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黄河上游乌金峡枢纽下游白银四龙至龙湾段航道整治工程,通过工程类比对黄河上游段枢纽下游典型滩险的整治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治措施,可以为今后黄河上游的航道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航运对腹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的意义。通过调查黄河下游航道和航运现状,对黄河下游航道条件改变和航运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指出只有采取河道治理与航运开发统一规划、密切协作,优化水沙调控方案,通过束水攻沙,稳定中水河槽,才能实现黄河下游通航。  相似文献   

3.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1,(1):76-76
<正>青海省在黄河上建设的第三个航运工程——黄河公伯峡航运建设工程目前已通过竣工验收。据悉,黄河公伯峡航运建设工程起于康杨水电站,止于公伯峡水电站,航道总里程为55 km,其中天然航道8 km,库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黄河和长江航运现状,对比分析黄河和长江航道的相关特点,阐述了黄河长距离(可以河海联运)航运开发的必要性,并根据黄河河道目前的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开发论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河流动力学、水力学及航道整治理论,分析得出了黄河公伯峡库区优良河段的河相关系,估算库区航道开发潜能,证明了其具有整治开发到Ⅳ级航道的潜能,提出了该河段的航道尺度标准,可作为以后规划及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黄河北干流石坪至禹门口段的自然条件的论述,对该段航道河床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对开发航道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河老牛湾至龙口段为两岸无堤防的峡谷河段,已先后开发万家寨水利枢纽、龙口水利枢纽两梯级枢纽工程,河道相关特性发生明显变化。针对黄河老牛湾至龙口段航运建设工程,本文首先论述了该段航运建设开发的重要性,再分别从航道工程、航标工程、码头工程三个方面对航运综合治理建设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分析。本文对黄河老牛湾至龙口段河道特性的分析及提出的建设方案,对黄河河道开展类似航运建设工程提供了指导性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黄河陈家拜至沙河沿河段河道演变及碍航特征,提出了航道整治的原则和工程方案,并利用物理模型试验进行了方案优化。试验表明,整治后该河段航道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义安  洪毅 《水道港口》2004,25(Z1):79-81
针对上下游枢纽回水不衔接河段具有坝下及变动回水区的双重属性,结合黄河贵德—李家峡河段及刘家峡变动回水区河段航道整治,提出了航道设计参数考虑电站日调节影响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京杭运河山东黄河以北段流经聊城.德州两个地级市,由聊城的张秋镇至临清的小东运河和临清至德州段的漳卫运河组成。陔河道水源主要靠自然降雨及黄河引水。50年代,运河基本能维持木帆船通航。60年代以后,随着降雨量的急剧减少和工农业用水逐渐增多,普遍出现水源不足的情况,航道水深难以维持。航运企业也因此转产或撤销。水资源匮乏是此段运河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再加上与黄河以南段运河无法接通、航道建设投入不足和航道分段管理、交通水利两部门缺乏协调等原因,黄河以北段运河停航至今,航道和港口几近荒废。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航道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和内陆河水系,航道总里程1306km,通航里程873.77km,除黄河兰州段西沙大桥至包兰铁路桥38.40km经过整治外,其余均为自然航道。甘肃省水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比例很小,以短途客运、旅游运输、渡运为主,货物运输主要是零担货物,没有形成大宗货物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呼声越来越高,京杭运河穿黄及黄河北山东段走向成为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东平湖周边防洪工程现状分析,提出了穿黄位置、穿黄方案及穿黄线路走向;根据黄河北河系水网布置,提出了京杭运河黄河北山东段航道初步走向,为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束水"理论的构想,分析了黄河下游4级航道的有效宽度为85m,并进行了航道断面验证;从通航保证率的角度分析得到了通航最小流量为156.24m3/s,并利用PⅢ型曲线从多年的流量上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又是我国北方潜力很大的运输线,兰州是黄河穿城而过的唯一一座省会城市,冬季不结冰,水量充沛,河床稳定,是一条易于开发的航道.并且,黄河两岸工厂林立,人口密集,不仅是甘肃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是亚欧大陆桥上的重镇,开发黄河兰州段,有着重要的环境意义和现实经济效益.到1996年,黄河兰州段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前期工程研究,作为黄河水系航运的先导示范工程,拉开了黄河航运建设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于广年 《水运工程》2021,(11):111-115
针对黄河上游河段堤防或护岸崩塌、后退导致河道放宽、航槽淤积问题,进行了崩岸碍航河段航道整治方案研究。采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黄河黑峡滩河段崩岸前后航槽内水动力条件变化,并对不同航道整治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优良河段因崩岸或采砂等因素导致河床形态突变前航槽内水流条件(流速、流态等)改变,可为航道整治方案实施后航槽内通航水流条件提供重要参考。2)根据工程实施后效果观测,利用整治工程适当调整中、枯水的河宽,使挖槽内流速大小接近崩岸前流速,对维持挖槽稳定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6.
段崇臻 《中国海事》2013,(11):19-20
黄河从菏泽市东明县焦园乡进入山东境内,流经9市、23个县(区),在东营市垦利县黄河口镇入海,全长628公里,全部为天然航道。在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上游来水量逐年减少,航道淤浅未治理,航运就此终止。  相似文献   

17.
黄河北干流木质客渡运输船舶是干百年来黄河华夏祖先通过实践创造与长期使用遗留下来的历史产物,过往在黄河航段座浪起伏。自从19世纪70年代末,黄河北干流的山西、陕西界河航道才开始有了机动挂桨机木质运输船,动力最初试用8马力柴油机,后逐步改进为“12马力、15马力和22马力”,至20世纪末全部改为机动挂桨机运输船,从此黄河沿岸摆脱了“人工搬船”的千年习惯,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水运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黄河甘肃段航运发展现状甘肃地处祖国大西北内陆,属非水网省份,境内有黄河、长江、内陆河3大流域、9个水系,全省内河航道总里程1356公里,通航里程873.77公里,黄河是甘肃省通航的主要河流。黄河在甘肃段全长920.22公里,分玛曲段、大河家至南长滩段两部分。黄河玛曲段全长439.4公里。黄河大河家至南长滩段全长480.82公里。  相似文献   

19.
黄河老牛湾—龙口段位于黄河中游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和河曲县境内,是中国边塞、黄河、长城游的精华段,其航运开发对促进地区交通、旅游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老牛湾和龙口河段为两岸无堤防的峡谷河段,近20年来已先后开发了两级梯级枢纽,河道特性发生明显变化。本文采用了现场调研、资料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在深入认识枢纽建设后的河床演变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床演变趋势,明确了航道治理思路和目标,计算研究了设计最高、最低通航水位,提出了合理可行的航道治理方案,可为老牛湾—龙口段的航运建设提供指导性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中介绍了河北省航道管理的基本现状,结合《航道法》就如何更好的保护航道资源,理顺航道管理体制做了初步的探讨,以期更好地保护好航道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