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运营组织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长大线路运能不能满足高峰时段超高峰客流需求,需要通过优化运营组织方案提升长大线路运能。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长大线路客流特征,以及传统运营组织模式下长大线路运能供给与客流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介绍了以客流为核心的长大线路运能精准匹配策略;以上海某轨道交通线路为例,分析了突破折返能力制约的极限运能运营组织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运营组织模式下,高峰时段断面运能受线路折返能力制约,采用存车线插车方式增加运能,也只能做到少量非连续增能;长大线路的高峰时段高断面客流区间相对固定、超高峰持续时间较短,可通过停车场ATC(列车自动控制)改造、优选插车地点、缩短行车间隔、不对称运行交路、远端停车场收车等综合策略,形成以单向运营为特征的运营方式,突破线路折返能力制约,实现高峰时段局部区段、连续超高密度的行车组织方案,进而实现线路运能精准匹配高峰期超高峰客流需求。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运营服务水平、优化线网运能匹配,宁波市轨道交通将对1号、2号线的行车间隔作进一步压缩。1号线既有列车数少,行车间隔可压缩空间小;2号线二期列车储备充足,行车间隔可压缩空间大。1号线客流大于2号线,在未来的运营中存在着运能不匹配的问题。在不进行额外新车购置的前提下,文章针对运能不匹配的问题,对列车调配进行研究。在分析宁波市轨道交通检修车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拥挤度分析,提出实现近期运营最优效能的列车调配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前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以下简称“虹桥商务区”)轨道交通布局不尽合理、站点覆盖率低,既有道路公交系统不能完全覆盖该区域,且二者之间的运力相差太大,缺少了中间层次的公交供给制式,应借鉴国际中小运能轨道交通系统的应用案例,在区域内引入中小运能轨道交通系统。在充分收集虹桥商务区既有交通现状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域内轨道交通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虹桥商务区轨道交通网的需求和目标;以迈阿密市CBD(中央商务区)内的APM(自动旅客运输)系统及东京临海副都心地区AGT(自动导轨交通)系统为案例,分析了中小运能轨道交通系统的成功应用经验;选取了5种交通系统制式,在对这5种制式在虹桥商务区应用的适应性进行初步筛选后,重点对自导向轨道系统制式和导轨式胶轮系统制式进行比选,提出了虹桥商务区轨道交通系统线网布局、交通衔接与一体化设计等解决方案,并对虹桥商务区内中小运能轨道交通系统实施的预期效果进行了分析。建议虹桥商务区中小运能轨道交通系统采用导轨式胶轮系统制式。  相似文献   

4.
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中运能与运量矛盾突出的问题,研究运能精细化管理尤为必要。通过分析上海轨道交通的网络运营特征,针对网络结构、客流需求和运能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网络运能规划方法。总结了近年来上海轨道交通在提升线路系统能力、优化开行方案及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的举措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5.
珠三角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目的:城际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是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城市群日益增长客流的需要.深入研究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合理提出线网备选方案、构建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于合理规划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提出合适的珠三角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并针对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分析具有多目标的特点,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从众多可行路线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研究结论:本文提出采用需求分析法测算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根据珠三角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形态构筑线网备选方案,并构建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珠三角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方法适用于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客运站的规划和运营管理实际特点,对城市交通接驳能力协调配置问题进行研究.以换乘成本最小为目标,分析城市交通接驳方式分担率,建立铁路与轨道交通、铁路与常规公交的运能合理匹配协调优化模型.并且以北京南站为背景,对城市交通接驳能力匹配方案进行事例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7.
介绍长沙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车辆选型的研究过程,主要以现行规范、标准为依据,以客流预测为基地,以运能储备率为评价标准。简化了以往车辆选型过多纠结车辆内部技术参数的问题,方法简单清晰。  相似文献   

8.
