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曲线管幕管节现场制作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曲线管幕工程实例,详细介绍曲线管幕管节制作与连接关键技术,包括管材切割下料、管身卷制、承插口F形接头制作、管节焊接组装技术,管节质量检测方法和验收标准等。顶管施工实践证明,管节制作精度、刚度和稳定性、防水密封性能等均达到预期效果,管节现场工厂化制作技术和产品质量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港珠澳大桥连接线拱北隧道陆域明挖段全长1 229.895 m,宽度20.7~32.6 m,深度26.7~1.9 m,为典型的狭长且深度差异大的基坑工程。针对基坑及周边环境特点,随着基坑深度的增加,依次采用拉森Ⅳ型钢板桩、SMW密插桩、600~1 200 mm地下连续墙等围护结构。通过对陆域明挖段典型断面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了基坑施工对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形式。监测结果表明,采用信息化施工的监测手段,能够及时解决发现的险情,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港珠澳大桥超大断面预制沉管混凝土控裂要求高、难度大。预制沉管采用工厂预制,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连续不断,对温控监测和控制时效性及精确性要求极高。为解决上述难题,在控裂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现场温控监测关键参数,进行了可视化温控监测预警系统的开发,经过模型试验验证后在港珠澳大桥预制沉管中应用。现场应用效果表明:研发的温控监测预警系统与沉管工厂化预制的自动化需求相匹配,满足了时效性要求,实现了预制沉管温度、湿度、侧压力自动化监测和控制;混凝土各项监测参数均满足温控标准的要求,预制沉管管节没有出现裂缝。  相似文献   

