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港口岸线资源紧张,为充分利用水域自然条件,港域航道存在码头回旋水域占用航道现象,船舶靠离泊作业对航道内船舶的通航产生影响,航道通过能力存在折减。通过离散系统仿真理论的应用,模拟码头船舶靠离泊和航道通航过程,以吴淞国际邮轮码头为例,量化分析靠离泊作业对通过能力的影响,为码头岸线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拟建湖北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二期工程为例,针对实行“各自靠左”分道航行规则、码头布置在桥梁上游左岸侧最不利情况下,进行了码头船舶靠离泊水域研究。结合船舶靠离泊航路设置及船舶操纵模拟试验相关成果分析得出,码头与桥梁的间距除不得小于码头设计船型长度的4倍外,码头最下端与桥区水域最小距离应不小于1倍代表船型长度,拟建工程船舶上行靠泊作业才能满足在桥区水域外横驶过江靠泊的要求。船舶离泊下行需进行两次横驶掉头才能满足规范要求,但从通航安全而言,原地掉头下行对船舶通航安全风险更小,建议《内河通航标准》下一步修订时对桥区河段进行修改,与桥区水域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3.
港口重点水域船舶交通环境风险评价是当前港口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综合安全评估等风险评估方法,识别港口重点水域中船舶通航、靠离泊、锚泊等作业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包括气象、水文、通航环境、船舶本身及辅助作业条件,并对其风险进行分析、模拟和预测,进而提出风险处置的基本途径.通过该方法结合上海港外高桥水域船舶交通环境进行应用分析,提出该水域船舶交通环境风险控制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于松荣  朱峰 《水运工程》2022,(10):18-22
为满足钦州港未来20万吨级集装箱船进出港及靠离泊作业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依托大榄坪港区东航道及9#泊位建立船舶操纵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反演船舶进出港以及靠离泊的有效航迹,为航道及回旋水域安全通航提供建议。结果表明:东航道现有10万吨级双向通航航道可满足未来20万吨级集装箱船在6级风况下单向通航的需求,航道水深需进一步疏浚至-16.3 m,船舶可以乘潮进出港;进港时,南段转三墩段的建议航速为9 kn,参考舵角15°;三墩段转大榄坪段,建议航速为7 kn,参考舵角20°。在靠岸风和涨潮流共同作用下,船舶回旋的航迹幅度较大,水域沿水流方向尺度需由原先的790 m扩展为1 200 m。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耙吸装驳作业时船舶交通组织水平,减少船舶通航延误,介绍耙吸装驳作业工艺,制定作业时船舶交会控制标准,构建系统仿真逻辑模型,运用Anylogic软件进行离散仿真试验。以长江口深水航道为例,采集该水域的船舶交通流特征数据,输入仿真系统并设置作业参数,并对船舶交通组织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不同的作业位置对船舶通航产生的影响,获得受耙吸装驳作业影响的船舶艘次、平均延误时间和船舶延误分布等,进而提出交通组织建议。实例表明:采用Anylogic软件进行离散仿真,能够量化分析耙吸装驳作业对航道通航效率的影响,为船舶交通组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详细论述了强潮流对大型船舶出入港口水域航行、靠离泊和操船作业的影响,就强潮流流速作用下,进出港航道设计、防波堤口门设计、船舶制动水域、船舶回旋水域、船舶靠离泊以及系泊作业条件和有关总平面 布置问题提出探讨性意见。同时,在研究了船舶运动机理,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各种船舶实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船舶在码头前水域制动距离的概化公式以及在强潮流条件下计算港池回旋水域的概化公式。  相似文献   

7.
<正>在对与LNG船舶靠离泊密切相关的风况和拖船配置等因素进行理论计算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码头及附近水域的气象、潮流潮汐等特征和模拟器操纵等,对新奥LNG码头的靠离泊作业条件进行探讨,以提出确保LNG码头和船舶、水域通航安全的保障措施为确保新奥LNG码头、LNG船舶和水域通航的安全,在对与LNG船舶靠离泊密切相关的风况和拖船配置等因素进行理论计算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码头及附近水域的气象、潮  相似文献   

8.
随着泉州港经济的迅速发展,进出泉州港的船舶呈现出大型化趋势,船舶通航密度逐渐增加,船舶在进出航道和靠离泊等操纵过程中受风、流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鸿山热电厂煤码头前沿水域流态复杂,大型船舶的进出港及靠离泊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介绍该水域的水文及气象特点,航道环境和通航现状,以10万吨级船舶重载进港靠泊及离泊鸿山热电厂煤码头为实例,对如何在风流等因素影响下确保船舶安全进出港、靠离泊的安全操纵方法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提出了保障船舶安全通航的思考与建议,对今后鸿山热申.厂煤码头大犁船舶的诵航寄今操纵根供了一审自勺参考价信。  相似文献   

