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托拉林铁路藏噶隧道,采用现场取样、室内土工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选取密实程度、含石量和含水率3个主要影响因素,对冰碛层围岩稳定性及亚分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冰碛层围岩的抗剪强度随密实程度和含石量的增大逐渐增大,随含水率的增大逐渐减小;冰碛层围岩塌方过程分为3类,分别为"局部塌方、小塌方、中~大塌方""局部失稳、中~大塌方"和"大塌方";冰碛层围岩亚分级可分为Ⅳ_2,Ⅴ_1和Ⅴ_2共3个亚级,分级指标为密实程度、含石量和含水率。依据藏噶隧道冰碛层段"三台阶"施工方法,推荐Ⅳ_2亚级围岩采用型钢钢架和管棚支护;Ⅴ_1亚级围岩采用"管棚+小导管"超前加固、型钢钢架和管棚支护;Ⅴ_2亚级围岩采用"帷幕注浆、管棚+小导管"超前加固、型钢钢架和管棚支护。现场采用对应的加固措施后,最大沉降小于100 mm,满足隧道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2.
浅埋、偏压、软岩隧道进洞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进洞施工一直是隧道施工的难点,通过实例介绍此类隧道施工关键技术,采用重力式挡墙和边仰坡加固措施处理隧道偏压,采用大管棚、超前小导管及套拱法处理隧道浅埋,采用三台阶七步流水法进行软弱围岩洞内施工,同时阐述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的方法和对围岩变形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青岛仰口隧道长约3 900 m,是青岛滨海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双向双洞六车道,隧道宽16.8 m,高9.6 m,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用锚喷支护,二次衬砌采用模筑混凝土结构.隧道穿越地层为花岗岩,Ⅴ级围岩段约400 m,国内目前一般大断面软弱围岩采用"CD工法"、"CRD工法"或双侧壁导坑法分块施工,工序转换多、施工速度慢且大型机械无法作业,临时工程和废弃工程量大.研究结论:为了实现大型机械化作业加快施工进度和减少临时工程废弃量,Ⅴ级围岩段采用导管超前注浆加固,初期支护适当加强并紧跟掌子面,隧道采用全断面和台阶法开挖,便于大型机械配套作业,加快了施工进度,平均单掌子面月开挖成洞140 m.硬岩隧道III级、Ⅲ级、Ⅴ级围岩段可以采用台阶法开挖.  相似文献   

4.
针对隧道施工狭窄的场地条件和施工机械振动干扰的超前探测工作环境,为提高TSP隧道地质超前探测外业采集数据的可靠性,对TSP地质超前探测外业采集的反射波主频与隧道地质超前探测效果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宜万铁路复杂岩溶隧道TSP地质超前探测的应用实例数据,得到了隧道TSP地质超前探测反射波正确频谱分析图和干扰较大频谱分析图以及隧道Ⅱ级、Ⅲ级、Ⅳ~Ⅴ级围岩级别的TSP地质超前探测反射波主频范围频次图,从外业采集的反射波频谱对TSP隧道地质超前探测外业采集数据质量进行了判别。  相似文献   

5.
浅埋公路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严山岭隧道出口段左线洞口为原始山涧冲沟,洞口段覆盖层较薄,左侧拱腰部位覆盖层厚仅有80cm。为保证进洞安全,采用地表砂浆锚杆加固拱顶岩体,在钢拱架、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下加固洞口岩体,采用控制爆破手段降低对围岩扰动,利用围岩量测技术指导施工,保证了洞口浅埋段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
史茂林 《铁道建筑》2006,(10):41-43
茂林山隧道出口段遇长105 m老黄土地层(属Ⅴ级围岩),施工中出现边墙开裂、拱顶下沉问题。后调整施工方案,即采取小导管超前加固、缩小进尺,加强支护、二衬及时跟进等措施,顺利通过黄土层。  相似文献   

7.
浅埋软岩铁路隧道洞口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堡上隧道进口位于山谷冲沟的中心,系超浅埋地段,围岩结构软弱松散,进洞困难,在施工中采取边仰坡加固、地表回填、地表锚杆及超前小导管注浆固结等综合技术措施,顺利穿过浅埋、软弱围岩段,实现安全进洞。  相似文献   

8.
大管棚超前支护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三台阶隧道施工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天马山隧道Ⅴ级(偏弱)围岩施工为例,通过方案比选,提出了大管棚超前支护Ⅴ级(偏弱)围岩,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三台阶工法施工技术.经过论证,此方案安全可行,节省投资,进度加快,可为今后类似隧道的施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双层注浆小导管在软弱地质隧道进洞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前注浆小导管是目前各类隧道施工中应用比较成熟的施工工艺,实施后对加强围岩自身稳定和延长自稳时间有较好的效果,在隧道洞门开挖施工中应用较广泛.结合新铁山隧道工程,对在隧道进洞施工中实施双层超前注浆小导管的方法、工艺、效果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对类似隧道进洞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软弱富水Ⅵ级围岩隧道下穿道路及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针对江门隧道软弱富水Ⅵ级围岩段隧道施工难题,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及下穿段道路的运营安全,选择合适的超前预加固方式和隧道开挖方法。研究结论:(1)采用施作水平旋喷桩超前加固、大管棚超前支护和CRD工法进行开挖,保证了隧道下穿段的施工安全。(2)借助有限元计算软件,对隧道开挖过程进行全过程数值模拟,对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和位移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确定施工控制和地表变形监测重点。(3)在施工过程中钢架需及时封闭成环,防止底部出现较大的位移,产生底臌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