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长期来,人们一般认为铅烟粒子是十分微细的。不过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铅烟粒子有凝并成较大粒子的倾向。有关铅烟粒子凝并现象的系统研究资料尚未见报道。显然,研究铅烟粒子的凝并现象,探讨铅烟粒子的实际粒径,无论对铅粒的采集或净化,以及铅烟对人体危害方面的研究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铅晶蓄电池工作原理的简单阐述,多项数据测试,以及装车跟踪验证,研究了轨道交通车辆用铅晶蓄电池的可靠性和优势。研究结果表明铅晶蓄电池通过充电模式的调整完全可用于轨道交通车辆中。  相似文献   

3.
铅作业工人下运动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研究获得的结果非常不一致,一些作者对没有神经病学症状的铅作业工人研究发现了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某些改变,而另一方面对显示有神经疾患临床证据的铅作业工人进行一些调查又没有发现任何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为此,作者选择了一个电池工厂的94名男性铅作业工人,进行了有关早期铅中毒的神经病学和生物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铅是常见的工业毒物,研究铅引起的细胞遗传学效应,对探讨铅的毒理,保护铅作业工人及其后代的健康都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就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一、铅对体细胞染色体的影响 1.体外细胞培养 Banchinger等用浓度10~(-4)~10~(-3)M的醋酸铅处理体外培养的中国仓鼠细胞,发现分裂指数下降以及染色体裂隙增多。Beek等也发现用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两组职业性接触铅的男性工人进行了研究,第一组由31名接触空气中高浓度铅的工人组成,第二组33名工人接触低浓度铅,并对没有接触过铅的10名对照人员,也作了血铅和发铅浓度的调查,年龄均在21~55岁。血铅和发铅浓度,用电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每个接触者采集5根包括根部的头发样品,  相似文献   

6.
铅是一种Na~ /K~ -ATP酶的可逆性抑制剂,铅工人红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的降低已有报道,作者观察到酶活性的增强,这与Hasan,Seccki等体内外研究结果都相反,为了弄清这种酶活性与血液学之间的关系,对31名职业性接铅男工作了研究,并以50名铁路男工做对照,结果铅作业组酶活性,血铅、尿铅、尿δ-ALA以及尿卟啉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铅作业组酶活性与血铅浓度呈正相关(r=0.473,P<0.01);细胞内  相似文献   

7.
铅中毒的早期诊断是防治铅中毒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不少新的进展,获得了一些特异性较高、敏感性较强的指标,有的已列为铅中毒诊断指标和预防性体检的常规项目。对于某些习已常用的实验室检验项目,经多年使用的经验积累和检查方法的改进,其使用价值方面亦有新的评价。本文就有关铅中毒早期诊断指标方面的研究近况简述如下。一、反映铅进入机体内代谢水平的指标人体自外界环境摄取铅。其途径有:铅及其化合物以铅烟和铅尘的形式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铅也可以由于手和食物被污染而通过消化道进入人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废铅冶炼工和铁路建筑工(对照组)进行了铅接触指标和红细胞膜蛋白电泳分析的实验研究,以阐明铅对红细胞膜的影响。铅接触组男工28名,平均年龄46.8岁;对照组男工18名,平均年龄46.0岁。实验前,排除了两组的肝功能试验异常和内分泌疾病。  相似文献   

9.
铅对工人神经心理行为的影响已引起关注。目前,国外已发展到以定量研究心理功能的变化与接触铅程度之间的关系,并把它作为评价亚临床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的一个指标。为了探讨铅对  相似文献   

10.
我们试图从免疫学角度讨论职业中毒的本质,而对铅作业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了测定。当前,关于直接接触铅等重金属的现场工人的免疫功能还没有报告。因此,此次对直接接触铅的工人的免疫功能,特别是细胞免疫方面的功能进行了研究。方法是使用据说对细胞免疫的功能细胞——淋巴细胞具有非特异性分裂刺激作用的植物血凝素。进行微量全血培养然后测定T细胞的逆转功能。即把所采取的血液不加任何处理就用培养液稀释10倍。加入植物血凝素(PHA)诱发逆转反应。取PHA的剂景。比较研究彼此之间最高反应率结果,确认铅作业工人与正常人比较,转化反应具有有意义的低下。尤其,在铅浓度高的作业现场尿中合铅量高的  相似文献   

11.
铅的用途极广,如蓄电池、油漆、陶器等物品中含有铅,汽车排放的废气有铅,某些化妆品、药物和食具中含铅,甚至土壤、空气、水和蔬菜也会被铅污染。铅是有害元素,在人体内有蓄积作用,一旦体内含铅量过高,将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成人体内铅含量高,生育后将危害其后代的健康。 1 铅由胎盘传递对后代的影响母体铅可经胎盘转移的看法已基本达到一致.早在70年代,Buchet等指出妊娠前蓄积在母体内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铅和镉对混合接触这些金属的工人肾功能方面的交互作用,作者选用尿镉>2μgCd/g肌酐,血铅≥35μgPb/100ml血或尿铅≥50μgPb/g肌酐,或者血铅和尿铅都如此的62名同时接触铅和镉的工人,进行了肾功能及其它有关生化指标的測定,并将本次测定结果与过去对三组工人(铅接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对铅中毒的发病机理和早期中毒的诊断指标进行了广泛的、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但是,由于很多的生化指标都是非特异性的,故尚未得到满意的结果。铅中毒早期诊断在生化指标方面研究得最多的是铅对机体的卟啉代谢和酶的影响。本文试以探索铅接触者中铅对红细胞游  相似文献   

