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CW—2型准高速客车转向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金莲珠  杨晨辉 《铁道车辆》1995,33(12):57-60
CW-2型准高速客车转向架采用H形焊接接构架,轴箱弹簧为钢圆弹簧和转式轴箱定位装置;中央悬挂装置为空气弹簧和长吊杆;轴装式盘型制动装置加防滑器。构造速度160km/h。  相似文献   

2.
高速货车转向架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较详细地叙述了当前世界各国的主型货车转向架,为提高其运用速度而做的各种努力,其中抱三大件转向架,径向转向架,H型构架式转向架以及半刚性H型转向架,列举了每种转向架所达到的最高运用速度值,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分析。讨论了制动装置中所采取的相应改变措施,最后指出我国在研制高速货车转向困时应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介绍日本山梨试验线超导磁浮车的试验概况,MLX01型超导磁浮列车为3节编组,采用铰接式转向架,悬浮运行速度为500km/h以上(试验最高速度达550km/h)。制动系统为再生制动,还配备有两种紧急制动装置:盘形制动和空气动力制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印度改进米轨转向架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是在转向架悬挂装置上作了改进,使振动性能大为改善;另外,首次在米轨车上采用空气制动取代真空制动,以及采用空调装置等。 新设计的车辆可以120km/h的最高速度在印度铁路上运行,性能优于传统的米轨客车。  相似文献   

5.
CRH2型动车组由南车四方机车车辆公司联合日本川崎公司生产,以日本新干线列车为原型。列车采用大型中空型材铝合金车体,外观、内部装饰和坐席舒适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采用DT206/TR7004B无摇枕转向架,转向架轴重≤14t,转向架一系悬挂为单组钢弹簧单侧拉板定位+液压减振器,转向架二系悬挂为空气弹簧+橡胶堆;列车适应轨距为1435mm,适应站台高度为1200mm;列车编组型式为8辆编组,可两编组连挂运行,8节车厢编组的列车核定载客人数为610人;其传动方式为交-直-交,牵引功率为4800kW,牵引变流器为IGBT或IPM,采用液体沸腾冷却机械通风方式;制动方式为直通式电空制动,紧急制动距离≤1800m(制动初速度200km/h):列车云营速度200km/h.晶高云营涑序可茯250km/h。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最高运行速度为160km/h、HXD3D型6轴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转向架的主要技术及结构特点,总结了其构架、一系悬挂装置、轮对、二系悬挂装置、基础制动装置、驱动装置、电动机悬挂装置、牵引装置和附属装置等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长大跨线旅客运输对牵引机车的要求,提出了A-1-A轴式搭配独立制动轴驱动制动单元弹性架悬的机车转向架技术方案。通过质量分配分析、牵引计算及动力学分析,验证了该转向架方案在实现17 t以下轴重及低簧下质量的同时,能够满足首尾推挽牵引14节客车,以最高速度250 km/h运行的要求;动力学性能满足既有线与高速客运专线的运用要求,速度210 km/h时的轮轨动作用力水平与CRH2动车250 km/h时相当。  相似文献   

8.
在近郊运输和地铁范围降低运营费和线路维修费变得越来越为重要。为此,德国Windhoff铁路设备技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20世纪90年代研制出处理钢轨表面的可双向运行车辆。该车打磨钢轨,可降低噪声,防止波纹形成等。为对全部铁路网进行打磨并使钢轨表而保持平滑状态,纽伦堡交通公司订购了Windhoff SF 50型钢轨打磨车。该车具有2个动力转向架,转向架中心销间距6400mm,  相似文献   

9.
2.2.2 高舒适度车辆(13) 20世纪60年代末,鉴于头几列跨欧特快列车(TEE)的成功,法国国营铁路决定制造2种适用于这一运输形式的车辆.一种是高舒适度车辆,速度为200 km/h,装用Y 28 F型转向架和适合这一速度的制动装置(De Dietrich公司制造);另一种是不锈钢车辆,由Carel和Fouché工厂制造,速度限制在160 km/h (Y 28 E型转向架).  相似文献   

