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车速越来越高,汽车的碰撞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汽车的碰撞安全标准以及给人体带来的伤害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通过对中美两国汽车的正面碰撞标准、侧面碰撞标准、后面碰撞标准、翻滚测试以及给乘客带来的伤害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使读者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和美国标准的差距,有利于今后立足于中国国情,制定出更加合理、规范、科学的碰撞法规。  相似文献   

2.
汽车碰撞标准是检验或评价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重要依据,文章介绍了中、美、欧、日四方在汽车碰撞标准法规的差异,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同时重点讨论了我国在汽车正面碰撞标准、侧面碰撞标准和后面碰撞标准的制定情况。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中国汽车正碰标准GB 11551-2003《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与2012版《澳大利亚设计规则69/00-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之间的差异,并结合国情阐述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我国于2004年起制定《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国家强制性标准,并于2006年7月1日在国内正式实施。文章详细介绍了该标准内容,并分析比较了中、美、欧、日4方在汽车侧面碰撞法规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田晟 《交通与计算机》2009,27(1):101-104,121
通过介绍行人与汽车碰撞的特点、相关参数的测量以及分析有关的事故伤亡指标,将各种影响行人受伤害的因素联系起来,对国际上一些传统的行人伤害公式进行了简化改进,在此基础上对行人的伤害进行分析,认为碰撞速度是行人伤害最大的因素,提出了符合我国行人身体素质的伤害标准。结合有关的数据库理论,初步建立汽车碰撞后行人伤害数据库。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的汽车安全标准纷繁复杂,对于汽车界而言,十分希望能统一全球的汽车安全标准,然而却困难重重。目前世界上有两大汽车侧面碰撞用假人:SID和Euro SID。SID是美国侧面碰撞试验用的假人,EuroSID是欧洲侧面碰撞试验用的假人。它头部采用美国正面碰撞假人Hybrid Ⅱ,胸部采用Hybrid Ⅲ,可做头部  相似文献   

7.
周亮 《天津汽车》2011,(6):20-23
行人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针对行车过程中行人伤害特点来说明行人保护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将于2013年正式实施《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标准,必然将推动我国行人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文章结合行人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阶段此项技术研究的方法和应用现状,为此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从而使我国汽车工业得以更加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8.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2,(47):34-35
在汽车碰撞事故中,正面碰撞是车辆碰撞事故中最多的碰撞型式。在乘员没有系安全带或使用安全气囊情况下,汽车转向盘可能对乘员造成头部、颈部、胸部等伤害。为减轻转向盘对乘员造成的伤害,在汽车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应用吸能型转向管柱,在乘员撞向转向盘时,使转向盘后移,减少乘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不同形式的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研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国际上几种典型的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的形式和方法,通过对同一车型和不同车型的碰撞试验假人的伤害指标、车身变形、车身加速度等方面的分析,揭示汽车在不同正面碰撞形式下的碰撞特性,以及现行试验方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3,(24):28-29
汽车在城市中经常发生在低速状态下正面和后面碰撞或在车辆变道时正面和后面角碰撞情况。低速碰撞可用来评估前、后保险杠的作用,但对大多数汽车制造商而言,前、后保险杠设计未放在重要位置。美国和欧洲都制定了车辆前、后端(保险杠)碰撞保护标准。在美、欧进行低速碰撞时,部分汽车制造商的保险杠设计存在不少问题,都进行了改进,如韩国现代公司Elantra、日本马自达Protege。在低速碰撞(碰撞速度8km/h)时,德国大众新甲壳虫在VRC进行保险杠四次试验中,两次无损伤,另两次仅有小损伤。有的汽车制造商在进  相似文献   

11.
该文在对国内外桥梁防撞标准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以苏申外港线(上海段)航道整治工程为工程实例,将"有限防撞标准"和风险的思想引入桥梁防撞改建工程,建立了桥梁防撞标准构建的思路,提出了桥梁防撞标准具体量化的方法。其结论对类似工程的建设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文了研究了正面碰撞中假人的运动过程及头部、颈部、胸部与下肢部位的伤害机理与考核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车身碰撞特性、乘员约束系统特性及两者间的匹配这三个方面的综合性能,并针对车身耐撞性能、车身B柱曲线特性及转向系统、安全带与气囊等约束系统对假人的伤害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基于上述分析对一款新开发车型的安全性现状进行分析并逐步做出改进方案。通过零部件试验、滑车试验及实车验证试验证明分析及改进方案的有效性,本研究对车型开发设计及安全性能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汽车的碰撞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汽车碰撞相容性的概念和研究目的,并用简单的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改善相容性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4.
燃料电池汽车在结构上有别于传统汽车,其碰撞安全性尤应关注.文中重点对燃料电池汽车结构特点进行研究,建立燃料电池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运用LS-DYNA仿真确定车辆安全性能设计方案.同时根据燃料电池汽车的特点阐述了对其碰撞试验方法的思考.通过实车正面碰撞试验,验证了车辆结构改进设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速公路的波形防护栏,在材料总重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不同结构形式下撞击特性,通过计算机对撞击过程的进行动态仿真,对小型乘用车与波形护栏的撞击轨迹和能量吸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出2半波与4半波防护栏在撞击能量的吸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结论对防护栏的制造和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汽车碰撞试验中模拟和数字滤波器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弘 《汽车工程》1998,20(2):84-89
滤波是数据采集和处理的一种常用技术手段,本文就汽车碰撞试验中有关滤波的问题进行探讨,用冲激响应不变法实现了满足通道频率特性要求的实用算法,为了消除相位误差采用正反向二次滤波的方法,但它会引起幅频特性改变,并对此提出了修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含第二次碰撞的车对车碰撞事故模拟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根据现场痕迹即可含第二次碰撞的车对车碰撞事故进行分析与再现的计算模型,为此模型对日本汽车研究所提供的5例实车碰撞试验进行了计算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A rigid body model to represent a side impact crash is constructed using five degrees-of-freedom (dof) for the vehicle and three dof for each occupant in the vehicle. Nonlinear stiffness and damping elements and the presence of physical gaps between several components make the model highly nonlinear. The model is validated using experimental crash test data from a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NHTSA) database. To simplify the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process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parameters to be identified at each stage, a two-step process is adopted in which the vehicle is first assumed to be un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the occupants, and its model parameters are identified. Subsequently, the parameters in the occupant models are identified.

The active set method with a performance index that includes both the L2 and L norms is used for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A challenge is posed by the fact that the optimisation problem involved is non-convex. To overcome this challenge, a large set of random initial values of parameter estimates is generated and the optimisation method is applied with all these initial conditions. The values of parameters that provide the minimal performance index from the entire set of initial conditions are then chosen as the best parameter values. The optimal parameters values thus identified are shown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match between the model responses and the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sensor signals from the NHTSA crash test.  相似文献   

19.
正面碰撞波形对乘员伤害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将复杂的实车碰撞波形简化成参数化的两阶等效波形。通过改变两阶等效波形中的特征参数,研究不同碰撞波形对乘员胸部加速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合理控制碰撞波形和侵入量,可以有效降低乘员胸部加速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某车型为例,利用Pam-Crash这一专业碰撞分析软件进行了正面碰撞仿真优化研究,提出了正面碰撞的评价指标,分别从纵梁能量吸收、B柱加速度、防火墙侵入量等方面着手,研究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案有效提升了正面碰撞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