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公布了<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交通肇事中有关量刑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2.
个体货运车主李涛在其雇用的驾驶员交通肇事后,不但与驾驶员一起逃离现场,还出钱购买零件,帮助更换肇事车上被撞坏的部件,企图让驾驶员逃避法律的制裁,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驾驶员未能逃脱惩罚,自己也进了班房。  相似文献   

3.
葛青 《驾驶园》2001,(8):41
4月上旬,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布了去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数据显示,机动车驾驶员仍然是交通肇事的主要群体,其中三年以下驾龄的新司机肇事约占驾驶员肇事的半数以上.新司机肇事率如此之高,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4.
《驾驶园》2012,(11):86-87
在涉及人身伤害的交通肇事案中,有些肇事者在侥幸心理的趋使下,选择了"逃"而走险。而当东窗事发,不仅要承担惩罚性的刑事、民事后果,还可能使人生、事业都毁于一旦。下面案例告诉我们,肇事逃逸,所付出的代价更加沉重。  相似文献   

5.
10月下旬,新华网发布了一则消息,题目是:<法官提醒,交通肇事逃逸与故意杀人仅一步之遥>.文章说:"北京司机李世民因交通肇事伤人,原本最多被法院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他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成了故意杀人犯,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判处其无期徒刑."  相似文献   

6.
《驾驶园》2014,(12):55-57
<正>什么是交通肇事后逃逸,如何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一、什么是交通肇事后逃逸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交通肇事导致严重后果后不履行法律义务,反而自行离开现场,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我国《刑法》对此行为做出了特别的规定,成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行为性质和构成、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问题是交通肇事罪中的主要问题。肇事后逃逸的构成要具备主观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了交通肇事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在具体操作上又加以详细规定。有学者认为这个司法解释与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相矛盾。原因是在时“肇事后逃逸”性质界定上,其究竟是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还是只是交通肇事罪的加重结果有不同理解。笔者认为,《解释》与刑法不仅不冲突,而且还根据实际情况对交通肇事罪的惩罚范围作了合理调整。  相似文献   

8.
陈敏 《驾驶园》2005,(4):30
晋江交警大队交管股民警经过两天两夜的侦查,于2月15日上午8时破获了一起死亡2人的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肇事驾驶员刘某被绳之以法,等待她的将是法律的严惩.2月12日晚21时许,在晋江县道325线东石平坑路段,一辆汽车与一辆二轮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摩托车上2名驾乘人员死亡.事故发生后,肇事司机刘某驾驶汽车逃逸.  相似文献   

9.
在执行案件中,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和交通肇事赔偿案件由于标的额大、双方矛盾突出。执行起来往往比较困难。特别是交通肇事赔偿案件,被执行人因为犯有交通肇事罪被法院判刑。其自动履行的可能性比较小。在难以找到可供执行财产的情况下,肇事车辆便成为重要的执行标的物,这也是保障申请人实现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法官们却经常遇到难题。前不久,天津市大港区人民法院在执行一起交通肇事赔偿案件时,就遇到了肇事车辆难以处理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建群 《汽车运用》2003,(10):40-40
汽车牌照是车辆的"户口",也是交通管理部门查询车辆档案和追查肇事逃逸的重要依据.为此,<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对汽车牌照的使用和管理作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林调进 《驾驶园》2003,(10):8-9
一起两车相刮的普通交通事故,却引出一串不普通的故事.酒后驾车本是错,撞了车不顾伤者死活逃之天夭错上加错.交警队查获肇事嫌疑车辆,刑警队接到车主被盗报案……最后案情真相大白,肇事双方竟是同村好友,事发前一小时刚从酒店分手.  相似文献   

12.
申建中  方亚娟 《驾驶园》2011,(12):83-83
本期选登了8则各地发来的有关司机交通肇事逃逸的报道。从其报道的事实可以看出:肇事逃逸是一种极不道德的犯罪行为,广遭社会包括其家人的责谴;肇事逃逸不仅摆脱不了罪责,还将错就错受到重处,更受良心折磨;肇事逃逸浪费了大量的警力、财力,得不偿失;肇事逃逸为你的人生涂上了暗淡的色彩,鸣奏着提心吊胆的悲歌!愿你警醒!  相似文献   

13.
黄力 《驾驶园》2007,(3):76-77
现实生活中,交通事故每天都在发生.因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问题,是事故各方关注的热点.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行驶证上的车主与肇事司机不是同一人时,赔偿应怎样分担呢?  相似文献   

14.
吕建华 《驾驶园》2002,(6):14-15
一位个体运输业主,车辆出险后持有关手续到保险公司索赔.公司领导在审核中发现,车主提供的肇事司机驾驶证复印件是假的,因而拒赔.  相似文献   

15.
开心 《驾驶园》2002,(6):20
<驾驶园>编辑部: 我是一个被车祸夺去亲人的受害者,心灵深处经历了对肇事司机由仇恨到宽恕的变化过程.我想人们的心都是相通的,我的思想变化过程也许对某些与我一样的遇害家属有点慰藉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市场需求变了 从<商用汽车>杂志于2008年8月开展的终端市场走访调查中可以看出,目前重卡终端市场需求呈现出2种最明显的趋势:第一,1年前,在市场中还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车主都不跟车,他们都是雇佣驾驶员开车,所以对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不高."而2008年,随着运输市场的重卡过快增长,终于导致重卡驾驶员奇缺.在这个背景下,不是车主来选择驾驶员,而是驾驶员来选择车,驾驶员的工资也随之不断上涨.如果车主想雇佣技术好、有经验的驾驶员,那么他的车一定要是舒适、安全的新车型.第二,国Ⅲ来了,在市场中也暴露出高压共轨产品的油耗高了、价格涨了、维修难了、维修贵了以及对油品要求高了等特点.在走访中97%的用户认为:价格低,维修方便、便宜、快捷,油品适应性强的重卡是用户青睐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康超  林建辉  沈艳源 《驾驶园》2011,(11):80-81
8年前,在福建省诏安县辖区发生了一起“12·19”交通事故,事故造成一对年轻夫妇1死1伤。案发后,肇事驾驶人沈某宾被判了2年的刑罚:而肇事报废车辆的车主林某,为躲避连带的民事诉讼赔偿责任,抛下家人,独自出外潜逃。8年后,在全国开展的“清网行动”热潮中,肇事车主林某在诏安交瞽和家人的劝告下,重返家乡投案自首。  相似文献   

18.
案情: 一般人都认为只有驾驶人员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并发生重大事故才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犯罪,殊不知车主因指使他人违章驾驶而酿成重大事故也同样会构成交通肇事罪.近日,江苏省铜山县人民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交通肇事案件,赵某因指使他人违章驾驶酿成重大交通事故而付出了沉重代价,他被法院以交通肇事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今年秋天,我骑自行车上班,路上被一辆出租车撞伤,公安交警部门认定肇事车主朱某负事故全责.  相似文献   

20.
曹烁  赵卫军 《驾驶园》2011,(2):75-75
当夜幕刚刚降临的时候,一起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被刻意隐瞒,肇事现场也被人为地转移,深度昏迷的受害人未能留下只言片语就含冤离世,肇事者则摇身一变成了"好心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