4.
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曲线管幕施工阶段,由于始发端深基坑突发涌水、涌砂,造成顶管施工区域地层严重失水和管周润滑泥浆流失,9号管顶进被困。根据顶管施工区域工程环境、地质条件和地层变形情况,以及9号管被困位置和施工装备条件因素,按照"不危及施工安全和避免发生次生灾害,可操作性强,处置费用低"的原则,提出了增加后背顶力、中继套管顶推、逆向开挖拉拔、顶部开窗等4种递进脱困方案。经比选,首先采用了增加后背顶力方案未果,后采用中继套管推进方案,取得了成功。9号管成功脱困为本工程后续顶管施工积累了经验,也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管幕工程是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曲线顶管是本工程核心技术之一,其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管幕下穿拱北口岸,埋深4~5 m,平均长度257.92 m,位于半径890 m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的组合曲线上,精度要求±50 mm,地表沉降要求小于30 mm,管幕所处地层地质条件复杂,周边环境敏感,人流、车流众多,管节轨迹控制难度大,轨迹精度控制是管幕工程难点之一。从顶管机设备选型、管节长度、F形接头设计、测量控制、动态纠偏、始发接收控制、管节轨迹实际偏差等几个方面介绍管幕轨迹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6.
管幕工程是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暗挖段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工程下穿拱北口岸限定区域,埋深4~5 m,管幕平均长度257.92 m,由36根直径1 620 mm的钢管组成。线路位于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组成的复合曲线上,其特点是群管顶进、互为接收始发、间距小、曲线半径小、精度控制高、地表沉降小、周边环境敏感。本文对从导线测量、一井定向、顶管测量、轨迹控制到精度估算的技术要点做了详细介绍,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分析港珠澳大桥施工过程中水上交通安全风险的基础上,对大桥建设过程中各责任方安全监管措施进行阐述,重点介绍港珠澳大桥通航环境数据服务系统。通过对港珠澳大桥建设工程中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模式的探讨,为跨海工程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管幕工程是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口岸暗挖段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其特点是距离长、直径大、管幕轨迹位于曲线上,同时顶管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工程下穿拱北口岸限定区域,埋深4~5 m,管幕平均长度257.92 m,由36根φ1 620 mm的钢管组成。线路位于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组成的组合曲线上,圆曲线半径约890 m,管节轨迹精度要求±50 mm,地表沉降要求小于30 mm,管幕所处地层地质条件复杂,周边环境敏感。从顶管机选型、顶进阶段划分、顺序和工艺控制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主体工程建设中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部分,海中人工岛快速成岛技术及海底沉管隧道技术的应用给施工带来安全风险,本文通过介绍岛隧工程重点施工内容,分析了施工主要安全风险,并通过3E(Engineering,Education,Enforcement)原则提出了对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适合工程应用的高精度宽海域高程直接传递是工程测量急待解决的问题。利用港珠澳大桥既有测量资料进行天文GPS水准法的应用研究,提出天文GPS水准多测线平均法。通过大量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得出:用天文GPS水准多测线平均法求得宽海域两侧高程基准差的精度优于二等水准精度,为高精度大跨距直接传递两岸高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12.
与区域CORS相比,港珠澳大桥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具有定位精度及可靠性要求高、定位环境恶劣、跨境协调难度大等突出特点。介绍了系统的组成、总体结构及基本功能,详细分析了系统建设中的关键点,包括参考站、数据中心、通讯网络及监测站的设计与建设,以及参考站联测、精化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应用及系统测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对港珠澳大桥非通航孔桥预制承台安装体系转换的设计与施工进行研究。利用有限元程序对承台预留孔的受力进行分析,介绍围堰施工、桩头处理、承台吊装、承台挂桩、体系转换等各工序的施工过程,以及桥梁承台与桩基之间的体系转换。结果表明,体系转换的设计与施工能够保证承台预制构件的安装偏差满足规范要求(高程±10 mm,轴线偏差±10 mm,斜度满足H/3 000且不大于30mm),可为同类跨海大桥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闵阳 《铁路航测》2014,(2):28-30
以港珠澳大桥高程控制网测设为例,介绍一种通过测量机器人实时记录竖直角,以消除测量平台不稳定性影响的GPS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5.
港珠澳大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0#块施工,考虑到海洋环境及高处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采用搭设移动模架和钢管桩的近塔支架工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了简单的支架设计方案,并通过计算,对移动模架和钢管桩进行受力分析,并选择海洋环境中最不利工况计算了钢管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设计的近塔支架受力效果好,强度、变形、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6.
根据港珠澳大桥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施工方案,其非通航孔桥墩采用工厂节段预制,现场拼装联接技术,其墩身的拼装联接采用75大直径预应力高强螺纹钢筋联接锚固体系,该体系含张拉端锚固系统、固定端锚固系统、钢筋接长系统及波纹管连接密封系统。针对该体系,对大直径螺纹钢筋母材的原材料及生产工艺进行了研制;对张拉端锚固系统的低回缩锚具、钢筋接长系统的止转连接器、张拉端与固定端锚固系统的锚下结构以及整个体系的防护技术和长期监测技术进行了专门的分析、设计和研制。确保预制桥墩拼装联接锚固体系的安全与超耐久性。  相似文献   

17.
李彦军 《铁道勘察》2005,31(1):10-12
以广州市进生物岛隧道工程勘察为例,介绍沉管隧道综合勘察的方法和工作步骤,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工程物探,工程钻探,水文测验,河势推演分析和河工模型。  相似文献   

18.
沉管隧道勘察中的水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高翔 《铁道勘察》2006,32(5):42-44
结合广州市进生物岛隧道(沉管隧道)的地质勘察工作,简要介绍了沉管隧道勘察中水文研究的方法、程序及内容,通过河床演变分析,提出了隧道设计与运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目前世界各地常用的基础处理方法,同时对我国普遍采用的后填法作了详细的说明,并提出采用后填法进行基础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海底沉管隧道的防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家门港海底隧道为例,介绍了海底沉管管段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结构构造措施(施工缝、后浇带防水设计)达到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目的;在管段接头处采用GINA橡胶止水带、OMEGA橡胶止水带构成可靠的两道柔性接头防水;在结构顶板和侧墙外涂刷一薄层防水涂层,形成一道能适应微小变形以及抵抗酸碱介质的侵蚀而达到防水防腐的要求的防水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