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依托宜昌市港窑路工程,针对山岭丘陵区特殊的地貌,按照"宏观到微观"的思路,从线路走廊带的选择,到确定线路沿线的主要控制点,结合沿线不同的建设条件进行分区段地形选线及比较。按照"分段选线、择优组合"原则,系统地阐述了山岭丘陵区道路选线的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2.
对宜昌市港窑快速路进行了总体方案研究。从功能定位出发,根据项目的建设条件和限制因素,进行交通分析和交通量预测。路线方案选择时,结合山岭重丘区的特点,先比选论证路线走向,再进行线位比选,确定推荐线位。根据道路沿线地形地貌、规划用地属性等因素确定道路横断面型式。对沿线相交的重要道路(峡州大道、东城大道、东方大道、小鸦公路、宜黄公路等)进行节点方案研究,共设置7处互通立交,较好地解决了港窑路与沿线路网的衔接与交通转换。  相似文献   

3.
针对广东佛山市"一环"线沿线软基情况,对管桩 塑料排水板、电渗、排水板 强夯 水载预压等软基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分析了其处理效果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5月14日召开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共有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约1 500名代表出席。国家领导人曾说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曾经是"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中国有可能改变世界经济版图,而汽车行业则是这一经济带建设下的重要角色。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汽车商品金额达到61.7亿美元,同比增长11.5%,高于行业同期增幅7.9个百分点,占全部汽车商品出口总额的34.6%。其中,整车出口量为11万辆,占  相似文献   

5.
《上海公路》2014,(4):I0003-I0003
12月17日,随着海上栈桥平台桩的徐徐下沉,浙江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宁波段)在浙江宁海正式开工。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是宁波继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和象山港大桥之后的第四座大型跨海公路大桥。它将开辟浙江省东部沿海地区南北向的第二条交通干道,有效强化长三角、浙江沿海、乃至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之间以及港13与腹地的联系,进一步推动沿线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公路》2007,(2):37-37
沿海高速公路是江苏首轮规划建设的“四纵四横四联”高速公路主骨架中的“纵一”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11月2日建成通车。该路竣工通车后,公路建设效应凸显。依托沿海黄金走廊的交通优势,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全国知名船舶建造集中区拔地而起,已有12个超亿元企业陆续落户沿线的灌南县化工园区,中化、中港、中通等“中”字头大型企业等一大批项目也纷至沓来,灌河临港产业带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2月24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的核心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全面建成。拱北隧道全长2 741 m,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与珠海连接的唯一通道。隧道位于珠海市繁华城区,紧邻澳门,沿线自然、人文景观丰富,且位于水、声环境敏感区,对景观设计以及施工过程的控制要求均高于一般高速公路项目,技术、施工和安全风险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托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堤防防汛抢险通道——巴彦堤防和巴彦港堤防段工程进行交旅融合设计策划,以公路主体工程、慢行系统与沿线服务设施为主体,兼顾道路与旅游、产业扶贫开发相衔接的环节,设计思想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交通为用、发展为本,立足"交通+旅游+产业+扶贫"的相关要求,坚持以交通为载体、旅游为带动、产业为支撑,通过规划一批特色旅游目的地,融入兼具人文特色的生态景观,实现路、旅、产协同发展,实现旅游公路对沿线旅游业、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特色村寨开发、精准扶贫等相关方面的辐射和带动。  相似文献   

9.
《人民公交》2020,(4):34-35
北京根据北京公交集团保修分公司清明节期间扫墓专线保障工作安排,四厂负责扫墓沿线百余辆公交车的技术服务保障。节前,四厂已结合定制公交保障的成功经验,严格按照新保养作业模式和要求,对扫墓线路车辆进行了全面"体检"。重点对水泵、散热器、除霜器、管路及各连接部位进行清洁维护,提高车辆"健康"指数。  相似文献   

10.
我信步京城街头,途经一家装潢考究的餐馆,门前停放的一辆红色轿车赫然映入眼帘.凭我多年的"观车"经验,便知那绝非一辆普通轿车,便急步上前,顿觉眼前一亮,果然是一辆产自"大英"的老"美洲豹"("JAGUAR",台、港亦称"捷豹"、"积架")!很早就听说,京城民间珍藏着这款稀世名车,曾令到京城一游的"大英"国民都叹为观止.本人几乎跑遍京城各个角落寻觅她的踪迹,哈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相似文献   

