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采用CTCS-2+ATO列车运行控制系统,ATO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是满足列车车门与站台门系统的联动控制,实现站台门的防护。介绍现有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动车组类型、站台门现状、车门与站台门系统的联动条件、接口原理。针对珠三角城际公交化运营开行4辆编组动车的需求,基于不同编组、不同车门类型、不同运行交路情况下对车门与站台门联动控制提出3种优化设计方案。从规范符合性、运营使用习惯、既有线改造可实施性等角度对3种方案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对新建和既有运营线路分别提出推荐方案。研究结论满足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开行4辆编组动车的需求,并为其他城际铁路、市域铁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边缘均设置站台门,但站台门绝缘不良的问题时有发生,威胁乘客的安全。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系统的绝缘设计依据及绝缘原理,针对目前轨道交通行业内站台门各种绝缘方案进行分类研究与分析,并对站台门新型绝缘方案和绝缘措施进行论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从全自动运行场景分析出发,对全自动运行的站台门与传统站台门功能进行对比,并结合全自动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对站台门配置的安全要求、功能及接口等开展系统架构设计研究。重点对站台门与信号系统和综合监控系统等接口界面、类型及用途进行规范。同时,结合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运营情况,对全自动运行系统中站台门与列车车门联动时间、间隙探测装置设置数量及就地控制盒与间隙探测装置操作盘一体化设计等提出了相关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周茂 《都市快轨交通》2017,30(5):109-113
分析地铁信号与站台门系统接口故障对运营造成的影响以及地铁新线开通初期设备故障率较高的现状,对站台门状态未反馈及站台门不联动接口故障进行分析,阐述其发生的原因、处理办法。前瞻性地提出地铁新线建设时信号与站台门接口故障隐患防范措施和思路,减少设备故障率,最大限度降低信号与站台门接口故障对运营带来的影响,为新线正常运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电源系统基本组成,常用电源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工作原理,从失效模式、单点故障、模块转换、蓄电池使用、以及维护管理等方面对不同电源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站台门电源系统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与站台门接口及需求的分析,说明站台门纳入信号联锁系统的必要性。分析信号系统与站台门接口的界面划分、物理连接及接口功能。最后介绍信号与站台门接口的联调联试。  相似文献   

7.
站台门系统控制模块是信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站台门系统接口,实现对站台门的实时驱动和状态采集.结合不同的运营场景,分析了站台门系统控制模块在实现安全控制站台门功能中发挥的作用;从冗余性、安全信号采集和安全信号驱动等设计思路出发,对其与站台门系统的接口进行详细设计,主要包括基于硬线的安全驱动和采集信号,以及基于网络传输...  相似文献   

8.
针对站台门控制系统在高风压、多种车型、高密度行车及自动驾驶情况下高频开关控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基于热备冗余控制原理及多种车型自适应控制原理,构建多种车型智能同步联动的站台门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站台门在160 km/h的列车风压作用下,一整侧滑动门开门同步误差≤0.2 s,且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该试验结果可为站台门控制系统在高速铁路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际客运专线站台门车地联控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际客运专线为了满足短途客流量大、追踪间隔小、行车速度高、与城市轨道交通同站台换成等新的运输需求,采用乘客站台候车模式,并开始设置站台门。根据当前客运现状和技术水平对城际客专站台门与动车组车门实现联动的必要性、系统功能、关键技术、系统构成等方面进行可行性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城际铁路及高速铁路的部分线路既有车型多样、运营模式复杂,其站台门系统无法实现与信号系统的联动控制,多采用人工控制的方式,这给运营人员带来不便。为解决该问题,在分析研究站台门控制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及现场总线技术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站台门的远程控制和状态监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按照设定的优先级控制站台门开关及查看设备运行状态,满足运营需求,可在行业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站台门系统及其在城际铁路中的运用,着重阐述了基于CTCS-2级列控系统+ATO子系统的城际铁路中站台门系统与信号系统接口相关的设计方案、电路与处理逻辑。  相似文献   

