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东北输油管道为例,分析了埋地输油管线腐蚀特点及原因,认为管道的腐蚀主要是由于防腐层老化、剥离,导致出现阴极保护死区,该部位在土壤中氧浓差及细菌的作用下发生了电化学腐蚀;另外,管体表面膜不完整、阴保系统本身缺陷等也最终会加剧管道的腐蚀.提出了防腐层修复、管体补强(开挖技术如套袖补强、非开挖修复如内衬法等)的管道修复工艺要点及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涂层与阴极保护下的管道外腐蚀研究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一直认为管道在涂层和阴极保护协同保护下不会产生外壁腐蚀或腐蚀轻微。应用第三代高精度智能清管检测器对榕山—佛荫长为 2 5 4km的管线进行检测 ,发现了 455处外壁腐蚀 ,研究结果表明 :管道建设时 ,涂层施工的质量较差 ;使用维护过程中涂层材料老化严重、失修 ;管线上阴极保护系统长期故障使管道欠保护 ;执行了有严重缺陷的行业标准 ,至今不知管线上监测到的保护电位距真实的极化电位的差距有多大 ;管线的阴极保护度数据难以采集到。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控制腐蚀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管道腐蚀检测相关技术主要包括:管道沿线环境调查,管线探测与测绘,管道防腐层完整性检测,管体检测,管道阴极保护系统检测,管道泄漏检测、监测及腐蚀管道的安全评价.管道腐蚀的根本在于管体,埋地钢质管道的腐蚀防护广泛采用施加防腐蚀涂层并附加阴极保护.针对埋地钢质管道防腐层检测评价、管体检测评价这两方面内容,介绍两种管道腐蚀检测...  相似文献   

4.
港沧φ529mm输气管线建于1976年,因外防腐层年久失修,阴极保护未能投产且管线所经地区土壤腐蚀性强,造成管线腐蚀严重,多处穿孔。介绍了管线腐蚀及阴极保护的现状,对管线外防腐层修复及阴极保护恢复的具体实施方法及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天然气长输管线的设计中,外腐蚀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长输管线的运行寿命。在长呼天然气输气管线设计中,根据管线的具体情况,进行经济、技术的比选,选用了煤焦油瓷漆作为管线的主要外防腐层。煤焦油瓷漆防腐性能好、价格合理,材料来源广泛,涂层厚,适用于螺旋焊缝管,电绝缘性好,吸水性低,使用寿命超过50a.全线共设置10座阴极保护站,采用“阴极保护参数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对管道的阴极保护参数进行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6.
关于管道钢的应力腐蚀开裂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管道应力腐蚀开裂是从潜伏在管道表面上的小裂纹发展起来的,引起应力腐蚀开裂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拉应力、特定的腐蚀环境和敏感的管道材料。管道内表面接触H2S、CO2会形成腐蚀性介质,造成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埋地管线外壁在保护涂层和阴极保护失效的情况下,也会引起外壁应力腐蚀开裂。中性pH值应力腐蚀开裂4个因素条件即防腐层、土壤、温度和阴极保护电流的状况。建议要考虑管道裂纹的内检测工具的通过,加强对国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为确保海底管线的安全使用,在对其进行防腐保护之前,应了解海底管线的腐蚀现状,并对相关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文章详细介绍了设计海底管线防腐涂层时应考虑的因素,涂层应具备的特性及种类,最后介绍了海底管线采用阴极保护的方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湛茂线是华南地区运营30多年的原油管线。针对湛茂线运营期间遇到的各类管线腐蚀问题,通过收集原油长输管线内检测腐蚀缺陷资料,深入剖析管线内腐蚀与外腐蚀产生机理,运用异常阴保电位排查、清理杂散电流、修复补强外防腐层等技术手段,对各腐蚀缺陷管段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护补强和修复,有效防止管线出现异常腐蚀现象,并形成一套成熟的区域原油管线维护保养经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埋地旧管线增施阴极保护的技术。联合采用变频选频法、包覆试验和馈电试验,结合对 旧管道的涂层状况和钢管状况进行检测和评估,综合性地确定所需保护电流密度和阴极保护设计。对城市埋地旧管线实施阴极保护改造 后些工程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和技术是有效的和可行的。本文对阴极保护工程实践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并丙次提出电绝缘是埋地旧管线实施阴极保护改造的必要条件之一,应  相似文献   

10.
在酸性条件下,管道腐蚀相当严重,产生的危害也很大.因此,进行金属防腐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国内外天然气管道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这些管道的材质以及特点进行了说明.针对腐蚀发生的不同原因,介绍了采用涂防腐绝缘层、阴极保护和连接线等有效延缓管道腐蚀的防护措施,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实际上,既经济可行又有效的防腐方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