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燃料电池为核心的热电联供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分布式清洁供暖方式,越来越多国家与地区开始关注,在国内尚属新鲜事物。首先,以山东省为例,对其发展规划所提到的清洁供暖方式,了解其含义及优缺,并从成本、安全性、效果/效率、寿命、规模、应用领域六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其次,阐述分布式能源的含义、特点及分类,明确燃料电池热电联供是清洁供暖与分布式能源的良好结合体;最后,从耗煤量、耗天然气量及费用节约三个方面对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进行节能性分析。分析结果为今后搭建及优化系统、建模理论分析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涂装线烘干工艺常见的供热方式、燃气轮机热电联供系统(CCHP)在涂装线烘干工艺中的应用方案;以某汽车涂装线为例,对该生产线烘干工艺(包括电泳烘干、中涂烘干、面漆烘干和水性漆闪干)采用单区燃烧器独立供热系统供热和燃气轮机热电联供系统供热这两种方式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涂装生产线烘干工艺采用CCHP,将高品质能源用于发电、低品质烟气余热供给烘干工艺,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降低了涂装车间的成本。  相似文献   

3.
传统车辆经济性对比分析方法受车辆配置、大小、质量等因素影响,容易得出普通车辆经济性远高于豪华车辆的结论。为了对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的综合经济性进行深入客观的对比分析研究,本文中建立了一套搭载不同动力系统车辆的综合经济性预测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进行了新能源汽车(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商用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的综合经济性对比分析及预测研究,从车辆的不同续驶里程和质量两个维度要求考虑,建立了搭载不同动力系统车辆的成本预测模型,并对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传统燃油汽车在当下、2025年、2030年、2035年的动力系统成本和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进行数据计算和经济性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成本和全生命周期成本将会进一步下降,甚至会逐步优于传统燃油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成本下降速度更快,在长续驶里程和高重载条件要求下,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将逐步低于同类型传统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建议我国优先发展对续驶里程要求较长的重型商用车。  相似文献   

4.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动汽车并网的不确定性给微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带来挑战,本文在设定不同充电场景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光伏发电和出租车充电不确定性的微电网经济运行模型,以最小化微电网总发电成本为目标,各分布式电源的功率限值与功率平衡为约束,采用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不同充电场景下各分布式电源的最优功率输出和系统在调度周期内的最低运行成本。优化结果表明,综合优化充电行为能提高孤立微电网的可调度性,使微电网的运行成本降低21.2%。  相似文献   

