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的病因及高危因素。对229例老年脑出血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其中MODS患者97例,与132例无MODS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结果表明:原发病的危重程度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与MODS的发生密切相关(P<0.01)。MODS的高危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均有统计意义(P<0.05)。作者认为除了脑出血本身的严重程度外,治疗不当、老年患者并存躯体疾病也是激发SIRS和MODS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多器官衰竭是Tilney在1973年描述的一组综合征。常见于严重创伤、烧伤、感染或休克后,全身两个以上系统器官相继或同时出现功能衰竭。许多学者认为,这一概念不能反映器官从受累到衰竭的动态变化过程,为此,1991年美国胸科医生学会及危重病急救医学学会在...  相似文献   

3.
硫化氢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硫化氢(H2S)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脏器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MODS造模12h组;③MODS造模24h组;④硫氢化钠(NaHS)保护12h组;⑤NaHS保护24h组.试剂盒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和肌酐(Cr)的含量,观察各组大鼠心、肝、肺、肾、小肠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H2S保护组大鼠血清SOD、GSH-Px明显增高(P<0.05),MDA、ALT、CK和Cr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H2S保护组大鼠心、肝、肺、肾、小肠的器官损伤综合评分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H2S具有明显的抗炎和器官保护作用,对大鼠MODS受损脏器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异丙酚、吗啡或普通镇静剂对于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机械通气时间及住外科ICU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随机将113例住SICU的常规非感染术后患者及急性创伤患者分为3组,A组使用异丙酚加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B组使用吗啡持续静脉泵入;C组使用杜冷丁加安定间断肌肉注射。结果A、B、C组SIRS的发生率分别为41.18%、35.29%、82.35%,A、B组均明显低于C组(P<0.01),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和C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1),住SICU时间缩短(P<0.05)。结论使用异丙酚加芬太尼或使用吗啡进行有效的ICU长程镇静和镇痛,可以明显减低机体对打击的应激反应,减少SIRS发生率。尤其使用异丙酚较吗啡和普通镇静、镇痛治疗明显缩短患者上机时间,缩短住SICU时间。  相似文献   

5.
视神经萎缩是一种严重的视器官疾患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视力减退,视野缩小,色觉丧失,卒至全盲。其原因不外单纯性(原发性),萎缩和继发性视神经炎后萎缩。前者多由脑脊髓疾患、如脊髓痨,进行性麻痺,颅内肿瘤,多发性硬化症等引起;后者多由全身感染,如伤寒、流感、  相似文献   

6.
<正> 闭锁综合征(LIS)所表现的四肢瘫痪是由于桥脑或大脑脚部位锥体束双侧横断的结果。在以往的文献中,叙述了LIS所产生的各种随意运动,但未见口部运动的病例。作者观察了三例LIS患者,均可由一般的刺激引起继发的口和口周的口部自动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可以累及几乎全身所有组织器官,心脏是最常受累的器官,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总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心脏损害的临床及超声表现,为早期发现、正确诊断以便及时治疗提供准确可行的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2004年至2014年诊断的5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表现,探寻其共性及特异性表现。结果 5例患者中有4例为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另1例为寄生虫感染后的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心房扩大5例,其中4例为双房扩大,2例同时伴有心室扩大;5例患者均出现心内膜增厚伴血栓形成,4例为双心腔心尖部血栓,1例血栓仅出现于左室心尖部。超声心动图同时观察到瓣膜、心包的变化,均可能是本病特征性超声表现。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所致心脏损害是该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发现这些特征性改变,为临床早期发现以便及时、正确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出血是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 fever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三大主征之一 ,机制十分复杂 ,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障碍是主要原因之一。其血小板损伤起始于发热期 ,休克、少尿期严重 ,血小板数量迅速、大幅度下降 ,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 [1]。本文综述 HFRs中血小板损伤的机制 ,以探讨更有效的疗法。1  HFRs血小板形态学改变及功能异常1.1 血小板数量减少 ,体积增大。光镜下 ,血小板大小极不均一 ,多数增大 ,并见异型血小板。血小板内可见大空泡 ,或紫色细颗粒聚集 ;有的颗粒甚少或全无 ,胞质透明。亦可见许多血小板破碎或聚集…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建立SD大鼠MODS模型,观察肠功能恢复汤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及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探索MODS新的防治途径.方法 SD大鼠57只,随机分为对照组、MODS模型组、肠功能恢复汤治疗组和氨苄西林治疗组,分别检测各组外周静脉血、门静脉血及回肠内容物的内毒素含量,测定血清MDA、SOD含量和ALT、AST、Cr及BUN含量,同时取肠系膜静脉血、肠系膜淋巴结、肝、肾、肺和脾组织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移位情况,取回肠组织制成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 模型组、肠功能恢复汤组和氨苄西林组的肝肾功能受到明显的损害,回肠黏膜不同程度发生上皮细胞水肿、坏死、脱落、绒毛损伤断裂、炎细胞浸润;肠功能恢复汤组与模型组相比,外周血、门静脉血及回肠内容物的内毒素含量、血清MDA、ALT、AST、Cr及BUN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SOD含量显著升高(P<0.01),但氨苄西林组与模型组相比上述指标差异不明显(P>0.01).在模型组与氨苄西林组内,MDA和SOD的含量呈负相关(P<0.01).肠功能恢复汤组和氨苄西林组的细菌移位率均比模型组低,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肠功能恢复汤能抑制MODS大鼠的细菌、内毒素移位和氧化-抗氧化失衡.  相似文献   

