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前,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列控系统作为轨道交通列控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列车之间的追踪间隔。追踪间隔的计算是列车生成移动授权的前提。列控系统中移动授权的发布由区域控制器来完成。列控系统中由于追踪模式的不同,列车追踪间隔也会有差异,从而影响移动授权生成,影响行车效率。分析了列车移动授权生成原理,研究了列车区间追踪场景下绝对追踪模式和相对追踪模式下的列车追踪间隔,并进行了仿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对追踪模式下列车生成的移动授权更大,可以进一步缩小列车追踪间隔;绝对追踪模式存在最优追踪速度。  相似文献   

2.
无线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信号系统往往采用移动闭塞制式,其列车运行许可主要依靠移动授权功能.为配合信号系统国产化工作,从国际标准中移动授权定义入手,对移动授权分门别类,包括移动授权限制和人工列车授权;详细描述了各类移动授权的原理、办理过程、解锁方法,简要介绍了移动授权的障碍物及回撤现象.结合实际操作场景和故障场景总结了不同类型移动授权之间转换过程,对城市轨道交通无线CBTC信号系统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普遍采用分布式的移动授权管理架构,不同的移动授权单元控制不同的控区。介绍了正常模式下通信列车通过控区边界的过程,逐一分析了非通信列车在接车控区MAU(移动授权单元)发生故障、发车控区MAU发生故障及两个连续控区MAU均发生故障模式下的系统反应;并论述了在分布式移动授权管理架构运用过程中涉及到的跨控区列车运行的管理问题,最终提出相应的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移动授权是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实现安全控车的重要参数,由设在轨旁的区域控制器计算并通过无线局域网传送给列车.在引入移动授权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移动授权计算的信息流图、设计思路,给出移动授权计算的设计方案、软件架构及软件流程,通过Visual C++6.0编程实现列车按照移动授权的不断向前延伸而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CBTC系统中车载ATP对于点式控制移动授权和连续控制移动授权的不同处理,并分析给出了处理两种移动授权转换的合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简要分析CBTC系统下列车移动授权的计算原则和间隔控制原理,提出工程实施中应考虑的特殊点。  相似文献   

7.
CBTC移动授权分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已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趋势。该系统的核心功能是为列车分配移动授权,实现列车安全分隔。其基本结构由列车自动监控、列车车载系统、区域控制中心、计算机联锁和数据传输系统5个子系统组成。通过研究移动授权的含义及其分配过程,提出一套可行的移动授权分配的解决方案,为我国自主研发CBTC系统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区域控制器ZC子系统测试时遇到的线路数据库特殊点覆盖率不全问题,提出了基于移动闭塞原理的仿真VOBC特殊点注入方法。该算法首先对线路数据库进行数据预处理;再根据列车所处的位置,利用速度、加速度、移动授权、列车不确定性等参数,计算列车的下一位置;最后根据位置来判断列车是否经过特殊点,若经过,则将特殊点注入位置报告发送到ZC。经在广州地铁7号线室内测试验证,线路特殊点覆盖率达到了99.52%,且遗漏的点也符合安全要求,有效提高了ZC系统功能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9.
探讨基于CBTC移动闭塞系统的实现及原则、基于CBTC移动闭塞系统的设计原则与移动授权限制实现,可看出基于CBTC的移动闭塞是列车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卧式加中心的主要性能,包括机床精度、主轴电机、快速移动速度,数控系统、排冷却装置、刀库手盘数等六个方面的分析比较,得出加工中心正向自动化程度更好、机床精度更高、功能更全、切削效率更高、结构更趋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CBTC系统混跑模式中CBTC列车移动授权的计算原则和计算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4种典型的混跑场景为例,阐述了每种场景中的移动授权延伸过程及相应的安全操作规则。  相似文献   