5.
氢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 21世纪具有潜力的新能源清洁动力汽车之一,影响其推广应用的最重要因素是高成本,开展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生命周期成本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零部件成本、燃料价格等因素,而考虑国家及地方补贴政策、运维和报废成本以及不同运营里程、不同车型下经济性分析的较少。从用户的角度,通过对购置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回收残值、补能和抗寒影响以及国家和地方补贴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针对乘用车、客车和卡车等不同车型,分场景开展经济性成本评价,将其与传统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面向未来,作出经济性预测,并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热电回收的并联混合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然后利用这些控制策略在某款汽油乘用车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混合电动汽车与热电回收的并联混合电动汽车ADVISOR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在城市路况下热电并联混合电动汽车具有较大的汽车制动能回收潜力,而在高速公路路况下热电并联混合电动汽车具有较大的热电废热回收潜力。此外,并联混合电动汽车比原汽油乘用车具备更高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而加装热电回收系统后的热电并联混合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公路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低碳运行,针对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以及常规负荷的直流属性,设计了包含光-储-充多设备联合运行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直流微电网架构,并分析了服务区源-荷-储多维用能场景的直流可行性。考虑光伏、电动汽车源荷不确定性特征,在提取服务区光伏出力、负荷典型场景基础上,考虑碳排放成本,以全系统运行经济性最优为目标构建了日前-日内两阶段多能协同调度模型。为验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对关键装置和系统协调运行情况进行了初步测试,验证了系统设计和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鉴于队列行驶中的网联混合动力货车(HET)的跟驰速度既涉及行车安全、能量需求与分配和电池老化速率,同时又通过车间距,影响气动阻力,以至能耗经济性,本文中提出跟驰场景下综合考虑行车安全性、能耗经济性、气动阻力和电池老化等多个目标的速度规划和能量管理协同控制策略。首先,基于空气动力学量化跟驰安全性。其次,以安全性成本、能耗成本和电池老化成本构成的等效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并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构建实时控制策略。其中,采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对前车速度进行预测,并采用动态规划求解滚动时域内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协同控制策略能通过抑制动力电池充放电电流来降低电池老化成本,以及借助灵活调整跟驰距离来减小气动阻力并降低能耗成本。与基于人类驾驶模型的跟驰策略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协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解书艳  钟绍华 《天津汽车》2010,(12):31-33,62
与传统低温燃料电池相比,高温PEM燃料电池可简化燃料电池的水管理和热管理系统,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近年来高温PEMFC的流场设计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基于计算流体软件FLUENT中的PEMFc模块,对3种常见的流场形式分别从膜中水舍量、氧气的浓度和电流密度分布3个方面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高温条件下,性能由高到低依次为:单蛇形流场、平行流场和多蛇形流场.该方法可用于高温PEM燃料电池流场的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10.
解少博  屈鹏程  李嘉诚  王惠庆  郎昆 《汽车工程》2022,(8):1136-1143+1152
鉴于队列行驶中的网联混合动力货车(HET)的跟驰速度既涉及行车安全、能量需求与分配和电池老化速率,同时又通过车间距,影响气动阻力,以至能耗经济性,本文中提出跟驰场景下综合考虑行车安全性、能耗经济性、气动阻力和电池老化等多个目标的速度规划和能量管理协同控制策略。首先,基于空气动力学量化跟驰安全性。其次,以安全性成本、能耗成本和电池老化成本构成的等效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并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构建实时控制策略。其中,采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对前车速度进行预测,并采用动态规划求解滚动时域内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协同控制策略能通过抑制动力电池充放电电流来降低电池老化成本,以及借助灵活调整跟驰距离来减小气动阻力并降低能耗成本。与基于人类驾驶模型的跟驰策略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协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汽车工程》2021,43(7)
考虑车辆的行驶安全性、机动性、能耗经济性、舒适性和电池老化等多重目标,以弯道场景为例对智能网联混合动力客车的速度进行实时规划。首先,以车辆速度和动力电池SOC作为状态变量,加速度和发动机-发电机组输出功率作为控制变量,以混合动力客车的能量消耗成本、电池老化成本、机动性成本和舒适性成本的加权和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其次,以弯道行驶安全性、动力系统和电池系统的物理特性等为约束,实施基于模型预测的多目标协同控制,并应用动态规划算法求解滚动空间域内的多目标优化问题,从而实现实时的速度规划和能量分配。同时,分析机动性和舒适性赋予不同权重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考虑电池老化的控制策略可以在不影响车辆动力性和机动性的情况下,使电池老化成本降低25.8%,综合成本降低2.3%;(2)提高机动性成本的权重因子能够缩短行驶时间,但会引起综合成本的增加;(3)提高舒适性权重因子可以减少速度波动,同时降低综合成本。  相似文献   

12.
结合福建省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工程实践,对坑槽热料修补设备从养护工程质量和养护成本的角度进行了合理的分析。提出了2种方法,其一是大型拌和机与“修路王”相结合,其二是小型拌和机与保温车相结合。分析了各自在养护工程中的优势与不足,通过生产成本的分析,说明小型拌和机与保温车相结合时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我国新能源卡车行业发展的产业基础已经具备,三电系统(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技术不断进步,新能源卡车拥有普通燃油车辆无法比拟的环保优势,在部分大型城市开始快速推广。卡车作为创造效益的生产工具,分析其全生命周期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当新能源卡车全生命周期成本费用低于同级别燃油卡车时,具有市场经济性优势,用户更愿意选择;反之则不具备经济性优势,市场推广难度会加大。从购置、使用、  相似文献   

