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的特性,结合当前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现状,对数字光纤直放站在铁路GSM-R改造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合工程实例,给出数字直放站技术在铁路GSM-R改造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2.
通过传输损耗、上行噪声叠加、传输时延和组网等方面来比较模拟光纤直放站和数字光纤直放站的优缺点,试验利用数字光纤直放站在既有包西线GSM-R系统中替代模拟光纤直放站进行弱场覆盖,发现数字光纤直放站近、远端机之间的光纤传输链路不受光功率衰减的影响,并能通过调整远端机时延可以良好解决实际应用中多个远端单元RRU之间重叠覆盖区域的时延色散问题,对数字光纤直放站今后在铁路推广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光纤直放站是GSM-R弱场覆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光纤直放站的原理,并从光纤直放站链路预算、时延和典型设计方案方面探讨光纤直放站在GSM-R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GSM-R系统弱场覆盖现状、存在的技术难题,以及数字直放站工作原理及技术优势,总结出GSM-R系统弱场覆盖采用数字直放站的覆盖距离和组网方式,解决模拟直放站多径干扰和底噪抬升的问题,减少网络超时,提高GSM-R通信质量,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5.
光纤直放站是GSM-R弱场覆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光纤直放站的原理,并从光纤直放站链路预算、时延和典型设计方案方面探讨了光纤直放站在GSM-R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山区铁路既有线GSM-R改造存在地形条件复杂、无线电波传播困难、改造成本高,以及施工难度大、工期长、行车干扰大等难点。本文以成昆铁路广通-昆明(温泉)段单线电气化铁路既有线GSM-R改造工程为例,探讨如何利用数字光纤直放站、远程供电、天线覆盖等技术实现系统组网,以减少工程造价、降低施工难度和缩短工程周期,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石太客运专线GSM-R弱场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太专线不同长度的隧道,利用光纤直放站加漏缆与GSM-R系统3种组网方式解决弱场覆盖问题;结合工程实际,对光纤直放站对基站的影响及漏缆的选型进行分析,对系统工程应用提出建议,使GSM-R系统更好满足客运专线无缝覆盖的通信要求,保证铁路通信系统安全和可靠。  相似文献   

8.
王丹 《中国铁路》2006,(12):48-49,59
青藏铁路GSM-R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按照铁道部发布的《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场强覆盖以机车天线处输入端射频信号为标准,满足-92dB.m(95%的时间地点概率)。使用铁路沿线数字地图和无线网络规划工具软件,确定设计余量(DMF)和基站重叠区以及沿线区间GSM-R的基站设置地点。对铁路沿线隧道、路堑等弱场强区,采用光纤直放站加漏泄同轴电缆方式解决。  相似文献   

9.
数字光纤直放站为GSM-R系统的弱场覆盖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射频中继设备。作为国内首条采用数字光纤直放站的CTCS-3级列控线路,京哈高铁开通运用期间有关数字光纤直放站的使用情况备受业内关注。本文结合京哈高铁工程案例,立足数字光纤直放站的技术特点,重点介绍了数字光纤直放站在CTCS-3级列控线路中运用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既有铁路的特点,就平原区段和山区两种覆盖场景,从覆盖距离和投资两个方面对GSM-R系统宏基站、分布式基站、数字光纤直放站等无线设备的选择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分布式基站产品改进建议。对既有铁路450 MHz无线列调改造GSM-R系统工程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高速铁路GSM-R系统中无线覆盖技术要求,并针对哈大高速铁路中无线通信系统的弱场问题,提出光纤直放站、泄漏电缆等覆盖技术,以解决路堑、隧道等多种地形的弱场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2.
光纤直放站利用光纤作为中继媒介,具有中继传输距离远,信号质量高,稳定性能好的优点,可以解决铁路长大区间的无线覆盖问题,包括铁路提速后,取消中间站的信号补盲、铁路隧道的盲区覆盖、区间的弱场覆盖等.本文通过对比光纤直放站与现有区间弱场中继器在安全性、稳定性及运营维护方面存在的优势,说明利用光纤直放站对无线通信区间弱场进行补...  相似文献   

