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加快电务工作由限制型向适应型转变的步伐,电务维修能真正走上科学养修之路,上海铁路局在2002年针对全局信号设备状态修的探索进行了总体部署,并公布了《上海铁路局信号设备状态修试点方案》,作为各电务段开展状态修试点工作的依据。下面将上海局信号设备状态修的探索工作,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自1992年以来广州电务段信号维修体制改革的经验,提出改革的根本在于“天窗”修和修程,周期,以及监测手段的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3.
胶济线在第六次大面积提速中,采用了计算机联锁、微机监测、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CTC、列控中心、JT-C(2000)一体化机车信号、GSM-R等大量新技术、新设备。为保证设备安全运行,胶济线电务维修实行设备供应商或研发单位一级维修、铁路局电务检测所二级维护、电务段电子设备车间三级维修的管理模式。在电务维修管理模式上实行综合天窗修,以及状态修与集中修相结合,并制定相应的电务维修管理办法和作业标准,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胶济线在第六次大面积提速中,采用了计算机联锁、微机监测、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CTC、列控中心、JT-C(2000)一体化机车信号、GSMR-等大量新技术、新设备.为保证设备安全运行,胶济线电务维修实行设备供应商或研发单位一级维修、铁路局电务检测所二级维护、电务段电子设备车间三级维修的管理模式.在电务维修管理模式上实行综合天窗修,以及状态修与集中修相结合,并制定相应的电务维修管理办法和作业标准,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天窗"修是为适应当前铁路现代化运输生产需要的产物,是信号维修改革的必由之路,它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长期困扰电务部门的"修"与"用"的矛盾,对防止因抢点违章作业而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具有重要意义,是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现以张家界电务段的具体实施情况为例,对"天窗"修存在r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电务“天窗修”改革遇到的要点难的原因,提出提高电务“天窗修”兑现率的对策,并具体介绍了柳州铁路局在提高“天窗修”兑现率上所作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信号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电务维修新体制的产生。讨论了电务维修新体制与设备质量保证的5方面内容:综合"天窗"修与设备质量保证,维修架构与质量保证,状态修与设备质量保证,电务维修技术工程的创新与设备质量保证,经济学新角度下的维修模式与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8.
"天窗"修的实践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号设备实行“天窗”修维护方式是铁路提速和行车密度加大的必然结果,是解决行车设备修、管、用矛盾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劳动分工和部门利益的客观存在,行车组织和设备维护又分别由车务和电务2个独立部门负责,规定电务检修设备必须向车站联系要点,而“天窗”修的兑现势必会  相似文献   

9.
提速后电务部门的“天窗修”工作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18提速调图后,电务维修工作面临巨大压力,维修空间小、安全压力大的困难局面制约着维修工作的开展。通过对实施“天窗修“工作的探索,形成了两个共识:一是“天窗修“是电务部门今后维修工作的方向,也是寻求自身解放的根本出路。二是当前实施“天窗修“困难很多,但只能是我们去适应运输大环境,解决困难的关键还得靠我们自己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伍春贵 《广西铁道》2005,(3):28-29,31
介绍了综合“天窗”修的特点,剖析了电务部门在实施综合“天窗”修存在安全、时间和联锁试验三大压力。针对问题提出了提高职工对综合“天窗”修的认识,健全综合“天窗”修的工作机制,提高职工作业技能,把好核对进路、道岔位置、联锁试验最后一道综合“天窗”修安全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电务部门维修存在小站人少,单兵作战,道岔多机牵引无法正常维修,设备检修作业漏项,"天窗"利用不足等问题,介绍郑州电务段按照规划、试点、推进的方法和步骤,推行"群体化"作业模式,成立集中修工区,并以推行集中修工区为抓手,全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加快电务维修改革步伐,适应大电务段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电务段的生产布局已向大的方向发展,原计划修的维修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体制的要求,电务维修必然走向状态修。介绍南昌铁路局推行状态修的实践及做法。  相似文献   

13.
电务系统"天窗修"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深入推进,铁路运输向着高速、重载、高密度方向发展,信号设备用修矛盾日益突出,电务原有的维修方式已不能适应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实施“天窗修“已经成为提高信号设备质量、确保运输安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信号设备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铁路系统的安全和运能,将信息化技术用于铁路信号设备的维修管理,支持电务段的各项日常管理活动,是提高其工作效率、实现向状态修转变的必要手段。以北京电务段为依托,深入调研电务管理需求,在此基础上辨识、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需求,并提出系统架构及技术方案,从而实现信息化的铁路信号设备的维修管理,为电务段信号设备维修管理提供便捷、高效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信号微机监测系统为电务段安全生产、实现信号设备预防修提供了技术支持。探讨保障微机监测系统稳定运行的维护方法,并结合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论述充分运用监测信息,分析、判断信号设备隐患和故障,指导电务日常维修,能够有效地提高设备运用质量,实现信号设备预防修。  相似文献   

16.
信号“天窗”修制度的实施,是信号维修体制改革的一次科学尝试。但由于多年的传统维修体制和习惯性作业,仍然会出现各种违反“天窗”修规则的行为。对此,根据实践特点,对完善管理、规范作业谈几点意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针对重载铁路运输和大秦线天窗给点的特殊情况,提出了重载铁路电务设备修程修制改革的思路,通过综合施策,积极探索适合现场实际的信号设备质量维修模式,形成了信号设备运用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维修新体制。  相似文献   

18.
吴海星  史小青 《中国铁路》1994,(3):29-30,33
概述了随着铁路设备管理的发展,电务设备维修经历了事后修,预防修和改进修的发展过程,建立了设备维修责任制和设备预防维修体制,产生了从“时间型”维修逐步向“状态型”维修的转变;介绍了日本铁路设备技术曾采取的有效措施;对电务设备维修管理自身发展过程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为防止类似"荣家湾"重大、大事故的重复发生.铁道部提出:改变传统的利用行车间隔、零星要点的维修作业方式,实行"天窗"集中修.然而,"天窗"修是对几十年来电务"零星要点"维修制度的改革,涉及到车站、行调、电务等运输系统的方方面面,要保证此项改革的顺利实施,就必须与行调部门联合攻关,构建起新的适应维修体制改革的"电务天窗修要点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铁路4次提速的实施,列车速度越来越高,这给整个电务设备的日常维修和整治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在此情况下,电务系统推出了"天窗"修的维修方式,这是电务维修工作的一个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