14.
2021年7月7—9日举办的"2021道路运输车辆展"上,宇通客车再次展现"硬核风采",展出了面向当下和未来热点细分市场的最新产品和科技成果,包括6 m电动微循环小型公交客车ES6(全国首发)、L4级自动驾驶微型电动公交客车-小宇2.0、T7自动挡汽油版高端商务车、宇威U10智能网联公交客车、F12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等"全明星"阵容,期间为ES6举行了全国首发仪式。此次没有展出公路/旅游客车,也没有展出大型传统能源客车。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安全性会议之一,第24届国际汽车安全性强化技术大会(ESV)于6月8—11日在瑞典哥德堡举行。ANCAP(即澳大利亚NCAP)在本次会议上发布最新研究结果,他们表示,2015年期间,在澳大利亚道路上行驶的车辆预计有40%左右为5星级车型。2001年,道路上几乎没有5星级车型;而到2020年,他们预测这一比例将提升至70%。ANCAP预测,和2001年相比,2020年交通事故中造成车内人员死亡或重伤的人数将下降约1/3。与此同  相似文献   

16.
《商用汽车》2012,(24):28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12月5日发布的《2013年经济蓝皮书》(下简称:蓝皮书)分析预测了2012、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公布了2012—2013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预测。《蓝皮书》认为,预计2012年GDP增速为7.7%,2013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混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实时最优控制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该策略采用2层控制器,上层控制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计算出发动机最优转速转矩,下层控制器基于规则控制分配功率需求于各部件,以保持SOC(State of Charge,荷电状态)和提高燃油经济性为目标,对发动机和电池之间功率分配进行实时在线能量管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控制效果良好,相比规则控制显著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已被证明是大型柴油机控制氮氧化物(NOx)排放的有效方案。未来的大型柴油机被设计为有更高的NOx排放量,以提高燃油经济性,这需要越来越高的NOx转化效率以满足排放法规要求。为此,未来的后处理设计可采用先进的技术,如选择性催化转化(SCR)涂覆颗粒滤清器(SCRF)和涂覆在高孔隙度直通式载体上的SCR,以获得高转化效率。评价了不同的高NOx转化效率系统。首先,通过使用SCRF单元和附加的涂覆在高孔隙度载体的SCR涂层,设计了高性能的NOx控制催化剂。第二,评价了不同的控制策略,以了解还原剂剂量策略和热管理对NOx转化效率的影响。在1台大型柴油机上进行瞬态循环试验。提高氨投入量而不是尿素可进一步提高转化效率,尤其是在低温下无法喷入尿素的时候。此外,实施热管理改善了低温时的NOx转化效率。结果证明,这种系统加上发动机控制策略的改进可以使瞬态FTP测试循环中的NOx转化效率达到95%以上,从而可使柴油机满足未来排放法规和燃油经济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如果从燃料经济性作为当今世界的要求来说,以柴油机为动力源的小容车与汽油机的相比,似略逊一筹,其原因主要在于喷射泵的机械控制系统的适应性较小。为了扩大喷射泵的控制适应性,1982年出售了供丰田公司皇冠牌柴油机小客车装用而由微机控制的燃油喷射系统,也就是第一代ECD(ECD—Ⅰ)。这个系统保留了一部分机械式喷射泵的机械控  相似文献   

20.
2014年汽车ADAS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于各国汽车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导致主动安全技术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近年来呈快速发展趋势。据PRWeb公司2013年11月预测,全球ADAS市场在2012~2016年期间将保持22.59%的复合增长率。目前ADAS中应用最广的三大技术是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偏离预警和侧面物体探测,预计到2015年,由这3种技术组成的ADAS系统的市场价值将达到62.1亿美元。ADAS这种最初只应用于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