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深厚软土地层中开挖狭长型深基坑将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文章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HS-Small小应变本构模型模拟狭长基坑开挖过程软土变形特性,分析在狭长基坑开挖过程紧邻土体深层位移发展规律。结果表明:邻近土体竖向及水平位移对基坑开挖深度敏感,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平位移发展曲线呈V形或弓形形态,最大水平位移基本与开挖深度一致;开挖深度以上土体发生沉降变形,而开挖深度以下土体由于基坑卸荷发生隆起变形;当拆除支撑而不及时施作新梁板结构时,将减弱整体支护刚度,引起地层水平位移与沉降。由于基坑空间效应影响,基坑长边测点水平及竖向位移最大,短边测点次之,坑角最小。  相似文献   

2.
无超载时围护结构水平位移与墙后地表位移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引起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主要因素,以简单位移场及修正的地层补偿法位移场模拟无超载时围护结构水平位移与墙后地表位移的对应关系,并结合上海软土深基坑工程的实践,给出收缩系数及坑周地表位移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3.
王飞 《现代隧道技术》2022,(1):176-182,194
富水砂卵石地层中基坑降水始终是工程界较大的难题,文章针对兰州强透水深厚砂卵石地层超深竖井降水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模型试验研究,研制了一套有效的模型试验系统,配置了砂卵石土体相似材料,并重点研究了基底注浆加固对基坑降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对基坑降水有重要的影响,靠近黄河一侧降水漏斗曲线陡直,远离黄河一侧降水漏斗曲...  相似文献   

4.
分析与研究了软土地层基坑开挖扰动影响下地下管线变形、受力状态及其与土体的相互耦合影响,其研究成果对城市市政工程管线风险分析及维护加固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下工程活动的工程土工学问题(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下几方面的城市环境土工学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1问题的提出及对研究工作的要求;2理论预测中的若干关键问题,探讨了因隧道盾构掘进和地下连续墙基坑开挖对土体受施工扰动而地层移动的影响。4工程计算分析实例及其与实测结果的对比;4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王飞 《现代隧道技术》2022,(1):176-182and194
富水砂卵石地层中基坑降水始终是工程界较大的难题,文章针对兰州强透水深厚砂卵石地层超深竖井降水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模型试验研究,研制了一套有效的模型试验系统,配置了砂卵石土体相似材料,并重点研究了基底注浆加固对基坑降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对基坑降水有重要的影响,靠近黄河一侧降水漏斗曲线陡直,远离黄河一侧降水漏斗曲线平缓;(2)基底注浆降低了水力梯度,提高基坑施工安全性,可有效减少基坑内抽水量,但对于坑外抽水量作用不大;(3)基底加固区渗透系数存在最优值,对于该工程,建议取1×10^(-6)m/s为加固区目标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东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200mm左右,地下水十分丰富,在上海地铁基坑施工中降水是基坑工程顺利施工的关键,也是保证基坑土方开挖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降潜水对基坑内土体进行固结,增加土体的抗剪能力,通过降承压水可以有效的控制基底隆起和突涌。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盾构隧道邻近深基坑推进的工况,进行室内缩尺模型试验,并建立了对应工况下的盾构隧道-土体-基坑围护结构三部分共同作用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对比同一工况下的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三维数值分析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得到了邻近既有深基坑的盾构法隧道施工引起周边地表沉降的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分析了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横断面不同深度处地层位移的特点;分析了隧道上方的地表沉降分布受邻近既有基坑的影响及沉降值随盾构隧道推进进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盾构隧道对基坑围护结构的位移影响情况;并提出了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地表沉降、地层变位及基坑围护结构位移与变形进行实时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某桥梁基坑为例,总结了地下承压水对明挖基坑工程的危害,分析了承压水渗流对桥梁明挖基坑工程的影响。通过有限元程序计算承压水影响下的基坑周边和坑内土体的渗流场,表明在承压水的影响下,坑内土体的有效应力会降低,从而导致基坑整体安全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现有研究缺乏考虑多个深基坑的流固耦合作用的现实情况,以深圳地铁5号线前海湾站为背景,对软土地层下的"群坑"进行了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潜水水位越高"群坑"变形越大,且地表沉降最大值和坑底隆起最大值都与潜水水位呈指数关系,围护桩最大水平位移与潜水水位呈线性关系;(2)已有车站的存在对新建基坑靠近车站一侧的土体有"加固"的作用,会减小基坑靠近车站一侧土体的变形,但是会增大另一侧土体的变形;(3)考虑"群坑"流固耦合作用的数值分析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
基坑开挖对下方已建隧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坑底土体回弹引起已建隧道的上抬变形。从基坑开挖时空效应的角度看,坑底土体回弹变形量与坑底土体的卸荷应力水平以及坑底土体卸荷暴露的时间密切相关。控制基坑开挖对下方已建隧道的影响,可综合采用大坑变小坑、分区块开挖、坑底及时压重加载、隧道周围土体加固与设桩以及信息化施工等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旋喷桩中置入型材以提高旋喷桩的抗弯刚度,达到防水和支护的效果,对于解决基坑支护桩施工时场地狭小、上空界限不足是一种有效办法。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应用FLAC-3D对旋喷桩中置入双排钢管的形式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基坑土体水平位移情况,并通过加固方式的模拟,发现加固坑底土体比加固基坑两侧土体对基坑水平位移抑制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软土深基坑外侧土体位移场的经验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学习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专业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实测成果,运行综合分析和函数逼近方法揭示了软土深基坑外侧土体的位移场。笔者在建立平面应变位移场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墙体刚度、土体刚度和强度、支撑时间、支撑预应力和刚度、基坑宽度和硬土层距地表的深度等多种因素对计算值的影响,使计算公式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此外笔者介绍了各种施工因素对基坑外侧土体位移场的实际影响程度。论文中的公式可用作预估软土深基坑开  相似文献   

