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装箱化》2007,18(12):32-32
2007年11月30日-12月2日,中国航海学会在北京举行2007年度学术交流暨优秀论文评选会。各地方航海学会和各专业委员会今年共收到应征论文130多篇,经评议,39篇论文获得参加中国航海学会2007年学术交流会的资格。经评委会评审,结果如下:一等奖空缺,二等奖4篇,三等奖18篇,鼓励奖17篇。  相似文献   

2.
真空预压法加固广州南沙港区软基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真空预压加固大面积软基的变形及孔压变化规律,在广州南沙港真空预压试验区对地表沉降、分层沉降、侧向位移和孔压变化等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实测数据。现场试验表明:真空预压法能使地基产生较大的沉降速率,且工后沉降较小;加固深度主要在塑料排水板打设深度范围内,但影响深度可达该深度以下3~4m处;边界处土层沉降较小,但侧向位移较大。通过比较加固前、后土样的物理力学指标,说明真空预压法加固大面积超软弱淤泥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2007年度《港工技术与管理》编委会会议于2008年1月8日在无锡市三航局BT项目部所在地举行。各公司编委、编辑部成员共同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港工》副主编、局科技处金建昌处长主持。  相似文献   

4.
2008年11月21日,天津市新闻出版局召开本市各期刊社(编辑部)参加的会议,公布天津市2006-2007年度期刊质量评估结果,由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主办的《港工技术》杂志被评为天津市一级期刊。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海学会2006年度学术交流年会于12月23日-24日在北京举办。交流会共征集论文154篇,录用论文58篇,会议交流论文45篇。经过论文作者现场宣读论文、答辩,并经论文评审委员会认真评选,共评出优秀论文41篇,其中二等奖9篇,三等奖17篇,鼓励奖15篇。这些论文涉及航海学科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6.
<正>专业论坛技术伴侣《水运工程》2014年大事记1月,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获得单位——广东金东海集团有限公司出任"《水运工程》2014形象大使"。1月,《水运工程》理事会开始运行第六届,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会费分别调整为2.5万/3.6万/5.5万。2月,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成立50周年专辑出版,发表专属论文51篇。3~4月,"《水运工程》2012~2013优秀论文评选"启动,5位审定、54位评审委员、两家监审单位资格确认。7月,54位评审委员完成优秀论文推荐。8月,杂志社完成评审委员优秀论文推荐统计。  相似文献   

7.
港区超软弱吹填土层快速加固技术是针对围海造陆工程中的超软吹填土层直接进行快速加固而无需晾晒硬化的一种技术处理措施,该技术可在短时间内一次性施加荷载而不会引起地基失稳,较传统真空预压法具有极大的工程优势。结合惠州荃湾港软基处理项目,根据经验设计初步确定设计参数,并对表层地基承载力进行预测,对设计参数进一步优化,对比分析3种排水板间距下软基加固的效果,结合工程造价、加固效果及设计安全储备等多方面因素,最终确定了最优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8.
《航海技术》2006,(2):23-23
2005年11月30日中国航海学会在北京召开了2005年度优秀论文评审会。期间,评委根据《优秀论文评奖办法》对学术交流会交流的论文和学会系统主办的学术期刊在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期间发表,并按比例推荐的论文进行评审。会议以讨论和投票表决相结合的方式,共评审出34篇优秀期刊论文(二等奖1篇,三等奖16篇,鼓励奖17 篇),颁发了奖励证书和奖金。  相似文献   

9.
真空预压法处理新近吹填淤泥已经在围海造地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处理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结合连云港新近吹填淤泥工程,提出浅层3~5 m范围为真空预压处理的重点部位,流动状淤泥抽真空3个月后进入临界状态,继续抽真空效果不显著;进而提出从土体非饱和带角度出发,采用注气法将此时的流塑或软塑淤泥处理成为浅层具备非饱和带的淤泥质黏土。与普通软基处理方法对比后,发现采用注气法的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水运工程》2011,(12):14
1月,多项国家、省部级奖励获得者--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一所青岛港前湾港区三期工程项目组出任"《水运工程》2011形象大使"。1月,《《水运工程》2008-2009优秀论文特辑》出版,院士寄语、编委会主任理事会理事长序言、监审单位监审词、29篇获奖论文、评委点评悉数刊发。1月,陈路华社长在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第七次会员大会上被选举为理事。  相似文献   

