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沥青混凝土路面灌缝胶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缝胶是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的常见材料.我国尚无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灌缝胶的性能评价方法,只能采用沥青三大指标来评价灌缝胶性能,而国外已有完整的灌缝胶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对国内外灌缝胶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灌缝胶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0 引言 目前的路面灌缝材料基本上是沥青材料或沥青材料的复合制品,有的采用硅酮胶(玻璃胶).这些灌缝材料有一个共同的缺陷——没有渗透性和膨胀性,无法处理细小的裂缝和支缝,封水效果差.常规的灌缝材料与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凝土、半刚性基层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差别较大,不能有效地结合,形成整体;灌缝材料与路面沥青面层、基层热胀冷缩不一致,灌好的缝易开裂,一条缝要反复处理,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常规的灌缝材料在处理路面网裂和龟裂时效果较差[1].  相似文献   

3.
首先阐述引起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荷载性裂缝和非荷载性裂缝两大类,温度裂缝和反射裂缝是非荷载裂缝的两种主要型式。接着从非荷载性裂缝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温度收缩裂缝、温度梯度裂缝和反射裂缝形成的机理,指出温度梯度是引起路面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而反射裂缝是半刚性基层裂缝和温度裂缝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针对沥青路面裂缝灌缝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首先从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分裂成因入手进行分析,介绍几种灌缝处理材料适用路况与其施工工艺,基于某沥青公路维修工程,选用不同灌缝材料对宽度不同的裂缝进行维修,最后通过检测路面渗水系数与平整度用以评价路面维修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灌缝施工针对沥青路面出现的微小、中小型裂缝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Breining沥青灌缝机是一种道路专用的养护设备,用来对路面裂缝(特别是单根式的纵向或横向裂缝)进行灌浆补修。其施工工艺为:用高温热空气吹烤喷枪,把加热后的压缩空气吹向裂缝,这既可以将缝里的杂物吹干净,又可加热缝两侧的沥青混凝土,然后用沥青喷枪将灌缝机上已加热熔化的沥青或沥青沙浆灌入裂缝中。该机全液压驱动,操作灵活,灌缝粘结效果好,外表美观整洁。1 技术性能参数1.1 高压热空气吹烤喷枪燃气类型   丙烷燃烧气空气压力   0.6~0.7MPa空气流量   2.5m3/min燃气压力   0.35MPa燃气流量   3~4kg/h点火类型   …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贫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在不同路面结构和材料参数下的温度应力状况,利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方法,分析了沥青面层厚度和模量、贫混凝土基层厚度和模量以及基层缩缝宽度对沥青路面温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面层厚度对路面温度应力有显著影响,但沥青面层模量对路面温度应力影响不明显;贫混凝土基层厚度和模量对温度应力影响不显著;基层缩缝宽度对路面温度应力有显著影响。适当增加沥青面层厚度对延缓反射裂缝十分有效,适当增加沥青面层模量对延缓反射裂缝只起到较小的作用;改变贫混凝土基层的厚度、模量对延缓反射裂缝作用不明显;适当宽度的基层缩缝对延缓反射裂缝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反射理裂缝产生和发展的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富杰  胡圣 《国外公路》1997,17(2):12-16
文中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罩面层中反射裂缝产生的机理。包括温度型反射裂缝和荷载型反射裂缝,阐述了影响反射产生的各种因素,并从断理解力学的角度综述了反和射裂缝的纵向、横向扩展的模式及其路面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反射裂缝形成机理分析,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加铺层之间设置了薄沥青混凝土应力吸收层.经工程实例应用,设置应力吸收层的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在温度及荷载周期性反复作用下具有较强的抗反射裂缝能力,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断裂力学理论及奇异等参元法,对连续配筋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CRC-AC)复合式路面中沥青层反射裂缝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探讨了I型和II型的应力强度因子(K1、K2)在沥青层裂缝扩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路面结构参数对K2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K2是荷载作用下导致沥青层反射裂缝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其随着荷位的增大而变小;沥青层厚度的增加、横向裂缝间距的加宽、配筋率的适当增加和底基层强度的提高可以降低K2,延缓CRC-AC复合式路面沥青层反射裂缝的开裂扩展。  相似文献   

