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本病命名历史和演变Hutchinson氏1896年首次报告一对双生女孩口唇有特殊的色素沉着。1919年Weber氏报告该双生女孩中一个因肠息肉引起肠套叠死亡,但两位作者都未意识到皮肤色素与肠息肉之间的联合关系。直到1921年Peutz氏方才发现一家族三代人中7例证实,3例怀疑此综合征,并著文报告,全部病例均见口腔内及其周围粘膜和/或皮肤有异常的色素斑,同时胃、小肠和结肠有多发性息肉,有些息肉有恶性变,确定了该病的家族性,命名为Peutz氏综合症。自Peutz氏报告后,文献上有类似的病例报告。1949年Jeghers等三氏收集证实的病例12例,未证实的9例,并报告自己病例10例,认为本病有下列特点:①色素沉着主要表现在口唇及颊粘膜,少数例亦见于别处皮肤;②除均有小肠的多发性息肉,胃及结肠亦可能有同样病变;③患者易发生肠息肉合并症,如肠梗阻,肠套叠及肠出血等。少数病例有恶性变;④本病原因未明,可能有遗传性。  相似文献   

2.
横纹肌结核为一少见的疾病,尤其是原发性横纹肌结核更属罕见。Culatta氏(1929年)于2224例结核病患者的屍体解剖中,仅发现4例,E.Griffiths氏等(1956年)收集文献共计96例。国内文献尚未查见有本病的报告,本文报告二例,并对此病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3.
结节病(Sarcoidosis)以往又称类肉瘤病Boeck氏病、等等。本病于1875年首先由Hutchinaon氏报告。国外报导较多,已被认为不是一种少见疾病。国内仅有个案报告。现报告我院经病理证实的三例肺结病,并结合文献就x线诊断和分期问题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4.
急性女阴溃瘍ulcus vulvae acutum系一种发于青年妇女、少年及幼女的非花柳病性、非接触传染的阴部良性溃疡,一般发病急剧,倾向复发,常合併阿弗他性口腔炎及结节性或多形渗出性红斑,在临床上酷似软下疳,其分泌物中含有Gram阳性粗大桿菌Bacillus Crassus。远在1895年,Neumann氏曾首先报告本病,当时命名为阿甫他性溃疡,其后Csapins,Sachs等氏亦均有类似本病的报  相似文献   

5.
<正> 该种肾炎既有遗传性,又有家族性。根据临床特点又命名为:遗传性进行性肾炎,先天性出血性肾炎或眼耳肾综合征(Alports综合征)等。其为小儿时期少见的慢性肾脏疾病。1902年Guthric氏首先报告某个家族中的复发性血尿,称Guthric氏病。1927年Alport氏描述:除复发性血尿外,还伴有进行性肾功不全及耳聋,后称Alport氏综合征,并报告了一家三代中16个患者的情况。1979年解放军202医院报告了两个家系的调查。甘肃省医院也报告三例。  相似文献   

6.
巨结肠症是小儿先天性一种疾患,早在1846年由氏首先描述,继在1876年又有 Hir-schsprung 氏所记载,至今已有百余年,但对本病治疗,尚无一彻底完善的定论。外科手术虽对本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对小儿进行结肠切除,死亡率是很高的,因此,许多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由于得不到妥善的治疗,直接影响了身体健康和生命。党中央提出西医学习祖国医学的时候,我们对先天性巨结肠施用了穴位封盟疗法,根据临床病例观察,已经有了显著的疗效,现将病例报告如下:(例一)  相似文献   

7.
IgA肾病25例,占同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41.7%。肾组织病变损害程度分Ⅰ-Ⅴ级,呈Ⅳ级以上重度损害者占28%。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者占32%,重度蛋白尿(>3.5g/d)者占40%,呈肾病综合症表现者占36%。本文病例肾活检距发病时间较短,平均为16.5个月,没有1例发生肾功衰竭,其原因可能与检查诊断较早,治疗及时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正> 自1865年Krause氏报告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以来,此病不常见,但随着心音图的发展,尤其是心血管造影法的进步,诊断本病较为容易。以下介绍作者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6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经验,侧重讨论临床表现和心血管造影所见,并结合若干文献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病西北区较多见,一年来我院对72例患者进行了手术,就切除率与死亡来看已超过了英美已报导之治疗水平。尤其对上段食道癌六切除是一复杂而困难的手术,参阅了英美文献对此少有报导,Prkar 氏)  相似文献   