14.
盾构始发和到达安全掘进控制技术是困扰盾构隧道施工的主要难题之一。盾构进出洞施工中,面临掌子面失稳、土体坍塌、涌水涌砂、地表沉陷、盾构"抬头及磕头"等诸多施工风险。本文从基坑及隧道的破坏模式,塑性区分布范围出发,通过有限差分法针对易受扰动的浅埋砂层地层盾构始发段进行了研究,为加固区范围大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在不采取加固措施时,基坑开挖后隧道始发段的竖向位移、拱底的隆起和最大纵向挤出变形量均过大,显示基坑将发生坍塌等破坏。当盾构始发段主要加固措施为旋喷桩,加固后的土体的物理参数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本文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旋喷桩的合理加固区域。  相似文献   

15.
软土基坑开挖周围土体变形的离心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模拟基坑开挖施工过程,并研究不同的施工参数及加固方式对软土基坑开挖周边土体沉降的影响,通过试验和现场实测数据的比较及试验各模型间的比较分析,得到了一些对于指导施工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地铁深基坑地基土抗隆起稳定性计算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定滑动力矩从基坑底面水平线向上起算,根据本刊1989年第2期“软土地基中地下墙深基坑坑底稳定计算的讨论”一文中分层计算土体抗滑力矩的普遍公式,推导了均质土体绕最下层支撑点旋转的抗滑力矩公式,并计算了数字例题,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深圳地铁前海湾车站地处前海填海区域,属于典型的海积淤泥地层,在复杂的海积淤泥地层条件下进行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控制基坑围护体系及周围地层的稳定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前海湾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呈平行布置,在开挖过程中多个基坑会产生相互影响,通过对不同的基坑间距、两个基坑开挖顺序和加固措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基坑围护结构位移与两个基坑施工中基坑间距、基坑开挖顺序的关系,得出了产生相互影响的基坑间距、合理的开挖顺序及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深基坑开挖及降水过程引起的地表沉降问题,文章引入随机介质理论中的地层损失概念,推导了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计算公式,推导并改进了容重变化和渗透力变化引起的地表沉降公式,并考虑了支护结构-土界面摩阻力对沉降的影响,探讨了随机介质理论在基坑开挖计算中关键参数的确定问题,最后与文献[10]计算结果及实测地表沉降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计算方法得到的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分布与实测沉降更为接近,能更准确地预估基坑开挖及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因考虑了土体的持水度和支护结构侧摩阻力的影响,在1.5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计算精度远高于传统方法,在基坑1.5倍开挖深度范围外的计算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对于有支护结构并使用坑内降水的敞口基坑,应用本文计算方法预测地表沉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深大基坑施工诱发的运营隧道变形以及周围土体沉降等施工问题,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安全控制和风险评估中受到日益关注。文章基于上海市交响乐团在建基坑工程,结合运营隧道以及基坑围护结构监测数据,分析了基坑不同开挖阶段周边地表沉降、地下连续墙变形、运营隧道收敛变形以及竖向位移的规律和特点。实测结果表明:周边地表总体呈下沉趋势,大致呈抛物线型分布;坑外土体侧斜和围护墙体侧移具有基本相同的变化规律,且均向基坑内侧移,开挖深度对土体侧移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隧道的水平附加收敛表现为向外拉伸,随基坑开挖的进行,收敛变形增幅明显;隧道净沉降曲线与基坑周围土层、围护结构变形曲线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地下连续墙两侧SMW工法加固可有效控制隧道、坑外地表以及地下连续墙的变形。研究成果可为正确制定软土城区基坑施工对邻近地铁隧道的保护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压缩性高、孔隙比大、强度低等特点的全新世冲淤沉积层地层中使用全套管咬合桩围护结构的技术可行性,基坑开挖时围护结构的位移、周围地层的变形、基坑隆起等,综合评定基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