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内河通航标准》与《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文规范》对同一等级的航道确定其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频率保证率法、综合历时曲线法与低潮累积频率法对低于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历时,本质上是非等价的,文章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地处感潮河段,如何计算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是航道建设技术论证的首要工作。通过初步论证分析,得到一些基本认识:对于南京以下河段,现行航道水深起算基面不能视同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不宜轻易调整航道水深起算基面、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宜统一采用海港方法计算并根据水文条件变化作必要调整、个别河段航道设计水深需大于12.5 m。 相似文献
3.
从建立频率保证率法和综合历时曲线法的停航历时表达式出发,提出了航道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标准的设想。该设想最大的特点是令上述两种方法计算的设计水位能基本一致,即具有较一致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4.
5.
6.
7.
从径、潮动力作用结合日水位变幅对通航标准的影响出发,确立河段特性对样本标准的要求,提出将河段类型划分为三类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在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分析潮汐河口的水沙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整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提出潮汐河口浅滩整治的新理论及最高、最优整治水位等新概念。提出计算最高整治水位的三种方法及相应计算公式。分析了最优整治水位的确定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9.
分析现行标准规范对潮汐影响明显的感潮河段航道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方法的有关规定及存在问题,提出采用理论最低潮面作为这类航道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建议。并建议有关标准规范采用与理论最低潮面值接近的其它实用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描述连江梯级渠化河段的11座航运枢纽现状,并计算枢纽的最低通航水位,提出枢纽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上延至太仓,为充分发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效益,更好地发挥长江下游港口和航道的作用,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迫在眉睫。南浏河段河道条件复杂,受径流和潮汐共同作用,现状条件下,要对长江中下游主航道进行经济合理的整治开发必须以确定合理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为保证。不受潮汐影响或是受潮汐影响不明显的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应该用综合历时曲线法来计算取值,受潮汐影响明显的地方采用低潮位累计频率曲线90%来取值,南浏河段受径流、潮汐共同作用,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建立综合历时曲线法和低潮累积频率法的停航历时表达式出发,提出了航道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标准的设想.该设想最大的特点是令上述两种方法计算的设计水位能基本一致,即具有较一致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14.
以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航道建设工程为依托,综合分析多个已建库区多年实测水位资料,得知枢纽成库后综合糙率将有所减小,在接近设计流量时成库后综合糙率与成库前糙率比值为0.862。将上述成果运用于洋溪、梅林等规划枢纽库区沿程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中,与实际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15.
根据电站日调节对电站下游航道的影响,结合电站下游航道的整治思路,在实施梯级联调的基础上,利用一台机组发电情况下的相对稳定状态作为电站下游航道的可利用通航时间,借鉴感潮河段乘潮通航水位的概念,通过枯季水文测验资料及数学模型计算确定电站下游航道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长洲枢纽坝下3000吨级航道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可靠性,采用物理模型、水位与流量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坝下3000吨级航道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进行了验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测梧州水文站流量1100m3/s时,实测水位为1.62m;实测流量1050m3/s时,实测水位为1.57m;实测流量708m3/s时,实测水位为1.37m。以上流量均小于坝下3000吨级航道设计流量1118m3/s,但水位均大于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差值为0.44m、0.39m、0.19m,可见3000吨级航道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是可靠的,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极端天气更低水位通航需求。研究结果对掌握坝下航道通过能力、应对可能出现极端天气的通航需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深入分析金沙江段航道天然设计流量和水电站调度运行方式的基础上,采用电站设计日调节流量计算推求方法,结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向家坝下游一维非恒定流数值计算的分析"的成果,计算确定了研究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综合历时曲线法,利用1981—2002年水文资料,计算了长江中下游部分水文站不同保证率时的设计水位,结合影响枯水位变化的因素,比较分析了保证率为98%的设计水位计算结果与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计算值的差别及其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河床形态、水流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设计水位也随之有一定幅度的升降。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