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代汽车》2010,(5):16-17
4月26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办的"走向汽车强国"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的13位汽车专家就中国如何走向汽车强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老总论语     
《时代汽车》2010,(8):61-61
质量至上,不盲目追求规模。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争取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广州汽车集团副总经理何焰辉在近日举行的"走向汽车强国"论坛上表示质量的重要性远大于产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赵航 《时代汽车》2010,(5):21-22
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远比从汽车小国走向汽车大国的道路要艰难。但我们既然要成为汽车强国,就必须要找到差距然后付诸于行动。  相似文献   

4.
晓喻 《时代汽车》2010,(7):58-61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新能源汽车既有洗刷自身排污大户名声的"天时",又有冲击汽车强国的"地利",那么老百姓能否对新能源汽车"人和"呢?普通民众是否真正了解什么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又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5.
根据公安部的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我国汽车涉及的交通事故引起的伤亡已经排在第一位,提高汽车安全性能的任务很紧迫。中国生产的汽车在结构安全上存在突出问题,安全性能和欧美相比差距还很大。随着我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卡车的安全性应达到更高的标准。本文结合"中国卡车年度车型"评选,通过分析我国卡车的安全技术,为我国研发成本不高而且自重轻、安全性能高的卡车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大国与强国     
刚刚结束的北京国际车展似乎再次印证了中国汽车大国的地位,但是大并不等于强,中国应该如何走向汽车强国?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194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进而赢得新中国诞生的话,那么2007年就是中国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战略转折之年.真是无独有偶,从1947到2007时间整整60年,按照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刚刚一个花甲。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随着环保、能源等问题的日趋严重,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为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国内各厂家也都积极加大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开发。在此形势下,在全国范围内,急需大量的新能源汽车检修技术高级专业人才和服务人员。为解决新能源汽车高技能从业人员的稀缺问题,越来越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波浪潮已到来。这波浪潮的关键词是“高质量”。用户已从充电价格敏感转变为体验优先,这是非常大的转折点。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七大战略性产业之一,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10.
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推动汽车零部件扩大出口是我国实现由汽车产业大国走向汽车产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开始由快速发展期进入调整期。本文深入分析了金融危机为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契机,以及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汽车零部件扩大出口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汽车工业研究》2006,(12):44-48
热点聚焦自主创新是中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然选择!!!!!!!!!!!!!!!!!!!!邵奇惠(1——2)争夺汽车零部件市场要靠持久战!!!!!!!!!!!!!!!!!!!!!!!!黄为民(1——6)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SWOT分析!!!!!!!!!!!!!!!!!!!!!!!李兴文(2——13)品牌全球化战略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我国二手车交易达433万辆,较上年增长12.47%。与新车市场的大起大落不同,自2000年以来,二手车市场一直保持年均15%左右的增速。"这是日前在京举行的"中国汽车市场走向"小型座谈会上,负责二手车交易统计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传递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工业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并不能掩盖其所处产业链低端的窘境与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风险。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亟待破解,诸如核心技术的问题、品牌建设的问题、规模集中度的问题、产品及服务质量的问题、人力资源建设的问题、营销模式和手段的问题、供应链不完善的问题、国际化发展的问题、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防范风险管理能力的问题。只有破解了这些难题,未来5年我国汽车产业才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4.
姚励  平原 《时代汽车》2014,(9):76-81
和——是典雅厚重的中国文明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东风汽车公司现任领导班子智慧的提炼出"和"文化,并在2014年4月正式向社会发布这一文化战略,其终极目标在于倾力构建"人、车、自然、社会的和谐",使东风达到一个"和"融天下,无限发展的境界。和东风人的基因传承 从全国"聚宝"建设二汽到全球"聚宝"开放合作,从内聚人心构建"和谐东风",到外强品牌推进"协同发展"……45年岁月激荡,国之大企,汽车强国。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规划为我国各行各业提出了前进的目标,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产业,我们的目标就是奋力使中国由汽车生产大国走向汽车强国。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如何从汽车大国变成汽车强国是继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大国后的热点话题。业界认为,成为汽车强国首先要看如何在汽车领域实现节能减排,那么发展新能源汽车就成为了这个热点话题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建设汽车强国是别无他途的战略选择.本文对我国建设汽车强国的国家行动和企业行动方向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国家层面上要旗帜鲜明地把建设汽车强国确立为国家战略,围绕着汽车强国这一战略目标成立领导小组,为本土企业做强提供各种有力的支持.本土企业是实现汽车强国战略的主体和基础,要建立清晰的企业战略,坚持自主正向研发、掌控核心技术,坚持走正规化、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赵欢 《时代汽车》2014,(10):54-55
自主品牌的发展要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竞争优势,走渐进式升级道路,不盲目冲击"高端";自主品牌如果真的要有大突破,国家要有雷霆之举,否则难解决现实问题;汽车强国首先市场是开放的,自主品牌应该占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十年前,我国启动了"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新能源汽车产业由此诞生,十年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发展道路上迎来了哪些政策以及利好扶持?国外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等汽车产业大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道路上,其政策扶持走向又会给我们哪些借鉴与思考呢?下面一组文章,或许能给您提供一个回答。  相似文献   

20.
朱福寿 《时代汽车》2014,(10):47-50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经济运行‘新常态’的概念,我国汽车产业也呈现出发展的‘新常态’。如何顺应当前产业发展‘新常态’的大势,加快推进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这是我们全行业应该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我认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要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为动力,以深化改革为基调,以做强做优为长期目标,以汽车强国为发展战略,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不达强国目标誓不罢休。"在10月16日上午举行的第五届全球汽车论坛上,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发表了主旨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