10.
割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人工构造物,也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受力最为薄弱的地方。通过对割缝尖端及其扩展后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分析表明,在10℃的均匀降温条件下,面板将沿着割缝断裂,断裂后的面板将引起基层的断裂或者面层和基层之间界面的分离,破坏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支撑结构的整体性,使水泥混凝土面板处于非均匀多点弹性支撑。车辆荷载引起的割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值虽然不如均匀降温大,但是车辆荷载是多频次的瞬时动态荷载,也可引起割缝疲劳开裂。割缝的扩展引起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断裂和界面分离,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对由于温缩机理和干缩机理引起的基层开裂和因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所引起的沥青面层损坏原因以及裂缝成因进行分析,并分别从路用材料、路面结构组合、施工技术以及现场再生维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针对半刚性基层损坏而导致路面破坏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青岛市润邦化工建材有限公司研制的RBS速焊自愈型灌缝胶受青睐路面一条小小的裂缝,修补起来可不轻松,用行话讲就叫"灌缝"。过去路面灌缝都是把几十公斤重的沥青胶块放到修补现场熔化,再灌到裂缝中填平。别的不说,仅仅一套现场加温的设备就需要几十万元。施工时费力费时,开支费用庞大,众多的人员上路施工还会影响交通。道路养护专业人士由衷地感慨:为了一条小小的裂缝,忙煞众多人。  相似文献   

13.
为防止和延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采用有限元法,对直接加铺与施加防反射裂缝措施后再进行加铺的路面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和比较,以总结交通荷载、温度变化、材料参数以及采取防反射裂缝措施后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4.
0 引言 裂缝是沥青路面最严重的病害形式之一,不仅会成为路表雨水进入基层的通道,使基层直接受到冲刷、浸泡,影响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还会对行车舒适度及安全性造成危害.路面灌缝胶作为修补裂缝的主要材料,已被各地道路养护部门大量使用;但由于中国路面灌缝胶的标准规范较少,现有的标准规范不能准确评价灌缝胶的路用性能,造成市场上的灌缝胶路用性能参差不齐.冬季,在路面车辆荷载作用下,很多灌缝胶与裂缝壁界面处开裂,失去防水的效果.低温拉伸试验的结果是对灌缝胶材料分类的依据,是灌缝胶材料性能最重要的指标.因此展开灌缝胶材料的低温拉伸性能研究,对于保证灌缝胶在冬季的路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材料在一定的荷载下的断裂和裂缝发展,采用ABAQUS的扩展有限元法(XFEM)对加铺的沥青混凝土材料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结合数值模拟模型进行了相同情况下的裂缝扩展室内试验。结果表明XFEM的数值模拟分析所得数据与室内的试验所得数据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最后对实际路面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为研究沥青混凝土材料加铺的裂缝发展与荷载作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法和数据。  相似文献   

16.
反射裂缝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早期破坏的主要形式,沥青加铺层作为道路结构的面层,除了承受各种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外,还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水泥混凝土板随温度的变化产生的翘曲变形是引起反射裂缝的原因之一.通过建立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车轮荷载位于最不利位置,降温幅度、沥青加铺层厚度、沥青加铺层模量...  相似文献   

17.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罩面的三维瞬态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开鹏  谭华  陈小庭 《公路》2005,(8):250-253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带接缝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罩面层在车辆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情况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分析。通过接触方法进行分析,能够更为准确地分析移动车载对路面的作用情况,分析的结果能够定量地解释荷载型反射裂缝。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凝土路面经过长时间的运营使用之后,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往往会出现各种不同形式的裂缝问题,这将影响到公路的行车安全和舒适度。结合具体的一级公路施工实例,探讨灌缝施工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后主要破坏来自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反射裂缝,如何防止反射裂缝的发生也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的难点.为此,研究采用大碎石沥青混合料作为裂缝缓解层,对比分析了大碎石沥青混合料、密级配AC-20混合料、级配碎石与水泥稳定碎石4种不同加铺层的结构应力,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温度应力、荷载与温度应力耦合作用下以及加铺材料中的孔洞对加铺层底应力的影响,发现大碎石沥青混合料裂缝缓解层对防止反射裂缝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半刚性基层有无裂缝、裂缝宽度变化、裂缝位置变化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进行荷载应力及温度应力分析,结果表明:裂缝或切缝的存在使路面结构中面层和基层的荷载应力显著增大,使温度应力有一定程度的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