9.
船舶靠离泊操纵的安全性及其通航环境影响论证是港口工程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本文以某海外大型港口扩建工程项目为例,利用Shipma软件模拟船舶靠离泊和通航过程,针对平面方案量化船舶靠离泊安全条件,评估相关水域通航环境,利用该软件可以为类似项目的科学决策以及码头建成后的有效使用提供充分的依据和可靠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以东非某港改扩建工程为例,阐述狭窄港池中水域平面尺度的设计方法,包括兼顾航行通道功能的港池宽度、回旋水域直径、口门宽度等。对国内外相关规范关于水域平面尺度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合经验确定水域平面尺度的初步设计方案,并开展船舶操纵模拟试验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工程的水域尺度布置合理,能够满足船舶通航及靠离泊要求,并有效减少疏浚量、控制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1.
Multidisciplinary, marine ecological observations were conducted at the shallow water edge of the Northeast Water in June, 1993. Although variable in size and shape, a small polynya was constantly present at Eskimonaes, at the fast-ice edge of Ingolfsfjord. A shallow stratified layer developed at the water sufface at negative water and air temperatures—an effect of sea ice melting in cold water early in the season. Nutrients were recorded in considerable quantities, although by mid July NO3 had become depleted. The chlorophyll and phytoplankton maxima at 8–12 m depth had peak values of 2 mg chl a m−3, typical for Arctic algal blooms. The phytoplankton included over 90 species and was dominated by the Fragillariopsis group. Zooplankton was poor in biomass and density, but over 23 taxa were found, with the copepods Oithona similis and Pseudocalanus acuspes being numerically dominant. Sedimentation was approximately 0.2 g dry weight m−2 d−1 and suspended matter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4 to 19 mg l−1. The benthos was represented by hard bottom forms only, with a surprisingly dense cover of macrophytes. Juvenile sea urchins (Strongylocentrotus droebachiensis), brittle stars (Ophiocten sericeum) and amphipods were dominant. Higher trophic levels were represented by benthic feeders, such as eiders and walruses. The area observed was more similar to high Arctic fjord ecosystems than to the offshore central Northeast Water polynya.  相似文献   

12.
吴乃平 《中国海事》2009,(12):43-45
文中提出了内河船舶碰撞事故所具有的一些基本特性,列举了大量具体数据、实例,从事实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水上交通碰撞事故某些个性从管理的基本原理出发加以探析。只有关注和研究船舶碰撞事故特性,才能减少或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滩涂造船因投资少、见效快,发展速度较快,但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如在船舶下水过程中缺少科学知识,措施不力,极易造成船舶下水事故。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下水过程运动状况、特点作了分析,只要利用有用力,控制不利力,才能避免船舶下水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黄骅港近海区沉积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新兴 《水道港口》2005,26(3):144-148
依据2004年表层及柱状样取样资料和以往多年近海区沉积物取样资料,对近年的底质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在平面上的分布仍遵循航道以南粗于航道以北,浅水区粗于深水区,自南向北细颗粒泥沙含量为逐渐增加的趋势。该海区粉砂层的规模不大,南北两滩柱状样比较,其共性为表层向下粒度均由粗转细,相异点为南滩的粉砂层分布范围广、厚度大、粒度粗。  相似文献   

15.
柴油-LNG内河散货船风险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在介绍危险识别的方法基础上,经过对柴油-LNG双燃料发动机改装船舶的系统综合分析,识别出各类潜在危险可能对船舶因改装为柴油-LNG双燃料船舶后所构成的安全威胁,运用故障树和事件树方法分别分析LNG储气罐和机舱火灾的风险后果,得出减少事故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昕 《水运工程》2013,(12):142-146
面对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建筑物水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新形势,针对航道整治建筑物水域保护技术规定的空 白,从整治建筑物的分类和保护需求出发,提出适用于航道整治要求的整治建筑物的助航标志,分别给出提示类和禁止类 标志的构成及设置方法,并阐述标志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连卫东  刘针 《水道港口》2010,31(1):40-44
根据龙口、蓬莱海洋站实测波浪资料,分析烟台港栾家口港区和蓬莱东港区的波浪特性,结果显示该海区属于以风浪为主、涌浪为辅的混合浪。利用TK-2D的PEM波浪数学模型模拟工程前波浪,得到工程区设计波要素,栾家口港区的强浪向是偏WNW向,蓬莱东港区的强浪向是偏NE向。利用MIKE21的BW方程波浪数学模型对平面布置方案下港内的波况进行模拟。在掩护水域由于采用直立式码头,波浪发生多次反射,码头前波高较大,为减小港内波高,对方案进行优化,采用高桩等反射率小的码头结构型式,可以消散港内波能,有效减小码头前波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与船舶自主航行相关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水平的提高,无人船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在海上安保、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也越来越成熟。为推动无人船在海事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破解港口水域海事监管手段不足的瓶颈问题,文中在分析港口水域海事监管特点和无人船系统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无人船在港口水域海事监管应用面临的性能指标确定、船型平台选择、载荷设备搭配、运行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一种港口水域海事监管无人船系统的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港口水域通航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炜 《世界海运》2007,30(3):30-32
《港口法》生效实施以来,港口水域的通航安全监督管理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海事机构水上安全监管的职责出发,结合当前港口水域的安全管理状况,对海事机构在港口水域通航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港口水域界定、港口岸线使用许可、港口航道、锚地的划定、水上水下施工等,从法律法规、管理机制和日常监管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渤海冰期溢油非常规策略主要针对无法使用现有常规回收策略加以回收的有冰环境。文中提出的非常规应对策略依据海冰、溢油、海水之间微妙关系因势利导,提出解决冰期溢油极端情况下的处置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