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振冲碎石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碎石桩加固软土地基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1977年开始引进到我国,该施工工艺以工程造价低廉,地基强度改善明显而大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领域得到推广。介绍该技术处理软基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后地基改善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液化地基的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液化地基,通过挤密增加土体密实度以及依靠桩体的排水减压和桩体减震共同作用来减轻或消除砂土液化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地基沉降,取得较好效果.对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液化形成复合地基的工程设计及其应用作了分析,得出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中要突出提高地基承载力、抗液化能力和减小沉降为主的设计思路.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处理砂土液化地基更为经济合理,便于施工.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结合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成功实施的工程实例,介绍了振冲碎石桩在钢筋混凝土筒仓基础处理中的成功应用,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以及现场桩位检测、CPT以及PLT等方法对碎石桩的检测,证明了碎石桩施工的可行性,可供同类工程设计、施工及检测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京唐港务局在住宅建设中,地基经振冲碎石桩处理后,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与原位触探两种方法对地基承载力做对比检测。通过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了原位触探检测结果偏低的原因,为京唐港类似的地基的处理和检测工作积累经验和数据。 相似文献
8.
9.
振冲碎石桩的成桩原理是先通过高压水和振冲器在软弱地基中形成桩孔,并向桩孔内逐段填入碎石,再利用振冲器的水平振动使填料和周围土体密实,在地基中逐段形成密实的桩柱体,与原地基土一起成为复合地基。振冲碎石桩施工简便,具有速度快、工期短、成本低等优点。通过对振冲碎石桩主要施工流程的介绍,从进场石料质量、桩位与孔深偏差、密实电流、留振时间、高压冲水量和填料量控制等方面,简要说明振冲碎石桩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振冲碎石桩与周围的土体形成复合地基,同时碎石桩作为垂直排水通道,能够加快周围软土的排水固结,是一种快速加固地基、节能环保的地基处理技术。但是由于施工工艺的制约,该方法在软土地基(十字板剪切强度小于20 k Pa的土体)以及限高条件下的应用受到制约。本文以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项目碎石桩的工程应用为例,介绍一种新型底部出料碎石桩施工工艺,该方法有效地保证了碎石桩在软土地基条件下的成桩质量,同时由于该设备伸缩管等技术的应用,成功减少了设备高度,打破了在机场限高条件下应用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12.
13.
振冲碎石桩作为散体材料桩与周围的软土形成的复合地基,同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桩等刚性桩形成的复合地基在工作原理、承载力分析等方面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与刚性桩相比,碎石桩作为垂直排水通道,能够加快周围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桩间土的整体强度。同时碎石桩自身的承载力发挥又取决于周围土体的侧向支撑作用。如何确定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整体抗剪强度对于发挥碎石桩的作用至关重要。以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项目碎石桩的工程应用为例,对比碎石桩软土复合地基整体抗剪强度计算的异同,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手段对参数取值进行分析,对今后类似工况条件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抗剪强度计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金茂大厦地下结构支护方案之一是采用地锚作为地下连续墙的锚固结构,为了确定设计参数,验证地锚施工的可行性,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通过直锚和斜锚的施工工艺现场试验,达到了预期效果。抗拔力达到了设计初定的300t指标要求,为地锚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全面综述了液舱晃荡的工程背景和国内外船舶液舱晃荡的研究方法及发展动向。概述了基于VOF法、Level-set法、SPH法、ALE法的液舱晃荡研究进展,以及每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介绍了国内外用于晃荡研究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7.
液舱内流体晃荡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利用VOF法对矩形液舱内液体晃荡进行数值计算。首先对舱内无任何隔板时液体晃荡作了模拟,并与相关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然后在舱底中间设置一道不同形式的防晃隔板,对液体晃荡进行了计算。从结算结果看,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用于分析液舱内液体的运动和载荷,为设计合理的液舱结构形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矿石堆场地基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对矿石堆场下软弱地基的应力变形进行模拟计算,计算中采用了土体的线弹性模型和剑桥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重点研究了各种工况下堆场地基的水平、竖向变形问题,对荷载作用下斗轮机基础的长桩基、短桩基以及片筏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计算,并与无基础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各种工况下不同基础的变位情况。计算研究成果直接为工程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及斗轮机基础的详细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大型油轮及液化气船的相继开发和应用,载液货船在碰撞中的损伤问题越来越备受关注.采用大型动力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XEXPLICIT,对空载和80%装载两种状态下的碰撞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通过两种装载状态下碰撞力载荷、舷侧各构件(舷侧外板、内板及之间十字隔板)损伤变形模式、范围及塑性变形能吸收等的对比分析发现:舱内液货对舷侧外板影响不大,但十字隔板及舷侧内板在损伤范围和能量吸收上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尤其以与液货接触的舷侧内板最为显著.这说明舱内液货对船舶舷侧碰撞性能影响极为不利,在结构设计时必须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