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工业4.0的背景下,智能船、无人船将是未来船舶主要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对智能舰艇的研究尚处于积极的探索和发展阶段。本文结合国内外智能化舰艇发展的主要现状,阐述新一代智能化舰艇的初步架构以及主要技术特点,为新一代智能化舰艇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架构。  相似文献   

2.
舰艇预警系统关键数据挖掘方法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其方法可信度较低,因此提出机器学习辅助下舰艇预警系统关键数据智能挖掘方法。通过构建关键数据智能预测模型,进行舰艇预警系统关键数据均值分类,对分类后关键数据实施预处理,经过极致化计算从而实现关键数据均值智能挖掘。通过对设计舰艇预警系统关键数据智能挖掘可信度计算,针对同一参数下机器学习舰艇预警系统关键数据智能挖掘模型与传统数据智能挖掘方法可信度进行对比,从而证明研究方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舰艇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在依据引导报文,计划引导中存在人工干预,使得舰艇在多目标会遇情况下存在碰撞危险。为此,设计基于人工智能的舰艇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引用Agent智能体作为主体,通过UM2455和MC9S12NE64实现与其他Agent的交互。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建立决策模型,计算各决策方案综合评分,依据评分高低筛选出最佳方案,通过Agent执行,达到智能辅助决策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舰艇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相比,设计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决策系统综合碰撞危险度为0,说明在多目标会遇情况下舰艇发生碰撞危险的概率极低。  相似文献   

4.
杨燮庆 《船舶》1996,(1):51-55
反水雷舰艇是各国海军的主要舰种之一,即使是在现代海战条件下其仍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对反水雷舰艇的船型,船体材料,主要武备,反水雷兵器,典型的反水雷舰艇技术性能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舰炮系统作为舰艇常规装备,近年来面临着智能化发展需求。本文首先对传统传感器在舰炮系统中应用的问题进行梳理,较为详细地叙述智能传感器的主要功能及特点,针对传统传感器的使用问题及舰炮系统智能化需求,分别从故障诊断、智能供弹、健康管理、数字孪生等4个方面对智能传感器在舰炮系统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为智能传感器在舰炮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赵厚奎  罗浩  包磊 《中国修船》2007,20(6):42-45
舰艇智能机动仿真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对舰艇智能机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体系结构,引入了模糊专家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并具体论述了其理论与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7.
舰艇自防御系统(SSDS)作为美国海军水面舰艇作战系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20余年先后发展出多个版本,在承担两栖舰、航母等大型水面舰的防空反导任务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提高了舰艇在现代海战中的生存能力。最新版本系统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具备多层次自防御能力,能够较好地配置利用武器资源,大幅缩短了目标从发现到摧毁所需的时间。本文介绍舰艇自防御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SSDS MK2的系统组成、软硬件体系架构、系统的技术特点,并对新一代舰艇自防御系统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肇文 《航海》2009,(1):18-18
日前,俄圣彼得堡巴尔迪斯基船厂已建成新型柴电动力的破冰船。此船属俄制的新一代多功能破冰船的第一艘,造价1.85亿美元。该船主要用于运送大型坦克,营救被困的舰艇,清扫深海的石油和化学毒品等。其外壳还具有可突破1米厚的冰层的强力特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智能船舶在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上的深度,对其中的海洋综合性试验船的智能化改造进行具体研究,来推动智能船舶的良性发展。海洋综合性试验船的发展正由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变,而试验数据的利用频率越来越高,以云计算为平台,预测技术为核心的智能试验船发展必将产生重要影响。为构建合理的海洋综合性试验船云计算模型架构,将参照它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将复杂的、异构的大数据进行信息融合,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海洋综合性试验船大数据处理模式的应用可行性分析,继而提出合理的云数据平台架构,满足海洋综合性试验船日常的数据分析,最后,结合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提高了海洋综合性试验船的信息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舰艇等海上作业平台向自动化、模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无人水面舰艇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所谓无人水面舰艇,是指将微型计算机、通信系统、流体动力、声呐遥感探测技术和智能技术等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水面操作平台,它的性能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面艇型的选择。本文以滑行艇为构造基础,系统阐述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滑行艇运动短期预报的原理和算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智能船舶的发展呈加速趋势,智能船舶已成为未来船舶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对当前国内外智能船舶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梳理与比较分析,为我国智能船舶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智能船舶航线优化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智能船舶航线优化问题,从航线设计方法和航线优化算法这2个层面,分别阐述各种设计方法和优化算法的特点。结合近5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分析国内外智能船舶航线优化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将航线设计方法归纳为3种,即基于气象数据的航线优化、基于油耗模型的航线优化以及基于航线库或航路点库的航线优化,剖析其技术内涵及应用情况;深入分析改进的等时线法、动态规划法、图形搜索算法、智能算法、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的特性及不足,总结归纳将各类算法应用于智能船舶航线优化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简要展望智能船舶航线优化的发展趋势,为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针对靠港船舶清洁用电和部分港口、小型岛屿与海上平台等电力供应的快速响应问题,在阐述大型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发电船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系统基础上,引用国内外LNG船舶相关设计经验,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对20 MW LNG发电船的船体、LNG管路系统、电力-推进复合系统等进行设计,为该型船设计的主要难点问题提供可选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李焱  迟杰  刘红华  于宝海 《水道港口》2006,27(5):317-321
采用遥控自航船模和牵引船模相结合的方法,对船队进出船厢的水力特性进行了试验。成果表明:船队进出厢的航行阻力和下沉量取决于船厢断面系数和进出厢的速度。断面系数减小,航速增加,阻力和下沉量增大;出厢的阻力和艉沉均大于进厢;结合国内的部分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的工程实践,初步提出了承船厢尺度的确定原则。  相似文献   