10.
毛剑 《铁道车辆》2004,42(5):38-39
转8AG型转向架是在转8A型转向架的基础上改进的。转8AG型转向架加装了交叉支撑装置与心盘磨耗盘,采用了双作用弹性旁承、两级刚度弹簧、奥一贝球铁衬套、新结构的交叉杆等一系列新技术,使其抗菱刚度得到有效提高,最高运行速度由原来的70km/h~80km/h提高到90km/h~100km/h。2000年,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批试改了400辆车。运用考验表明,装用转8AG型转向架的车辆运行平稳,车轮及减振摩擦副等各部件的磨耗有所减少,运用维护量减少。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转8AG型转向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跨坐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结构特殊.走行装置独特。由橡胶轮胎完成稳定、导向、驱动作用,驱动装置为直角传动方式,基础制动为盘形制动。因为采用了橡胶轮胎,在发挥其缓冲效果的同时,车辆具有较高的加速、减速性能,但是不可避免地增大了走行阻力。转向架结构为二轴无摇枕转向架,构架为钢板焊接结构。现对其车体支承装置、轮轴走行轮胎内压检测装置、驱动装置、速度发动机、基础制动机构、构架、控制装置、制动装置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铁路》2005,(12):67-67
2000系新造电动车组2000系电动车组是提高日本东京地铁东西线的运输能力,并把列车自动控制装置(ATC)从地面方式改变为车载方式的通勤标准车辆。计划2004年制造30辆,2005年40辆,2006年40辆,共110辆。列车编组为10辆,头车定员143人,中间车154人,加速度为0.92m/s^2,减速度0.97m/s^2,非常制动减速度1.39m/s^2,最高运行速度100km/h,车长20m、宽2.850m、高4.020m、落弓高4.080m、地板面高1.140m,单连杆式无摇枕转向架上采用非线性轴箱弹簧、轴重调节阀、与空气弹簧相应的制动器、轮重调节结构、轴端接地装置(CT转向架上)、组合制动装置。三相感应牵引电动机的功率为165kW,齿轮传动比为6.21。采用IGBT元件调频调压逆变器2级的控制,最大接触网上所取电流为4300A。采用ATC电气指令式电一空制动和LED1无图象车内导向显示器。  相似文献   

13.
为更换国铁时代制造的机车牵引钢轨运输列车,东日本铁路客运公司开发出新型キヤE195系钢轨运输内燃动车组。该系列动车组有长钢轨运输和标准钢轨运输两种编组型式,介绍这两种动车组的主要技术参数、车体结构、设备布置以及转向架、制动、动力装置等。  相似文献   

14.
基于涡流制动原理建立涡流制动力的数学模型,并利用ANSYS Maxwell软件建立LECB(线性涡流制动)三维仿真模型。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列车速度、气隙、励磁电流等因素对涡流制动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常用制动和紧急制动工况下的电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线性涡流制动力受速度的影响明显,低速时制动力快速上升并达到幅值,然后随着速度的增加,制动力下降并趋于平稳;励磁电流、励磁线圈匝数与线性涡流制动力成正相关,气隙、钢轨材料电导率与线性涡流制动力成负相关;相同条件下,励磁线圈材料为铝时,线性涡流制动系统产生的制动力大小优于励磁线圈材料为铜时产生的制动力。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的中交叉支撑和下交叉支撑2种铸钢三大件式转向架的研制和试验情况,阐述了引进美国先进转向架技术的必要性中可能性,以及引进技术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概略地介绍了P65型行包快运棚车的研制与特点,最后提出了对新型转向架的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适用于非动力车辆的非摩擦制动技术--旋转型永磁涡流技术.根据涡流制动原理,以CRH2拖车转向架为对象,设计了旋转型永磁涡流制动装置.运用ANSYS软件着重进行了旋转型水磁涡流制动装置磁场的瞬态分析,得到在不同速度下感应盘所能提供的制动功率.最后从制动装置的永磁体磁极埘数、磁极周向距离、极片厚度、空隙宽度等方而...  相似文献   

17.
转8A型转向架是我国铁路现有货车的主型转向架,其滑槽式制动梁滚子轴是支承制动梁的本体及承受制动力的主要零件之一。随着列车提速重载的发展,存在已久的制动梁滚子轴裂纹折断故障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8.
德国联邦铁路研究成功了当天晚上接运贵重和急运货物,第二天早上交给收货人的速度为160km/h的快速货运系统。其货车走行部分采用DRRS型转向架,制动装置采用了盘形制动,电空控制,机械或电子式防滑装置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为适应扩大铁路运输能力的需要,新造铁路货车全部使用最高速度为120km/h的货车转向架,并对既有货车进行换装转K2型转向架的提速改造。目前,21t轴重货车采用转K2型、转K4型转向架,25t轴重的货车采用转K5型、转K6型转向架。在这些转向架上全部采用了弹性旁承技术,避免了刚性旁承的缺陷,提高车辆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曲天威 《铁道机车车辆》2007,27(B10):28-30,61
新型转向架用于改进设计的大功率东风8D型内燃机车。这个转向架是典型的3轴机车转向架,最高速度100km/h,最大起动牵引力480.5kN。介绍了转向架的设计思想、设计目标、总体设计方案和各部分结构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