11.
<正>天津市新闻出版局近日公布了天津市2010~2012年度期刊质量评估结果,《水道港口》杂志被评为一级科技期刊。这是《水道港口》2002~2003年度、2004~2005年度、2006~2007年度、2008~2010年度连续四次被评为一级期刊后,第五次被评为一级期刊。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此次评刊工作是由天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00万,2006年200万,2007年400万,这是广州港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具有节点意义的几个数字。这个数字于2013年得到历史性的更新--12月20日,南沙港区二期码头5~6号泊位,随着“斯文德马士基”轮上一个中美洲航线的集装箱被徐徐卸下,广州港南沙港区集装箱本年度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准箱。这个数字,为作为华南物流、外贸集装箱干线港和内贸集装箱枢纽港的广州港冲击下一站目标积累了自信和动力--2015年,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700万标准箱。  相似文献   

13.
世界港口     
《国际集装箱化》杂志排定2005年世界三十大集装箱港英国《国际集装箱化》杂志排出了2005年世界三十大集装箱港,前十大港口为新加坡(第1位)、香港(2)、上海(3)、深圳(4)、釜山(5)、高雄(6)、鹿特丹(7)、汉堡(8)、迪拜(9)、洛杉矶(10)。预测上海港2007年将跃居世界第1~第2位。在  相似文献   

14.
珠讯 《珠江水运》2006,(1):12-13
2005年12月14日,交通部发出《关于开展2006年国内水路运输业及水路运输服务业核查工作的通知》(交水发[2005]631号),决定从2006年1月1日至4月30日,在全国集中开展2006年度国内水路运输业及水路运输服务业核查工作。此次核查对象为已取得国内水路运输和水路运输服务业经营资格的  相似文献   

15.
<正>《水运工程》全体读者:根据《水运工程》杂志社的邀请,我院同意接受"《水运工程》201 2~201 3优秀论文评选"监审单位的任务。承担监审单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履行监审单位职责。我院收到监审资料后,首先组织以理事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法人代表)吴立人为组长、徐启文、汪海生.杨昌道、吴金霞等4人为成员的审核小组.干8月28日任务展开.至9月2日完成工作。随着资料的展开,我院惊喜地发现新时期人们的思维真不是一般的活跃,创新无处不在,优秀论文竟然也能海选!我  相似文献   

16.
好消息     
董晓林 《珠江水运》2014,(23):47-47
近期,2014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揭晓,经评审委员会按有关规定办法和程序评审,广州海事测绘中心报送的水上便携智能导航系统荣获三等奖。 于11月20至21日举行的中国航海学会2014年年会上,广东海事局3篇论文入选学会优秀论文,2篇论文参加大会交流,其中曾苇同志撰写的论文《欧盟海上溢油监视监测技术与信息化应用分析和启示》获得三等奖。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度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会于2007年1月召开。经公司技术进步委员会评定,获公司科技进步奖项目共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见表1)。获公司技术总结奖项目共8项。其中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见表2)。由研究院、二公司、一公司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高性能混凝土控裂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获2006年度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体现了近年来研究院等单位在高性能混凝土控裂技术及工程应用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目前该成果已在广州仑头-生物岛过江隧道工程、深圳盐田西港区码头工程、广州南沙港区码头二期工程、…  相似文献   

18.
9月22日至27日,电子工业档案学会第七协作组暨四川省电子学会情报专业委员会2007年度学术研讨会在中电科技集团公司十所召开,来自省内外16个单位的2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23篇,与会代表就论文进行了充分交流,对有关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经过专家评审和民主评议,评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以及优秀论文若干篇。与会代表认为:研讨会的召开,活跃了学术气氛,有利于推动各协作组档案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同时希望今后充分发挥学会的桥梁作用,举办更多的学术交流或工作交流活动,邀请更多的国内同行专家多作前沿技术、综合性专题报告,不断提升各成员单位的档案学术水平和档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发证规则〉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新版《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以下简称《适任证书》)已于2005年6月1日(交通部2005年1号令颁布之日)起正式启用。2006年1月1日起各内河船舶船员考试发证机关不再发放旧版《适任证书》,旧版《适任证书》在其有效期内可使用至2007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中国交建科技创新再传捷报,年度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首次超过100项,总数达109项。其中,《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8项,获奖数量再创新高。在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中,共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33项,三等奖43项。其中《多塔连跨悬索结构及工程示范》获中国公路学会特等奖,《沙岛-泻湖海岸超大型综合港口工程建设关键技术与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