15.
智能货运船舶是涉及船舶设计、动力组成、状态感知、信息处理、通信控制、风险辨识、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其发展旨在使水路运输更安全、更环保、更经济.首先,分析货运船舶自主控制与决策的特点与难点,阐述国内外智能货运船舶的研究现状;然后,从智能航行、智能机舱和远程驾驶等技术方面,展望未来智能货运船舶的发展方向;最后,...  相似文献   

16.
智能船舶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瑞良  吉雨冠 《船舶》2016,27(5):82-87
智能船舶概念的兴起以及智能船舶技术的日益发展,已使船舶智能化成为全球航运的大势所趋。文中结合中国船级社今年3月正式发布的《智能船舶规范》,具体介绍了智能船舶技术的六大功能模块(智能航行、智能船体、智能机舱、智能能效管理、智能货物管理和智能集成平台)的主要功能、技术要求,以及实现无人驾驶技术的主要功能和实现难点,对相关技术人员依据《智能船舶规范》进行设计、制造智能船舶方面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讨论无人运输船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特征和发展的必要性。阐述无人运输船舶的几项关键技术,如智能控制、通信系统架构和岸基支持系统。对无人运输船舶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普通杂货船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及规律,对近年来国际海事组织关于普通杂货船安全问题的提案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也对欧盟海事局、国内相关的普通杂货船事故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发现目前普通杂货船全损事故数占各类船舶全损事故总数的40%左右;1992年2月1日之前建造的多数普通杂货船不满足破损稳性要求;沉没、碰撞、火灾及搁浅是导致普通杂货船事故的主要原因;装卸超长、超重货物与普通杂货船沉没具有关联性。根据揭示的普通杂货船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规律,针对海事主管机构、船级社和船公司提出了预防普通杂货船事故发生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黄兴  石磊  卫卫 《船舶》2019,30(1):40-48
随着技术进步与环保需求,船舶的动力系统不断改进,混合动力系统以其良好的操纵性能、较高的燃油效率及某些场合零排放的工作特性而备受关注。文章从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展历程出发,逐步阐述混合动力船舶的工作特性、典型架构、运行模式及其优势所在。通过对该类船舶目前国内外应用状况及效果的描述与分析,提出在未来5到10年左右,基于储能系统的混合动力船舶数量将显著增长,且适用范围将扩展到新建造的商船中,成为未来船舶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0.
对2万吨级多用途船船型进行了试验研究,该船与相近吨位船舶相比,傅氏数高,方型系数大,船型优化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分析上海船研所同类型多用途船船型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先后设计了2个方案的球艏线型,通过试验分析比较,优选出推荐船型。优选船型有效地解决了该船的快速性问题,性能优良,可供船舶设计及建造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