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马其顿动车组项目司机台,从造型设计、人机工程设计、CMF设计、人性化设计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司机台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特点,并对基于TSI规范的司机台设计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列车电磁环境和相关标准,阐述了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布局设计、布线设计、接地系统设计、屏蔽设计以及辅助供电电源设计的设计思路,特别强调了低频磁场的防护措施。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涉及到了总体布局、布线、电气设备、电气材料、屏蔽、接地等多个方面,较复杂,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铁路勘察设计是铁路工程的灵魂,改革铁路勘察设计,公开招标是公平、公正、择优选取勘察设计单位的有效途径,如何在实际中推广使用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研究方法本文对现行铁路勘察设计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罗岑铁路设计招标的基本做法、评标标准、效果和意义,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设计招标的优点和现实意义。研究结果提出了铁路行业设计招标的可行性,罗岑铁路设计招标的实例介绍对今后推广铁路行业设计招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研究结论设计招标增强了铁路行业的设计市场竞争意识,有利于提高勘察设计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通过硬化合同提高设计单位的服务意识,有利于项目建设高效、快速、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4.
海外总承包项目勘察设计工作特点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海外总承包项目勘察设计工作特点,分析了国内设计企业在承担海外项目勘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更新设计理念、重视策划沟通、加强设计管理、提高设计质量、培养人才队伍、培育当地化勘察力量提出了建议意见,简要探讨了加强与海外咨询公司合作、推动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等问题。对海外项目勘察设计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轨道客车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包括电磁兼容设计、环境防护设计、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与控制、热设计、降额设计等.  相似文献   

6.
空调发电车运行状态记录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iniARM工控模块M2020-FNU20为核心设计了空调发电车运行状态记录仪。设计利用了M2020-FNU20体积小、速度快、软硬件资源丰富的特点,简化了软硬件设计工作,缩短了设计周期。经现场测试以M2020-FNU20为核心设计的记录仪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香港与内地地铁设计方法、方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空前发展,地铁的规划、设计显得尤其重要,在内地许多城市的地铁设计过程中就地铁的设计方法也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借鉴了香港地铁许多成功的经验,为我国地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但同时就内地地铁的设计现状而言,在设计理念、地铁的人性化和方便性方面还和香港地铁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地铁车站设计、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地下工程信息化动态设计等几个方面,以深圳地铁为背景,就香港与内地的设计方式、方法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结合深圳地铁建设特点,就如何搞好地铁设计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改进传统轨道设计方法、保证计算过程的规范性、数据的准确性及图形文档的统一性,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开发完成了铁路轨道综合设计管理系统,解决了轨道设计中的工程量计算、施工图绘制、应用文档发布等问题,实现了轨道设计的全过程标准化、参数化和自动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JQFP11620/25型变压器的设计全程应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设计手段包括AutoCAD、三维参数化设计软件Pro/E、数据管理平台Pro/INTRALINK、力学分析软件ANSYS.通过协同、虚拟设计的应用,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制造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升东平水道特大桥的设计水平和成品质量,以达索3D体验平台和TEKLA软件为主要工具对其开展BIM设计。BIM设计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包括:协同设计、骨架设计、引桥设计、钢箱梁设计、钢束设计、钢筋设计;本桥的BIM应用价值点包括用钢量统计、钢结构出图、标准验证、有限元分析、钢筋二维出图。作为国内第一座采用BIM设计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与传统设计手段相比,BIM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其设计效率。同时,依托本项目对铁路工程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进行了研究。