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昊 《新能源科技》2021,(10):38-39
2021年9月23日,记者通过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国企开放日"了解到,从"十四五"到"十六五"期间,南方电网将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到2035年,将新增抽水蓄能装机3600万千瓦,强力支撑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新能源科技》2021,(6):18-19
2021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南平供电公司应声而动,准确把握能源转型发展趋势,推动区内电源结构持续优化,全力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服务乡村低碳发展,助力南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2020年,在国家能源集团"500+"行动计划的指引下,国华投资上下齐心,提前谋划,周密部署,攻坚克难,安排了18个新能源建设项目,全年通过自建与收购的方式共新增新能源装机160万kW,超额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 100万kW目标,促使新能源规模持续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2030年前"碳达峰", 2060年前"碳中和",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为中国更深入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指明了方向.作为落实"30 · 60"目标的主力军,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开发规模,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通过扩大应用规模,依靠"干中学"来持续降低成本的必要条件.这离不开金融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2021年7月3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召开2021年服务新能源发展和提升特高压直流利用效率专题工作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服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落实关于新能源发展和提升特高压直流利用效率系列工作部署.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智刚,国家能源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陈国平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6.
2021年5月11日,中国经济信息社在南京发布《清洁电力赋能美丽江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服务地方绿色低碳发展蓝皮书》,为我国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府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后不到半年,"碳中和"已成为中国企业言必提及的关键词. 反应最快的当属央企.国电投、宝武钢铁、大唐、华电纷纷表示力争提前碳达峰,将时间线提前到了2023或者2025年,三峡集团与宝钢则将碳中和目标设置在2040与2050年.这部分央企的碳中和规划比政府的"双碳目标"更加积极.  相似文献   

8.
2021年3月30日,近100名国内外专家、企业代表参加了2021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黄埔分会场活动,探讨该区打造千亿级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格局. 根据"双碳"战略要求,我国力争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现场,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艳兵指出,国家需要打造一批零碳示范区,包括零碳发展新技术、零碳发展新模式、零碳发展新体制.他表示,广州黄埔聚集了大量绿色能源企业,是绿色园区发展的代表,完全有能力成为零碳发展引领示范排头兵.  相似文献   

9.
2020年10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业内专家编写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发布,其中提出,汽车产业将于2028年提前实现"碳达峰".支撑汽车行业提前"达峰"的底气之一,正是新能源汽车.在过去十多年里,随着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的不断革新,汽车行业迎来了一次次升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明确提出,汽车技术发展的方向将是低碳化、信息化和智能化.2021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再次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推进节能减排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2021 年 9 月 24 日,2021中国电力规划发展论坛(第八届)在北京举行.论坛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为主题,由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战略规划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联合主办.与会专家指出,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能源行业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国家能源供应和消费低碳转型重任.新型电力系统如何构建,电力行业如何转型发展,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面临哪些挑战,成为会议焦点.  相似文献   

11.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交通运输领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十四五"时期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重点领域.本文围绕"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提出交通运输行业要牢牢把握相关要求,从制度安排、运输服务、创新驱动、基础统计等多个方面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发展,为确保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贡献交通力量.  相似文献   

12.
2021年5月24日,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联盟成立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和信息化部门及长三角区域数十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与会.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盛勇军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的战略举措.其表示,为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加强三省一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延链、固链、强链,必须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的发展环境;高标准推动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向"下一代汽车"升级;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日前,山东新动能基金公司联合山东省发展投资集团发起设立50.5亿元新能源产业基金. 据悉,此次产业基金项目将以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为纽带,解决投资方向同质化、分散化、重复化、碎片化等问题,汇聚省内优质资源,合力支持重大新能源项目,重点支持储能、外电入鲁、海上风电等新能源领域项目.  相似文献   

14.
10月11日,2021第三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在南京举行.论坛现场,新能源车政策提速成为重要话题.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我国2030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任务艰巨、形势严峻.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道路交通领域是我国第三大碳排放源,占碳排放总量的10%左右.2008年至2018年,我国乘用车保有量增长557%,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只有新增部分都是零排放或超低排放的汽车,再加上存量汽车更新的时候陆续转向电动化,道路交通排放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5.
从 2017 年 10 月,五 部委《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至今,储能产业已成为能源电力领域的新热点,产业生态也跟随政策走向和形势的发展而跌宕起伏.随着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提出,"万亿储能市场""碳中和风口"等热词更是频频见诸媒体.最近,两部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装机规模达 3000 万千瓦以上."又一次推高了储能发展的热度.  相似文献   

16.
2020年因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成了不平凡的一年,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新能源市场的坚韧,看到了国家市场与能源企业加速进入能源转型阶段.以下就全球新能源市场新增容量预测进行总结. 1? 风电 预 计2020—2029年 间,全球将新增849 GW风电容量——摘自伍德麦肯兹Global wind power market outlook update:Q42020(《全球风电市场展望更新2020年第四季度》,因部分市场政策调整,预测将于2021年第一季度 更新).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方面获悉,截至2021年5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580万辆,约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量的50%.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8.
《新能源科技》2021,(6):6-7
光伏和风电是主要的新能源品种,未来光伏和风电的竞争关系备受关注.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战略之下,光伏和风电的发展需从系统的角度去考量,如何以系统最优的方式开发新能源并满足"碳达峰、碳中和"的需求值得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碳中和"是一场正在进行的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以"'碳中和'共识下的能源转型之路"为主题的第十二届长江青投论坛上,行业专家与学者共话"碳中和"下的变革与机遇. 长江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教授、副院长刘劲认为,全球气候问题正在掀起一场"碳中和"以及新能源的革命,其规模和重要性不亚于我们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IT革命.如何未雨绸缪,走在低碳时代的前沿,是每个国家、每个企业必须仔细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在一定程度上掌管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命脉.对车企来说,动力电池就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性能质量、生产供应和服务保障决定着新能源汽车的生命持久力.随着新能源汽车热度不断提升,全球动力电池供需缺口引发电池"荒",中国唯有突破动力电池产能、原材料、技术三大困境,化危机为先机,才能在这场全球竞技中实现弯道超车,占领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