12.
TLV移动加载对轨道结构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轨道加载试验车(简称TLV)在高速、重载线路上移动加载测试时其合理的加载参数,建立"TLV—高速板式无砟轨道/重载有砟轨道—路基"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系统分析加载速度、加载力、轨道结构参数的变化对轨道结构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满足测试要求前提下,同等加载力下合理的移动加载速度建议参考值为40~50km/h;同等加载速度下移动加载力越大,可认为加载力参数越为合理;轨下结构刚度的增大使得TLV移动加载下测得的轨道部件动位移降低,振动响应增强;TLV移动加载下不同轨道结构部件的动态特性对于轨道结构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3.
随着LTE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推广应用,授权频谱资源不足与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间数据传输需求的矛盾制约着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建设方案的选择,利用非授权频谱实现LTE的LTE-U新兴无线技术有望缓解甚至解决该问题。通过对LTE-U的技术研究,分析其在城市轨道交通应用中的技术优势:移动和切换性能优异、传输时延小、抗干扰能力强、覆盖半径大、QoS保障好、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等特点。通过搭建LTE-U测试网络,在实验室进行120 km/h、140 km/h、160 km/h典型速度下加载CCTV和PIS业务测试;在80 km/h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上,采用 A、B冗余组网测试,A网承载CBTC业务,B网综合承载CBTC、CCTV和PIS业务;选择在80~170 km/h的速度下搭建LTE-U网络,并进行CCTV和PIS业务测试。测试结果显示,LTE-U具有对城市轨道交通CBTC、CCTV、PIS业务的承载能力。同时,LTE-U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如LAA技术的TAU有待开发、Standalone技术的多载波聚合产品不成熟以及其他非授权频谱产品的竞争等,最终提出在城市轨道交通中部署LTE-U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视轨道结构为轨枕(或扣件)周期支撑的无限长周期结构,利用匀速移动谐振荷载作用下周期结构在频域内响应的性质和叠加原理,将求解匀速移动荷载作用下轨道结构振动响应问题的关键转化到在频域内解1个8元一次方程组。运用给出的解析方法对移动荷载作用下轨道结构的振动研究表明:在中低速单个移动谐振荷载作用下,钢轨位移频谱的峰值出现在荷载频率附近,且随着荷载速度的增加,频谱峰值变小,峰值位置向轨道固有频率靠近;力群的叠加使钢轨位移的频谱分布加宽;随着移动速度的增加,列车轴荷载下钢轨的位移频谱向高频移动;轨道结构有多个临界速度,提高基础的刚度,可以提高轨道的最小临界速度;基础阻尼能明显减缓轨道结构的强振动。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WINNER信道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无线信道模型和铁路电波传播环境研究基础上,提出WINNER D2a信道模型是高速铁路无线信道的合适选择,并建立了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WINNER D2a信道半实物仿真平台。与传统的计算机仿真相比,半实物仿真平台具有更高的仿真性和实时性,并能在实验室对设备在高速铁路上的性能进行测试。在仿真平台上对不同移动速度、同频干扰、接收电平条件下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移动速度和同频干扰对系统性能影响非常大,而接收电平则对性能没有明显影响。最后探讨了改善系统性能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中,信息传输通道基本以通信网络为主,移动授权的传输网络时延特性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在介绍CBTC移动授权的信息发布系统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时延的构成和不确定性,结合时延特性分析了CBTC系统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测速测距系统是列控车载设备的关键模块,是获取列车速度、加速度、位置、运行方向等信息的依据,是车载设备计算移动授权实现安全控车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测速测距信号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仿真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列控车载设备关键模块自主化替代起到了推动作用,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西安机场城际线路信号系统采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列车在单A网、单B网模式测试期间,曾多次出现由移动授权超时导致的紧急制动故障。经分析列车运行数据,提出测试方案,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采取了优化LTE(长期演进)区间网络、调整车载信号设备参数、升级相应软件等措施顺利地解决了因移动授权超时而引发的故障。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移动质量速度与受载钢轨变形之间的关系,针对现有轮轨系统监测实验台物理模型,建立弹性点支撑的轮轨系统力学模型;结合钢轨的边界条件和荷载类型,采用振型叠加法对钢轨力学模型的振动方程求解,用MATLAB对移动质量从10~70 km/h不同速度下的钢轨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初步得出钢轨随移动荷载速度的变形规律:钢轨的变形随着移动质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并通过实验对仿真规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线路坡道对传统自动过分相牵引卸载时机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机车自主测速定位以及各种速度-距离曲线,结合机车移动授权、线路坡道、机车工况,实时判断分相预告点,动态计算牵引卸载时延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消除坡道对机车动能的影响,满足机车在过分相点及时卸载牵引的要求,其控制性能优于传统自动过分相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