东平水道特大桥BIM设计对类似工程项目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造型设计、人性化设计、智能化设计一直是电力机车司机室设计关注的重点。文章分析了HXD1型机车新型司机室操纵台的设计创新特点。通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新型操纵台提升和满足了功能、美学效果及环保等各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神朔铁路神木北电力机务段设计实例的追溯,从机务设备的分布、性质及规模;机车交路、检修工艺的确定;地形、地貌的利用及线群布置;检修工厂组合、段内综合管线设计等诸多方面阐明了机务设备工艺设计中机务段总平面布置的主要设计原则、设计步骤、设计思路与技巧;总结了总平面布置设计中可能经常涉及到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重点需要解决及把握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传统的铁路机务、车辆设计专业在今后国铁机务、车辆、动车段(所)以及城轨铁路车辆段工艺设计中的相互通融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于疲劳强度的焊接结构设计细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国内铁路货车焊接结构疲劳强度设计的现状,结合货车产品的设计和现场应用实例,从结构静强度设计、焊缝设计和焊缝工艺设计3方面提出了提高疲劳强度的设计细节,并分析了焊接结构疲劳强度设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室内综合管线设计是地铁车辆段管线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现有的室内综合管线设计主要基于二维图纸。文章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手段,将三维设计引入地铁车辆段室内综合管线设计,旨在从设计上避免管线差、错、碰、漏等现象发生,阐述了三维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索了室内综合管线的三维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传统设计模式中资料分散、成果表现形式不直观,易造成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基于信息模型的铁路桥梁协同设计开展研究。通过研究协同设计平台应用及基于信息模型的协同信息传递方式,形成了应用协同设计平台和数字化设计软件开展桥梁设计的方法。提出应用基于公共数据环境的协同设计平台进行分层级资源配置、文件状态控制、标准化流程驱动的铁路桥梁设计项目管理方法,实现了对设计资源、过程、结果的全过程管理,保证了设计信息的有序、高效传递。提出规范专业间信息交互的数据格式,制定与线路、地质等相关专业的信息交互接口,开发桥梁数字化设计软件,利用接口获取其他专业信息模型中的数据,同时对外提供接口访问桥梁信息模型中的数据,实现了基于模型的设计信息高效传递和利用,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该铁路桥梁协同设计方法在兴保铁路信息模型设计中进行了应用,采用协同平台进行资源配置和流程管理,使流程清晰可视化、信息流转可追溯;数字化设计软件的应用,省掉了人工识别和填写资料步骤,辅助桥梁设计模型快速创建。通过对设计成果进行三维可视化检查分析,直观地暴露桥梁与周边环境及其他专业的衔接问题,降低了工程风险。  相似文献   

16.
缪东 《铁道建筑技术》2013,(11):66-68,77
苏州1号线天平车辆段与综合基地位于天平山风景区周边,根据当地有关职能部门的要求,总平面布置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如何满足规划和建设条件,是设计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通过分析该工程设计中的受控因素,从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工艺设计、建筑造型设计、景观绿化设计等方面,以求实创新的设计理念,不断研究和深化设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达到了设计要求.该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建设,很好地解决了占地与规划、工艺设计完善与建筑设计风格融合、景观绿化设计与周边景区协调等重要课题,它的建成已成为国内首座极具特色的园林景观式车辆段,也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韩国大邱跨坐式单轨交通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设计进行了介绍,包括梁截面、跨度、梁体混凝土等级、预应力设计和普通钢筋设计.通过与重庆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的各项设计进行详细对比后,对韩国大邱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的设计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在基于Teamcenter数据平台的NX三维软件环境下,整车全三维设计过程、方法。介绍了多专业协同、全三维并行设计的设计模式和设计方法,为城轨车辆整车多专业协同、全三维并行设计提供了一种设计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可靠性技术在电力机车电系统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在电力机车电系统设计中常用的几种可靠性设计技术:降额设计、冗余设计、电磁兼容设计和热设计,提出在电力机车电系统设计中合理运用常用可靠性设计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铁路工程BIM正向设计是对传统铁路工程项目设计流程的彻底变革,可有效提高铁路工程的设计效率与准确性,但其推广应用却遇到了较大困难。结合多年BIM应用实践经验,以及多专业BIM设计软件研发经历,深入分析阻碍BIM正向设计发展的原因,提出铁路工程BIM正向设计的整体规划。以铁路隧道专业为例,从标准、协同、效率、共享等方面阐述具体的解决办法。目前,隧道专业BIM正向设计软件已应用于西昆高铁、成渝中线高铁、宁淮城际铁路等多条重点铁路线路中,实现了全过程BIM设计,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保证了设计成果的准确性、协调性,可为今后同类工程的BIM正向设计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