10.
60年代末 ,有人开始把逆向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或热、化学等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外周组织 ,引起局部血管扩张、充血、血浆蛋白外渗等炎症反应现象 ,称为神经源性炎症反应。随后 ,大量类似研究表明 ,在皮肤、关节、呼吸道、胆道、泌尿生殖器官、眼睛、牙髓、硬脑膜等组织都可引起神经源性炎症反应 [1 ]。以前认为这只是由于逆向刺激感觉神经引起的局部作用 ,没有中枢成分参与 ,即由局部轴突反射引起的。近年有研究表明由外周组织刺激引起的长轴突反射和背根反射参与神经源性炎症反应 [2 ,3]。通过这两种反射机制 ,外周刺激不仅可引起躯体同节段及不…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构成全球大流行.其病原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传播力强,人群普遍易感.病毒通过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进入靶细胞,经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激活棘突蛋白,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但已开展多项评估与研究.当前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境外感染人数迅速增加,境外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手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手术在外科治疗结直肠癌中的近期疗效,评估手辅助腹腔镜外科治疗结直肠癌的安全性及对全身应激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辅助治疗组(A组,n=63)与手辅助腹腔镜治疗组(B组,n=37),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全身应激炎症反应水平。结果 B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引流量均优于A组(P<0.05),排气时间较A组长(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全身应激炎症反应指标中性粒细胞数和C反应蛋白(CRP)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高于A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治疗中,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等优点,但腹腔镜辅助手术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更具优势,手辅助腹腔镜手术的全身炎症因子IL-6水平高于腹腔镜组,在临床应用时应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取腹腔镜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 ( 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 ,GERD)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胸痛、反酸、反食等症状 ,并可致食管炎及食管外组织损伤。病理性睡眠呼吸暂停是指每晚 7h睡眠中 ,每次发作 10s以上的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在 3 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紊乱指数 >5(超过 5次以上 )。临床上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leepapneasyndrome ,SAS)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 ,低通气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HS)及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980始GERD…  相似文献   

14.
<正> 自1919年由Good Pastule首先报道一例流感患者出现肺出血和进行性肾炎综合征以来,迄今国内外报道有100余例,但同一家族相继患病者报告不多,而双胞胎同患本病的仅见一篇。我科于1983年8月收治一例,询问其家族史时发现其双胞胎弟在其发病一月后也患相同疾病。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病例一:翟某,男,20岁,陕西人,住院号162175,以咳嗽咯血三月余,全身浮  相似文献   

15.
颔下淋巴腺炎是小儿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小儿,该疾患可以由局部感染而来,也可以由全身的疾病而来。如上呼吸道的感染,就常引起小儿的颔下淋巴腺炎。该病的病源菌,可以是任何一种化脓性球菌。一般在临床上所表现的症状是颔下淋巴腺肿大,开始很小,以后逐渐长大,压痛,有时可以有全身反应,体温升高,一般可达39℃—46℃,在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炎症穿过淋巴结的被膜,而扩散到周围的软组织,形成颔下淋巴结性的蜂窝组织炎,影响呼吸,危及患儿的生命。此时即应紧急切开。此种疾病,过去多采用保守疗法,使患儿休息,局部理疗热敷,口服磺胺及肌注青霉素,一般病程大约为10日左右,如系由局部感染所致,则应作局部的治疗。有时淋巴腺肿大并不消退而化脓,即应及时切开进行引流。这种情况并非少见。  相似文献   

16.
<正> 马凡氏综合征(Marfan’s Syndrome)是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导致骨骼、眼及心血管系统病变。1896年法国儿科医生Marfan氏首先描述一例5岁女孩,四肢显著细而长,命名为“细长肢”。1902年、Achard氏命名为“蜘蛛脚样指(趾)”。直到1931年Weve氏才提倡用“马凡氏综合征”这一名称。本病较少见,国内最早(1950年)  相似文献   

17.
<正> 肾病综合征是一个由多种病因所引起,以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成人大约70%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尽管应用免疫抑制剂能使有些患者的水肿和蛋白尿显著减轻或暂时缓解,但疗效的巩固却很不容易。故应进一步总结临床经验,不断改善治疗措施。现将我院1956年以来收治的126例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分析于后。  相似文献   

18.
有一些婴儿、少年至青年表现出一些异常的综合体征,这是由于常染色体发生畸变所引起的。本节主要介绍有关常染色体畸变所表现出的一些综合征。(一)先天愚型(唐氏综合征-Down’syndrome、Mongoloid Idiocy): 先天愚型在儿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缺陷,其发生率约为1/636~1/365。有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5例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就其病因、诊断及心血管损害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推测本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性血管炎反应。独特的颜貌,手、足硬性水肿及恢复期指趾端膜样脱皮为诊断的重要线索,有心脏损害的4例,其中3例随访6个月至2年均已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正>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人类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而男女间性(Intersexuality)则可能是因性染色体异常引起的(Painer,1923)。由于细胞学技术的发展,就可以用染色体检查方法来了解更多的因性染色体畸变而引起性分化异常所产生的严重疾患,这对有染色体综合征的患者更有意义。在这些性染包体异常的患者中,以真两性畸形更为少见。所谓真两性畸形就是意味着在一个个体中分化有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Feguson—Smith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