13.
GSM-R系统的无线覆盖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目的:GSM-R是专门为铁路通信设计的综合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能满足列车运行速度为0~500km/h的无线通信要求,安全性好。GSM-R的无线覆盖是影响GSM-R系统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理论上对GSM-R系统的无线覆盖进行分析,从而在GSM-R的设计和网络优化中进行指导,便于基站和直放站选址等。研究方法:对Hata模型进行模拟,并用直放站之间的时延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模拟验证。研究结果:移动台距离基站越远,传播路径损耗越大;地形越复杂,传播路径损耗越大。基站与光纤直放站均采用全向空间波覆盖的覆盖距离不超过3.2km。光纤直放站采用单向覆盖时距离不超过6km。研究结论:选择合适的Hata模型及传播时延有利于更好得到传播损耗,从而决定基站和直放站的传播距离和站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既有铁路GSM-R改造工程区间采用光纤直放站、分布式基站进行弱场覆盖,如何低成本、高可靠的解决区间设备供电,确保铁路移动通信安全运行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直流远供电源系统将车站机房内高频开关电源经局端设备升压后通过供电电缆远距离供给区间通信设备,可满足区间设备I级负荷的供电需求,具有安全性好、可集中监控和管理、便于维护、降低建设成本的特点,是解决既有线GSM-R改造工程中区间设备的供电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以及无线通信系统改造的大规模开展,GSM-R网络建设也进入大面积建设阶段。文章对既有铁路无线通信系统改造组网方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通过对京原铁路电化改造工程GSM-R无线网络组网方案,以及浦梅铁路长大隧道弱场冗余覆盖组网方案的分析,提出了既有铁路无线通信系统改造组网方案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由于模拟光纤直放站的时延问题,造成直放站远端机之间、基站与直放站的重叠区存在多径干扰,严重影响通信质量,导致铁路GSM-R通信系统产生40%以上的超时现象;通过研发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有效解决了该问题,具有组网灵活、底噪低、时延调整等特点,减少了网络多径干扰,并提高了GSM-R重载铁路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全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全线隧道226座177.218 km,隧道及桥隧相连的地段占的比重较高。然而,在这些地段安装通信设备,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安装标准或安装工艺,为了满足客运专线通信系统必须具备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可维护性及可扩展性等要求,以及安装标准统一、质量可靠、美观适用,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研究形成了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隧道内通信设备的安装工艺。在隧道等弱场区域采用光纤直放站以实现GSM-R系统的交织冗余覆盖,光纤直放站的光纤应用的物理需求是复杂的,在此方面的创新设计,为光纤的应用简单化、施工安装明了化、故障查找快速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研究CTCS-3线路应用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技术指标及冗余组网,以京沈客专GSM-R网络无线覆盖为例,分析工程静态测试及联调联试数据,开展GSM-R网络优化,为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在CTCS-3线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既有普速线路无线列调进行GSM-R网络改造过程中,数字光纤直放站因时延补偿特点和组网多样性等优势将取代模拟光纤直放站,成为GSM-R网络改造工程中隧道内网络覆盖的主流技术之一。由于隧道内网络是否冗余与隧道长度相关,且数字光纤直放站在隧道内的不同组网方式有距离限制,结合数字光纤直放站的组网方式与隧道内网络覆盖需求,研究在不同隧道长度下适用的数字光纤直放站组网方式。  相似文献   

20.
铁路GSM-R移动通信系统的建设离不开光纤直放站,现行技术规范要求室外光纤直放站最小标称输出功率为1W,国内工程中,往往采用5W及以上的较大功率直放站,结合工程实例探讨在铁路GSM-R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小功率光纤直放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