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机舱火灾的研究对于机舱防火设计、机舱灭火和火灾逃生有着重要意义.以FDS软件为平台,建立了某散货船机舱模型,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对机舱火灾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得出不同时刻、不同高度时的烟气运动与火焰蔓延的变化规律,以及舱内温度场、碳烟质量浓度和CO浓度等分布情况.直观反映了散货船机舱火灾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相对传...  相似文献   

2.
舱室消防预案数值模拟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科学技术》2015,(7):93-98
为提高水面舰船消防预案的有效性,针对制定舰船消防预案的需求,设计了具有工程实用性的数值模拟方案,并以某一主机舱所处防火主竖区为典型案例,采用火灾动力学场模拟方法,模拟起火舱室及相邻舱室采取灭火措施后的舱内烟气温度、舱壁和顶壁温度、CO气体浓度、能见度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并分析火灾对扑救人员的威胁以及灭火措施对火灾控制的影响。实例计算表明,及早发现初火并正确操作至关重要,没有控制住且进一步发展的火灾,机械通风状态对舱内火灾早期烟气运动的影响较大,舱壁喷水冷却对降低舱壁温度效果明显,但封舱灭火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安全状态等。数值模拟结果对进一步细化消防预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潜艇机舱舱底火灾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舱底火为例,采用CFD模拟软件,设置潜艇通风工况,对潜艇机舱舱底火的发展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遮蔽作用下火灾烟气流动、温度场分布特征、火焰蔓延等火灾特性,分析火灾发展对机舱舱壁的温度影响,总结出该舱室消防系统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对某典型船舶机舱发生火灾后,进、排风机在不同启闭组合的通风条件下烟气控制的综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究通风设备的开启对船舶火灾发展及烟气控制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研究的火灾阶段内,机械进风系统和机械排风系统的开启均能有效降低火场温度、提高火场能见度,对于火灾烟气控制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某港口仓库为发生火灾为背景,使用火灾动力模拟软件Pyro Sim软件对仓库火灾灾变过程进行了仿真。通过对火灾烟流蔓延模拟的结果分析,对仓库区域内的烟气温度、CO浓度及烟气浓度及能见度随时间变化的分布规律,考虑了火灾发生时仓库内部变化情况。分析港口仓库的对人员逃生的主要影响,并为发生火灾的情况,仓库工作人员疏散提出建议。研究结果为港口仓库应急救援和火灾逃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船舶机舱火灾的模拟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海宝  眭爱国 《中国水运》2010,(12):112-113
船舶火灾在世界上被公认为最难扑救的火灾之一。机舱火灾约占船舶火灾总数的75%。船舶机舱火灾具有火灾发生率高、火灾载荷大、散热困难、火灾蔓延迅速等特点。文中主要采用大涡模拟的手段研究船舶机舱火灾热流场特性和规律,获得机舱内同样火源强度、同样摆放位置、不同通风情况下物理场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潜艇狭长空间下火灾烟囱温度场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艇有其独特的结构,其舱室狭小,易燃物多而集中,热量不易散发,加之艇体钢结构,火灾危害性很大.为了研究潜艇狭长空间下火灾烟囱温度场特性,建立了潜艇火灾烟气流动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采用场模拟计算的方法,利用Phoenics软件对该模型在不同烟囱开口尺寸条件下的火灾烟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不同开口尺寸下火灾烟气温度场的横向和纵向的分布,以及烟囱顶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分析了烟气温度场随烟囱开口尺寸变化下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以某船整机舱全流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来判定机舱通风系统完善程度的研究方法,模拟整机舱空间的速度场和压力场。计算结果表明:本船设计方案合理,可被应用于机舱内大空间气流组织分布预测,以此评定通风系统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风机机舱发生火灾后的热流场特性规律,建立适用于风机机舱火灾计算的数学物理模型,对描述质量、动量和能量运输的通用方程进行简化和变形,用数值程序进行了求解,得到火灾发生后热释放速率及机舱内温度、热流、烟气高度等参数数据;分析典型火灾工况下各参数变化的反应延迟时间和变化规律、以及典型工况下特征参数的阈值,通过分析火灾流场特性变化规律,为风机消防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机舱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会影响机舱内设备正常运行和人员正常工作的问题,以某80 000吨级半潜船为研究对象,采用Airpak软件建立了机舱三维模型,对3种风口高度下机舱的温度场和速度场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不同风口高度对机舱内设备运行及人员工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风口高度为6.5 m时,机舱内的速度、温度分布都较为合理,机舱内设备可以稳定运行,人员可正常工作无明显不适。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的船舶机舱的环境监测报警系统无法对船舱火灾进行预警的缺点,设计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船舱温度预警系统。对船舱某一固定点的温度进行模拟仿真得到预测结果,并通过与实际测得的温度数据比较验证系统仿真得到结果的正确性。实验证明,该船舱温度预测模型预测的结果与真实测得的温度数据比较具有相对较高的准确性,可以达到温度预测的效果,对船舶机舱对火灾进行预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船舶机舱火灾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船舶机舱进行火灾风险评估,针对船舶机舱的特点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并建立基于模糊识别模式的机舱火灾风险评价模型,把权广义距离之和最小的模糊识别模型用于综合评判中。以一条浮油回收船为例对该船的机舱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模糊综合风险评价方法是可行有效的,为船舶火灾风险评估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改进型变频通风自动控制逻辑,适用于大型商船复杂机舱通风系统.在普遍应用的基于排风温度信号和机舱内压力信号进行变频风机控制的基础上,补充若干个温度传感器(Temperature Transmitter,TT),用以对发电机室、净油机室等重点舱室温度进行监控并给予重点关注.简化变频风机的运行控制逻辑,在兼顾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4.
