路用地管理信息系统》要求的用地图及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的测绘方法,并建立与"系统"的有效关联基础,实现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常(动)态监控的现势性、科学性管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GPS测量的原理,结合实际应用中的经验,就铁路及公路等带状区域内GPS高程测量的拟合精度简要分析,总结出在线路等带状区域内提高GPS高程测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李鹏 《铁道货运》2005,(10):46-46
为贯彻《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切实保障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全路从2005年4月开始了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划定和标桩埋设工作。  相似文献   

8.
瓮安—遵义铁路是一条复杂的岩溶地区铁路,可溶岩占线路全长80%,其中刘家隧道和古老岭2号隧道是2个典型的岩溶隧道。这2段线路除具有一般岩溶地区铁路选线特点外,且受在建高等级道路及水源保护区影响,因此铁路选线更加复杂。综合分析岩溶、在建公路、水源保护区等因素与铁路工程的相互影响,合理确定线路走向,降低工程风险。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出岩溶地区选线应尽量绕避暗河系统,避开地表居民密集区域;充分调查研究临近既有工程建设运营情况,合理确定相互关系;岩溶地区地下水通常是重要饮用水源,在涉及水源保护区时,既要考虑地表水源,又要考虑地下水源。  相似文献   

9.
主要就线路专业新增内容——"铁路线路安全设施"(含防护栅栏、安全保护区)做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总结,并就目前通用图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完善。在防护栅栏方面,重点阐述设置栅栏的条件、类型、高度选用和栅栏平面设计中的问题,以及栅栏量的确定。在安全保护区方面,主要对平面设计原则、标桩设计原则、警示标志及保护标志设计这三大原则进行了说明。由于目前还不具备适用于一切地形的"铁路线路防护栅栏图集",仅为相关图集的编制完善,相关规范、条例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铁路畅通无阻、四通八达、安全正点,必须对既有铁路定期进行测量,获取正确反映现状的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以及车站、区间的铁路设备情况,作为线路养护的基础技术资料。而抄平测量是铁路既有线测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铁路既有线常规抄平测量进行一些改进,从而提高整体测量质量及测量效率。  相似文献   

11.
磁浮安全保护区安全监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磁浮线路的运营安全布点、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以及施工现场的监护,每一步工作都应该严格按照监护方案执行,以确保磁浮安全的万无一失。通过典型案例介绍了磁浮安全保护区监测和监护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铁路绿色通道建设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是国土绿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铁路已相继建成京九、胶济铁路等绿色通道,取得了很大成就,形成一系列成熟的施工工艺和技术。为进一步推动铁路绿色通道建设,还应及时收回铁路用地、建立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路地合作绿化模式、制定高速铁路的绿色通道建设规范。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朝阳-凌海铁路联络线与朝阳城市规划发展及龙腾苑遗址保护的干扰等问题,对影响线路走向的城市规划区要求、遗址保护要求、工程经济性等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区域内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最终确定了线路长度短、投资省且对朝阳市规划影响相对较小的经龙腾苑遗址西侧限速250 km/h方案;对铁路安全保护区相关要求、文物遗址保护区及建设控制地带相关规定进行了研究,分析不同间距对规划地块的影响程度,最终确定朝凌联络线与龙腾苑遗址保护区的合理间距,即采用以铁路用地界线与保护区三类控制地带界线重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的快速发展为我国铁路领域卫星定位测量工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为了研究基于铁路带状BDS CORS的测量技术在复杂山区铁路工程测量中应用的具体精度,本文在某复杂山区铁路沿线按30 km间距建设了铁路带状BDS CORS基准站网络,并部署了高精度位置服务云平台。分别采用基于BDS CORS的BDS单星座、全球定位系统(GPS)单星座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多星座三种模式进行模拟长大隧道独立控制网建网测量、快速静态像控测量、实时动态差分定位(NRTK)测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并以铁路沿线原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成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按30 km间距布设铁路带状BDS CORS基准站时,基于BDS CORS的BDS、GPS和GNSS三种模式均可用于长大隧道独立控制网建网测量、快速静态像控测量、NRTK测量,成果精度满足现行铁路测量规范的要求,可以代替传统方法进行测量作业。提出的部分精度指标可以为铁路工程建设各阶段BDS CORS建设及铁路测量应用相关规范的编写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铁路线路特殊区段发生地质灾害造成的轨道变形,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倾角测量、视频监控、继电器控制、计算机网络等关键技术,研制了一套由现场监测设备、报警联动模块、监测报警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的轨道变形监测系统。选取一铁路隧道典型线路区段开展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准确识别轨道横向突变、道床板裂缝、左右轨高差等情况,及时发布报警信息并控停列车,有效保障铁路运营安全,为轨道结构长期健康监测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铁路测量是铁路建设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使铁路测量更好地服务于铁路工程建设,确保铁路施工的高质量和高安全度,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线路的归一化放样思想,给出了铁路线路归一化放样的基本原则和合理技术要求,介绍了铁路线路归一化放样的技术关键,在铁路测量的高精度与高效率问题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铁路测量模式改革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许国平  徐立 《铁道勘察》2004,30(1):19-22
阐述目前铁路线路测量的作业流程、技术特点及主要优缺点。随着测量学科的迅速发展 ,提出了铁路线路测量模式的改革方案 ,重点分析解决地形图和实测同名点存在误差 (M≠ 0 )的方法 ,策划研究现代铁路测量流程模型。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WebGIS技术,研究了铁路线路三维场景构建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构建了铁路线路三维带状地理环境;对铁路工程要素模型进行参数化建模,并将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与三维地理环境场景进行交互定位;基于ArcGIS Online平台,实现某条铁路线路三维场景的发布、在线浏览、空间分析等功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铁路、公路等带状区域地形图测绘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航线冗余外扩、采集时间长、工作量大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满足突发应急事件下快速地形数据采集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视频快速采集及成图方法,通过研究航飞速度、高度和相机参数与影像覆盖地面真实宽度之间的关系,给出视频均分帧处理及重建生成数字正射图和高程模型策略。通过选取典型长距离带状区域进行实验,按照提出的方法与技术流程,外业采集效率提高46%,并可达到1∶2 000测图精度要求,有效提高无人机测量技术在铁路勘察中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20.
胡伟强 《铁道建筑》2020,(5):150-152
基于运营铁路测量数据管理现状及需求,以南昌局为试点,将运营铁路测量空间数据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并设计数据存储方案及其数据服务中心.此外,基于运营铁路线路复测数据多时相、多版本特点,提出系统功能结构,对线路测量数据实施可视化展示与版本化管理,有效地实现了铁路数据的规范化、统一化和共享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