10.
<正>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速,超过造血补偿能力范围时所发生的一种贫血。所包括的病证较多。现仅就我院中医科及内科自1965年9月—1982年4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以下简称PNH)、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以下简称AIHA)、再障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综合症(以下简称AA—PNH综合症)1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紫斑性色素性苔癣样皮炎为一罕见病症,国内文献尚未见有报告。在国外最初由Gougerot及Blum二氏报告四例(1925),以后Lymon(1915)、Combes,F.C.及G-eopman(1951)相继报告。最近我科遇见一例,特报告以供参考。患者王××,门诊号北字第98531号,年25岁,籍贯河北,未婚,系人民解放军军官。  相似文献   

12.
早在1890年,澳大利亚人称此症为Pinkdisease。1903年Selter氐著文描述称滋养皮病。1914年Swift氐命名为红肿病(Erythedema)。1920年Wood氏在澳大利亚报告91例,Bilderback氏在美国亦有报告,Weston氏命名为“肢痛症”(Acrodynia)。此后报告者增多、1923年Feer氏曾  相似文献   

13.
<正> 烟雾病又称脑底动脉闭塞症。既往依赖于脑血管造影诊断,继后亦有CT诊断的报告.我们使用磁共振成像(MRT)诊断2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摘要例1,女,7岁。以头痛,左、右半身肢体相继发作性无力3年入院。3年前无明显原因头顶部胀痛,左上肢抽动,每次约1min~2min,几次抽动后即感左上肢无力,半年后发高热1次又出现左下肢无力,此后经常有头痛及发作性左侧肢体抽动,无力。3月前又高热1次,随之右侧上下肢无力,经抗生素等治疗3  相似文献   

14.
在1974~1987年收治的22例肝豆状核变性中,以神经系统紊乱为首发症状者15例(68%),以肝病为首发症状者7例(32%)。其中20例查到K—F氏环,5例有溶血性贫血,9例有遗传家族史。提高对本病肝病型的认识,对可疑患儿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及对先证者的同胞和父母进行筛选试验,对于本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病临床经过多种多样,轻重不等,常致误诊而影响治疗,至其预防实属重要,兹选二例病变复杂者报告并讨论。例一、曹性男孩,八个月,入院诊断为中毒性消化不良,二度营养障碍,枝气管炎,经屍体解剖后诊断为胰腺囊性纤维化,鹅口疮,食道念珠菌病,泛发性皮肤念珠菌病。细菌性坏死性肺炎。  相似文献   

16.
持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过去认为发病原因不明,其后的研究证明血小板减少与脾脏有关,且进一步发现脾脏是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和扣留血小板的重要部位,由于血小板动力学的研究才使本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进一步明确,为有效治疗提供了依据。鉴于本病的发生与免疫有关,故有人认为应将特发性改为免疫性或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TP)。现将近年来关于本病的一些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原因特性不明的疾病,为包括慢性滑膜炎、肉芽肿性的持久的免疫学异常。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并无特效疗法。为要探讨其免疫状态与发病机理的关系,我们于1980年7月—1981年3月对4例活动期RA病人进行了淋巴细胞转化试验,IgG、IgA、IgM含量的测定,现将其初步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本院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从而评估我院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3例,进行定期门诊或电话随访,复查Holter观察射频消融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情况,心动超声比较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小及射血分数变化。结果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即刻成功率为89.29%,远期成功率为82.14%;射频消融术前术后心动超声示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末内径无明显改善(P>0.05);射频消融术后Holter示室性早搏负荷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1例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合并主动脉佛氏窦瘤破裂,1例出现股动脉穿刺处血肿形成。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正> 鳄鱼泪又名Bogorab氐病、亦名声欲流泪综合症。1928年Bogorab氏从鳄鱼吞吃食物时发生流泪现象而选用此名,本病颇罕见、近遇一例报告于后。李小莉、女、6岁,陕西省高陵县人,其母诉;于患儿1岁时发现其啼哭无泪,于3—4岁时发现在进食时两眼含泪,夺眶而出,顺面颊流下,吃得越快流泪越多,每餐可滴下3—4滴泪。  相似文献   

20.
小蘖(土佥)为国产黄连中之主要成分,是一种生物(土佥),近年来曾有人研究,证明该药能杀死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塞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目前有关黄连治疗细菌性痢疾已有报告,黄柏小蘖(土佥)治疗沙门氏猪霍乱一例报告。最近我们曾用小蘖(土佥)治疗伤寒四例,痢疾十余例已获满意效果,并治疗大叶性肺炎一例效果显著,目前有关该药治疗大叶性肺炎病例尚未见报告,因此报告本病例,以供今后进一步发扬祖国医学,以中药代替抗生素,共同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