DCS在船舶机舱监测报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舱监测报警是船舶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设计和研制了适合船用的DCS监测报警系统。系统的第一层是主站,功能是管理和显示;第二层为信息转发站,负责主站和监测报警站的通讯;第三层是监测报警站,直接面向船舶机舱的被测部位。本系统对机舱的各种物理信号,包括温度、液位、转速等巡回监测报警,具备丰富的显示和打印功能。系统中采用了各种抗干扰措施,按系统独立原则设计,确保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船舶可靠运行,提高机舱自动化程度,基于PLC200采用集散控制思想,通过自由口通信协议对机舱的滑油压力、油温、淡水压力、燃气温度等模拟量以及油舱液位等开关量监控,并实时显示在机舱控制台的各仪表和上位机监控界面上,达到无人机舱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大型舱室水幕防火分隔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大跨度、高空间的水幕防火分隔系统进行了一系列足尺试验,获得试验空间内温度、烟气流动、氧浓度等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水幕厚度和喷水量对火焰、烟气蔓延的阻碍作用,确定了水幕防火分隔技术在舰船上应用的有关设计方法,可供舰船消防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航母机库火灾是影响航母安全的重要因素。为研究航母机库火灾防护与控制技术,采用低速气流运动控制方程组和湍流燃烧大涡模拟方法仿真分析机械排烟条件下航母机库油料火灾的蔓延与烟气运动规律。结果表明:针对本算例机库几何尺寸和油池火规模,机械排烟量介于300~600 m3/s,不仅会增高热烟气层高度、降低下层烟气温度,还会降低火源附近的热流密度;当机械排烟量不超过600 m3/s时,采用机械排烟对油池火蔓延的强化影响不显著;机械排烟使热烟气排出温度明显增加,选择风机需要考虑耐温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机舱油气浓度数据记录仪可以对船舶机舱油气浓度的数据进行记录分析、超限报警、存储报警数据,避免机舱发生火灾事故,对保障机舱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采用二线制串行铁电存储器作为机舱油气实时数据存储设备、内部集成电路总线协议,同传统的存储器相比,可以显著提高油气浓度超限报警的存储速度和存储容量,准确记录并且长时间地保存报警数据,延长油气浓度数据记录仪的使用寿命,为以后查找报警记录提供准确可靠的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19.
船舶火灾是海难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机舱火灾在船舶火灾中占有很大比例。文章利用事件树分析法对机舱火灾事故编制事件树,由此得出事故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和控制船舶机舱火灾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船舶机舱机械通风数值模拟分析和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海监船在进行机舱机械通风效用试验时,发现存在舱内气流分布不均、风速梯度变化较大、部分船员操作和活动区域温度偏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利用CFD技术对该船机舱机械通风系统进行数值分析,并提出机舱气流改进方案。随后,选取优化前、后的典型截面进行分析,指出在保证舱内适当负压的情况下可将机械送风改为机械抽风,从而实现机舱进风量增加50%,并消除舱内气流大漩涡和改善气流组织。此外,还提出可在右舷开一个新增风口,以更有效消除气流漩涡,并降低局部温度。结果显示,该优化方案能够满足海船规范要求且施工方便,对于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