14.
据国外资料报道,铅、铁、钴都有致癌作用: 一、铅目前还没有由于职业性铅中毒而引起的任何类型癌症发病率升高的证据。但在1953年,Zollinger报告了接受磷酸铅注射的大鼠患肾癌。这一发现曾为许多研究者所证实。并观察到注射以外的途径给予磷酸铅、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均引起肾癌。诱发的肾癌仅见于大鼠和小鼠,对田鼠诱发肾癌未  相似文献   

15.
铁路车辆滑动轴承的轴瓦滑动面系用耐磨合金衬垫,其成分有铅78.05%,锑14~15%,锡4~5.5%等。在更换轴瓦滑动面合金时,则有熔融,浇铸铅锑合金及抛旋瓦面等工序,因而有铅、锑的蒸气及粉尘逸散于工作环境空气中。铅、锑共存,由于铅的毒性较大,以往对于铅危害的调查研究较为广泛而深入,而对锑危害的报导,则甚逊于铅。长期使用铅锑合金,在重视铅中毒的同时,锑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亦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我们对接触铅锑合金的工人受锑的影响作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6.
钙EDTA所致的尿中排铅量,根据给药方法(特别是给药速度)将有何种变化,对12名铅作业工人(22~66)岁男子,血中铅10~60微克/100克进行了探讨研究。 (1)6名铅作业工人饮用水500毫升后,立即快速静脉注射钙EDTA20毫克/公斤体重,从静注开始,分别于1、2、4、8、12及到24小时后,测定尿铅排出量。尿铅排出量从1~2小时后达到顶峰后逐渐减少。由静注开始4小时后可见到24小时铅排出量的50%。 (2)对9名铅作业工人将钙EDTA20毫克/公斤体重溶于5%葡萄糖250毫升,以不到1小时速度静脉滴注完毕。同样从静脲点滴开始到24小时后测定尿中铅排出量(平均0.55毫克/24小时)。平均每单位时间尿铅量从静脉点滴开始1~2小时后出现最高值,自点滴后5小时可看到50%值。 (3)对8名铅作业工人,将钙EDTA40~60  相似文献   

17.
体重3.7~3.9kg雌兔分成三组:(1)胆管造瘘给铅组(2只);(2)给铅未造瘘组(2只);(3)造瘘未给铅组(1只)。给铅动物以12mg/kg(相当于 2/3致死剂量)的四乙铅兔耳静脉注射,24小时后采样测定胆汁、肠内容物、脏器、血和尿中的总铅、三乙铅、二乙铅和无机铅的含量。 1.胆汁排铅情况:造瘘给铅组中,给药后24小时约8%给药剂量的铅由胆汁排出(其中胆囊胆汁约1%,胆管胆汁约7%)。胆汁总铅中约97%为二乙铅,无机铅约2%,三乙铅约0.1%。给药后6~12小时铅的总排出量最高。随时间增长,胆管胆  相似文献   

18.
四乙基铅中毒工人在中毒后21天,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法,测定尿中三乙基铅、二乙基铅及无机铅的含量。测定结果发现,中毒患者尿铅的构成50%为二乙基铅,48%为无机铅,2%为三乙基铅。四乙基铅中毒工人在中毒后30天,经靜脉注射CaNa_2-EDTA1000mg驱铅,发现尿铅增高3倍,排出的尿铅中大约98%是无机铅。Ⅶ(5):4,1982(俄文) 四川医学院附属职业病防治院李昌吉摘王宗全校  相似文献   

19.
铅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资料较多,本文仅将手头的资料作一个粗略的总结,以供参考。一、影响内分泌的调节功能 Weibe等用雌鼠作了两次实验,第一次于交配前用铅处理,测得产后21天子宫雌二醇受体亲和力显著增加,但其受体量无变化;于怀孕第7天用铅处理至150天,测得子代鼠子宫每毫克蛋白质的雌二醇受体大约减少35%(P<0.05):同时也测得亲代鼠铅处理35~150天组子宫雌二醇受体量显著减少,受体亲和力显著增加(P<0.01)。表明铅可改变青春期前和成鼠子宫雌二醇受体量和亲和力。第二次用铅处理妊娠前或妊娠及哺乳期的雌鼠至断奶  相似文献   

20.
铅对生化配合基有强烈的亲合力,因此它可以作用于酶,并置换其必需的金属,调节其合成和阻止它与萃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生化变化可导致接触动物和人类肾脏线粒体和内浆核网结构的改变。人类肾脏对慢性铅接触的反应可分成很多期;而核内包合体似乎只存在于第一期。 Dingwall-Fordyce和Lane(1963)的研究曾报告在蓄电池工厂严重地接触铅的退休工人很多死于脑血管意外。可惜这个研究没有报导关于肾脏病或高血压的发病情况。而其他研究则指出工人接触铅可引起肾脏病和高血压,但对接触情况未作详细说明。只有在注意监视管理的工厂,工人(虽然比非接触者吸收较多的铅,)可以避免发生肾脏病和血管改变的危险。 Sandstead等(1970)曾报告在9名铅中毒(其中一人患高血压)病人发现血浆高血压朊原酶活性降低和醛甾酮分泌减少。据此,虽然在铅接触者由于高血压或肾脏病可使血浆高血压朊原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