11.
王克楠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149-152,M0016
随着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步伐,我国现阶段在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中取得了很大成效。然而,过度开发和建设带来的硬质铺装多等问题,导致下垫面过度硬化,不仅改变和破坏了城市的自然生态本底,同时还带来了洪涝灾害等问题,导致传统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受到挑战。因此,健康及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至关重要。在城市化建设空间的控规下,可以通过把“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城市排水系统的方式,来提升现状单一的城市排水系统:在排水系统中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有效地应对环境变化和不同类型的雨洪事件,同时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由迁徙。以青海省西宁市海绵城市试点区为例,对“海绵城市”雨洪管理理念在西北地区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重庆发展总体战略部署和内陆保税港区的建设中,重庆港口被赋予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重大责任,为了更深入把握重庆港投入与城市经济互动关系,合理引导港口投资建设,促进港口可持续发展,结合投入产出模型量化分析了重庆港投入产出中港口效益和社会效益比例关系,同时预测了重庆港口的国民经济贡献率。在此过程中介绍了港口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包括的范围,提出了港口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该文针对天津2020年将发展成为"超级城市"这个课题论述了第三代城市——"低碳生态城",结合天津"双港双城"新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对未来城市交通模式——绿色交通进行研讨,通过对"超级城市"未来的车与路的展望,对道路交通设计提出8点新理念,对公交专用道、慢行交通——自行车专用道、人行道布设及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创新思路进行初步研讨,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形象标志之一,是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上海世博会的临近和“十一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及相关文件的公布,“公交优先”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城市交通发展的主体。该文着眼于政策文件及其背景的解读,联系公交优先与城市可持续性交通,探讨两者内在关系,为环境保护和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谏言。  相似文献   

15.
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和第15号台风“卡努”先后影响上海。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市军民团结奋战,成功抗御了台风、暴雨、高潮的侵袭,确保了城市平稳正常运转,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该文通过分析当时的汛情、灾情,全面总结了防御工作的成功经验,查找了其中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提高上海的防汛减灾能力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自2015年东方之星翻沉事故和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交通安全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介绍了第13届概率安全评估和管理国际会议(13 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PSAM 13)的概况.通过对该国际会议的大会报告和所发表论文进行分类统计,围绕系统安全研究的主题,对概率安全评估、人因可靠性分析、工业安全、交通运输安全和不确定性等研究热点问题的总结.旨在探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概率安全评价等理论的研究提高交通系统安全水平.对交通系统概率安全评估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目标进行探讨,提出了基于概率安全评估的交通系统安全评价框架,为预防交通事故、提升交通系统安全水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为实践探索“厂网河(湖)岸”一体化水环境治理模式应用效果,以长江大保护试点城市芜湖市城南污水系统片区“厂网河(湖)岸”一体化水环境系统治理工程为对象,系统梳理“厂网河(湖)岸”一体化水环境治理模式,着重介绍该模式在芜湖市水环境治理重点项目中的实践应用情况,总结该模式取得的实践成效和推行建议,以供类似项目和其他城市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该文在分析兰州市交通堵塞现状基础上,重点针对"畅交通工程"展开总体规划、设计和实践,对大城市交通堵塞所采取的措施予以评价和反思,提出了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展望,供业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前交通问题已经是每个城市,特别是一些大城市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虽然城市交通规划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但是尚处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层面,尤其是很多交通规划只注重车辆交通的问题,而忽视了与之相关的行人交通及行人的横向交通对机动车流的影响,道路过街处人车矛盾尤其突出。“人车分离,立体过街”将成为行人过街的主要方式。该文阐述行人立体过街交通设施的规划,介绍“第二套城市步行系统”的概念,并深入地研究其存在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麦莎”台风影响上海期间市区部分内河沿线泵站停止运行的实例,分析了排水设施和河道防汛设施间存在的差异,提出在紧急情况下合理调度排水泵站的预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