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曲线管幕管节现场制作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4,(10):102-104
结合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曲线管幕工程实例,详细介绍曲线管幕管节制作与连接关键技术,包括管材切割下料、管身卷制、承插口F形接头制作、管节焊接组装技术,管节质量检测方法和验收标准等。顶管施工实践证明,管节制作精度、刚度和稳定性、防水密封性能等均达到预期效果,管节现场工厂化制作技术和产品质量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3.
4.
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曲线管幕施工阶段,由于始发端深基坑突发涌水、涌砂,造成顶管施工区域地层严重失水和管周润滑泥浆流失,9号管顶进被困。根据顶管施工区域工程环境、地质条件和地层变形情况,以及9号管被困位置和施工装备条件因素,按照"不危及施工安全和避免发生次生灾害,可操作性强,处置费用低"的原则,提出了增加后背顶力、中继套管顶推、逆向开挖拉拔、顶部开窗等4种递进脱困方案。经比选,首先采用了增加后背顶力方案未果,后采用中继套管推进方案,取得了成功。9号管成功脱困为本工程后续顶管施工积累了经验,也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4,(9):106-109
管幕工程是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曲线顶管是本工程核心技术之一,其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管幕下穿拱北口岸,埋深4~5 m,平均长度257.92 m,位于半径890 m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的组合曲线上,精度要求±50 mm,地表沉降要求小于30 mm,管幕所处地层地质条件复杂,周边环境敏感,人流、车流众多,管节轨迹控制难度大,轨迹精度控制是管幕工程难点之一。从顶管机设备选型、管节长度、F形接头设计、测量控制、动态纠偏、始发接收控制、管节轨迹实际偏差等几个方面介绍管幕轨迹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6.
7.
8.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4,(8)
管幕工程是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口岸暗挖段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其特点是距离长、直径大、管幕轨迹位于曲线上,同时顶管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工程下穿拱北口岸限定区域,埋深4~5 m,管幕平均长度257.92 m,由36根φ1 620 mm的钢管组成。线路位于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组成的组合曲线上,圆曲线半径约890 m,管节轨迹精度要求±50 mm,地表沉降要求小于30 mm,管幕所处地层地质条件复杂,周边环境敏感。从顶管机选型、顶进阶段划分、顺序和工艺控制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与区域CORS相比,港珠澳大桥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具有定位精度及可靠性要求高、定位环境恶劣、跨境协调难度大等突出特点。介绍了系统的组成、总体结构及基本功能,详细分析了系统建设中的关键点,包括参考站、数据中心、通讯网络及监测站的设计与建设,以及参考站联测、精化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应用及系统测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14.
以港珠澳大桥高程控制网测设为例,介绍一种通过测量机器人实时记录竖直角,以消除测量平台不稳定性影响的GPS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以广州市进生物岛隧道工程勘察为例,介绍沉管隧道综合勘察的方法和工作步骤,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工程物探,工程钻探,水文测验,河势推演分析和河工模型。 相似文献
18.
沉管隧道勘察中的水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广州市进生物岛隧道(沉管隧道)的地质勘察工作,简要介绍了沉管隧道勘察中水文研究的方法、程序及内容,通过河床演变分析,提出了隧道设计与运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目前世界各地常用的基础处理方法,同时对我国普遍采用的后填法作了详细的说明,并提出采用后填法进行基础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海底沉管隧道的防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家门港海底隧道为例,介绍了海底沉管管段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结构构造措施(施工缝、后浇带防水设计)达到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目的;在管段接头处采用GINA橡胶止水带、OMEGA橡胶止水带构成可靠的两道柔性接头防水;在结构顶板和侧墙外涂刷一薄层防水涂层,形成一道能适应微小变形以及抵抗酸碱介质的侵蚀而达到防水防腐的要求的防水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