12.
信号系统与站台门系统的接口方式因信号厂家及站台门厂家的不同,目前各城市存在多种信息接口方式。通过分析总结现有工程主要接口方式,并分析各种接口方式的差异点,提出较为优选的接口方案,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与站台门系统接口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信号系统通过与站台门系统接口,实现对站台门的控制与状态判断,该接口需要满足用户不同的操作习惯和管理需求。通过分析信号系统与站台门系统之间的接口信息,针对不同功能的实现方式,阐述开关门命令组合、站台门状态组合,以及人工办理开关门和站台门状态解除时,信号系统与站台门系统的各种接口组合方式,可为系统接口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析轨道交通中列车门与站台门,在不同控制时序下的安全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列车门与站台门开关动作时序方案。通过对现有站台门系统的控制方式,以及站台门与列车控制中心的接口条件进行逻辑分析,提出延时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方案,详细说明了其接口原理及工作流程。系统由安全继电器、中央逻辑处理单元构成,以“故障导向安全”为原则,具备完整的自检功能。在试验室环境下对系统功能进行验证,通过模拟列车控制中心的控制命令,延时控制系统能够准确地对控制命令进行延时、记录、故障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简单实用、安全可靠,提高了乘客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为既有车站站台门系统升级改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站台门是确保乘客安全的一个重要防护设备,在进行轨道交通站台门安全控制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从其节能、环保层面进行考虑,还需要注意安全功能设计需求。从站台门系统的效用为切入点,分析站台门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根据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安全控制效果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6.
灵活编组运营可以有效提高客流需求和地铁运力配置的匹配度,也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的发展趋势。通过客流量预测,郑州地铁6号线一期拟采用6车编组运营,但站台门系统同时保留4车编组模式,以应对未来4/6车编组混跑的需求。从列车门间距、列车停靠位置、站台门设计安装、站台门电气设备配置、站台门与相关外部专业接口定义等方面对4车编组、6车编组或4/6车编组混跑等方式进行分析、研判,提出不同编组模式下站台门系统的设计安装建设方案和门控系统关键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铁站台门与列车门间现有异物检测方法的精度差、误报率高的问题,提出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图像识别原理,利用地铁站台发车指示器图像数据实现站台门与列车门间异物实时检测.首先,搭建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ResNet50模型的自动异物检测系统;然后,采集站台发车指示器视频帧信息建立数据集并完成系统训练;最后,分析自动异物检测系统对验证信息集的处理效果,并将该系统应用于实际地铁车站中.处理效果表明:实际应用验证中最低准确率为98.7%,单张视频帧处理总耗时不超过65 ms,满足地铁实际运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列车全自动驾驶模式下的站台门全寿命周期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适应全自动驾驶模式下站台门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全自动驾驶情况下站台门系统全寿命周期管理技术。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智能设计及现场安装中的应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站台门系统状态监控、站台门系统寿命管理及智能维修和站台门系统应急管理等4个方面,对适应全自动驾驶情况下站台门系统全寿命周期管理技术进行了全面阐释。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铁路站台门控制系统已成为旅客上下车过程中保障安全的重要防护设备,为降低站台门控制系统风险隐患和提升日常运维水平,采用故障树分析(FTA)方法对站台门控制系统风险分析及故障诊断研究。在分析站台门控制原理的基础上,通过HAZOP方法分析站台门安全功能,选取站台门无法关闭功能作为典型顶事件,采用下行法得出故障树的最小割集,构建出该事件故障树并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站台门控制系统故障包括光耦故障、反相器故障、电机采样电路故障和继电器故障等,故障树可为站台门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提供辅助参考决策,同时对站台门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全自动运行(FAO)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的最高等级,站台门是全自动运行系统中与乘客直接接触的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目前全自动运行系统下站台门新增功能需求与实施方案尚无规范标准可循。通过对全自动运行系统下站台门运营场景需求分析,得出站台门在全自动运行系统下间隙异物探测、车辆与站台门故障对位隔离和多就地控制盘(PSL)控制功能需求;针对传统的车辆与站台门间隙异物探测方案进行全自动运行系统适用性分析与比选,提出全自动运行系统站台门间隙异物探测技术要求及发展方向;对实现列车门与滑动门故障对位隔离控制功能的信息传输通道和控制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此运营场景的客流引导播报方案提出新的思路。同时,确定了全自动运行系统下站台门PSL位置和数量的设置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