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国家发改委2013年3月26日出台的《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十二五"期间我国需基本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分别为北京、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秦皇岛、唐山、青岛、济南、上海、南京、连云港、徐州、合肥、杭州、宁波、福州、厦门、广州、深圳、湛  相似文献   

2.
《珠江水运》2021,(6):39-41
(三)建设多层级一体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建设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枢纽城市及枢纽港站“三位一体”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建设面向世界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加快建设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及80个左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推进一批国际性枢纽港站、全国性枢纽港站建设。  相似文献   

3.
丁莉 《中国港口》2012,(11):4-5
<正>去年召开的全国水运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兴内河、优港口、强海运"作为"十二五"我国水运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十二五"期水运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交水发[2012]424号)进一步指出:优港口,就是以优化发展为主题,进一步完善港口布局,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资源利用效率,拓展服务功能,增强港口在现代物流中的枢纽作用,加快推进"两型"港口建设,形成布局合理、服务高效、保障有力、安全环保、管理先进的现代化港口体系。这是指导"十二五"期间港口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当前我国港口的发展进入一个变革的时代,原本在经济贸易高速发展的形势下被掩盖的关  相似文献   

4.
建设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跃 《中国港口》2012,(1):17-19
<正>厦门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厦门以港兴市,经过近60年的开发建设,厦门港已成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沿海主要港口,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对台"三通"、对外交流的主要窗口。为进一步提升福建核心竞争力、提高福建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同步协调发展,福建省委省政府、厦门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提出了建设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5.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1,(6):444-444
<正>据甘肃省政府《关于加快内河水运建设与发展的意见》,"十二五"甘肃将完成四大枢纽港口建设。到2015年,将建成兰州、临夏、白银、陇南四大枢纽港,全省内河通航里程达到1 010 km。  相似文献   

6.
信息公告     
《中国海事》2012,(12):79-80
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加快"十二五"期水运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近日,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加快"十二五"期水运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要加快构建畅通高效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大力提升港口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航运综合竞争能力;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促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安全绿色水路运输发展。意见指出要着力健全发展规划体系、政策法规体系、资金保障体系、改革创新体系、信息支撑体系及人才队伍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9月25日,渝川两省市发展改革委联合行文批复了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该枢纽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枢纽坝址位于合川区利泽场,上游与武胜县桐子壕航电枢纽衔接,下游与草街航电枢纽相连。项目开发以航运为主、航电结合、以电促航,航道按照四级航道标准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8.
信息公告     
《中国海事》2016,(4):78-79
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日前,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依托,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促进内地九省区一体化发展,深化与港澳更紧密合作,构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泛珠三角区域。根据《意见》,泛珠三角区域将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区域内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构建安全、低碳和便捷的综  相似文献   

9.
政策     
《航海》2012,(5):27-27
加快"十二五"水运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出台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加快"十二五"期间水运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按照"兴内河、优港口、强海运"的总体思路,加快水运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水运发展的质量、效益、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和长三角、珠三角高等级航道建设,并大力推进干支联网工程,制定实施《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实施方案》,构建畅通高效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优化港口布局,加强岸线管  相似文献   

10.
, 《中国港口》2013,(1):1-3,12
<正>一、2012年工作和十六大以来的基本经验2012年是实施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推动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交通运输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着力破解难题,努力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一)基础设施建设平稳推进。编制完成"十二五"综合客运枢纽、公路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国务院发布《"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首次明确成都—重庆为全国四个将重点打造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是目前全国最高等级的交通枢纽,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一个。《"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布局,首次明确成都—重庆为全国四个将重点打造的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一个。通过国际性综合  相似文献   

12.
监控是综合交通枢纽安全保障的基础,文中给出了综合交通枢纽安全触点的界定,分析了触点不同于枢纽其他区域的特点,并对触点监控的内容进行系统性总结。对监控方法和监控设施设备的选择设置提出了合理化建议。通过触点的监控,改善了综合交通枢纽的监控现状,全面提高了综合交通枢纽公共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3.
数据     
《中国海事》2012,(8):3
490万公里《"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国家要初步形成以"五纵五横"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总里程达490万公里。同时积极发展水路运输,完善港口布局,提升沿海港口群现代化水平,推进航运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海南的实际,提出海南建设全岛自贸区和全球最大自贸港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快物流交通枢纽、人员流通枢纽、文化交汇枢纽、创意孵化枢纽等四大枢纽打造,加强高端人才培育、促进优势资源集聚,推进新型政企合作实现海南港产城乡融合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15.
《珠江水运》2021,(6):42-43
1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中心联动石家庄、雄安等城市的京津冀枢纽集群,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中心联动合肥、宁波等城市的长三角枢纽集群,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联动珠海、澳门等城市的粤港澳大湾区枢纽集群,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枢纽集群。  相似文献   

16.
陈小玲 《珠江水运》2011,(14):13-15
“十二五”中山的发展目标中明确,未来五年,中山的建设将有一个跨越式发展。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中山市提出了“一个枢纽、两个基地”的战略定位,即打造珠三角三大经济圈的重要交通枢纽,建设沿海产业带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珠江口西岸重要的服务业基地,  相似文献   

17.
王琪 《船海工程》2012,41(2):130-134
在介绍我国港口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分析第四代港口的主要特征,根据南京港的地理位置及港口"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对南京港进行功能定位;对其中长期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集装箱化》2012,23(9):17-17
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加快"十二五"时期水运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按照"兴内河、优港口、强海运"的总体思路,加快水运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水运发展的质量、效益、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记者从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了解到,"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快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以及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高等级航道建设,并大力推进干支联网工程,制定实施《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实施方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从中国交通新闻网获悉,"十四五"期,广东将重点打造交通强国"十大工程"。一是加快建设便捷高效的综合运输通道,重点实施跨江跨海通道、国家高速公路扩容和广湛、赣深、广汕、梅龙等高速铁路和珠三角城际轨道网;二是打造协同开放的世界级港口群,重点打造广州—深圳国际航运中心,全面提升大湾区港口群国际竞争力;三是建设全球通达的世界级机场群,重点推进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以及广州白云、深圳宝安机场扩建等工程;四是打造一体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重点推进建设综合客运枢纽和大型货运枢  相似文献   

20.
《珠江水运》2021,(6):44-51
综合客运枢纽,综合客运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间换乘便捷、公共换乘设施完备,客流量大的客运枢纽应考虑安全缓冲。加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机场布局规划的衔接,国际航空枢纽基本实现2条以上轨道交通衔接。全国性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基本实现2条以上市域(郊)铁路或城市轨道衔接。国际性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优先衔接贯通所在城市的综合客运枢纽,不同综合客运枢纽间换乘次数不超过2次。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应一体设计、同步建设、同期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