对于运能运量矛盾突出的超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全网络多条线路的进一步增能需求十分迫切,而运能瓶颈集中体现为设备能力的制约.着眼于系统性增能,综合考虑和评估了各项设备能力对增能的影响.以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的增能需求为基础,阐述了 7类影响增能的设备能力及其相互之间关系和其与运能之间的制约关系,分析了各项设备能力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组团型城市发展特征的基础上,简述了其发展低运能轨道交通的必要性。重点分析了组团型城市低运能轨道交通线路功能定位、线网规划方法、系统制式选择、线路选线原则等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自下而上的线网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配合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的举办,德国完成了耗资100亿欧元的轨道交通项目,包括首都柏林新的总站以及高质量、大运能的长途和区域列车运行的铁路网。2006年5月28日开通的柏林新总站,被德国铁路称之为欧洲最大的轨道交通立体枢纽站。这个新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协同运输与服务系统的概念、组成和作用及其在重庆轨道交通基地的示范应用。重点介绍系统对外接口的种类、作用及相应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技术等。按该研究方法构建的接口服务器在重庆轨道交通基地成功和既有城轨运营系统完成对接,成为重庆城轨协同运输与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同运输与服务系统示范工程在重庆轨道交通基地落地实施,帮助提升了重庆地区城轨的总体运能、安全保障以及服务水平,为区域轨道交通多制式协同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目前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断面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运能运量匹配情况,提出了8号线在世博会期间会存在高峰运能不足、上下行不均衡程度大等问题。从提高开行密度与增加列车编组、开行大小交路方案列车、优化车组使用方案、优化列车运行图、加强车站客运组织等方面优化世博会期间8号线的运输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公共交通系统在大运能城市轨道交通和低运能常规公交之间尚未形成经济、高效、便捷和成熟的中运能轨道交通系统,在中运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层级的规划、投资、建设、运营方面尚缺乏成功的实践经验。文章结合国内外中、低运能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发展情况,分析我国中、低运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制式特点与适应性,提出大中城市发展中运能轨道交通系统的思考和相关建议,供规划建设同行共同探讨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市郊线路,主要服务通勤客流。根据历史客流量数据将工作日全天运营时间划分为几个时段,分时段建立以运能与客流量最匹配为目标的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并且通过LINGO软件工具对模型求解。以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为例,对快慢车开行比例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5.
实际客流与预测客流的偏差,造成城市轨道交通实际运营需求与设计目标不相符。分析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现状存在的问题,表现为高峰时段线路运能配置不足、大客流情况下车站客流集散能力不足、系统设计能力不匹配以及配线灵活性不足等。针对运营现状问题,从系统规模配置、车站建筑标准、系统能力匹配性以及配线灵活性等方面提出线路总体设计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日,由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CRH6型城际(市域)动车组亮相京城。该车型不仅是为满足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对城际轨道交通的需求而研发的新型轨道交通装备,而且还填补了国内轨道交通客运装备领域的一项空白。CRH6型动车组适用于城市间以及市区和郊区间的短途通勤客运,并可实现8辆、6辆、4辆和3辆灵活编组。CRH6A城际动车组是为满足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群崛起对城际轨道交通的需求而研制的一种新型运输工具,具有运能大、启停速度快、乘坐舒适、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大型轨道交通网络的运能资源配置是提升服务品质与系统效益的关键.在分析网络系统复杂性和换乘衔接特征的基础上,引入综合协调的理念,将换乘枢纽作为疏解冲突、均衡运能的节点,建立以换乘等待时间最短为目标的网络列车运力衔接模型.设计基于协调层次、偏好导向的递阶循环协调算法,获得协调优化的运营方案,探讨了协调中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实际城轨交通网络为例求解,比选多方案的协调性,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可用于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轨道交通“多网融合”建设以支撑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市域(郊)铁路是“多网融合”中的重要联动纽带。为实现市域(郊)铁路的合理科学建设发展,其线网规划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都市圈市域(郊)铁路网规划科学评估方法,以期为都市圈市(域)郊线网及整体轨道交通网络融合建设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从多网融合程度、都市圈支撑强度、运营服务能力、方案实施可能四个角度建立多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信息熵权法和AHP组合赋权法的TOPSIS方法实现规划方案的量化综合评价分析。以福州都市圈核心区为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既有铁路利用程度较高的规划方案最优,最优方案一方面可充分利用铁路运能,实现都市圈交通资源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可较好融合都市圈各层次轨道交通,更好地服务于都市圈旅客交流。  相似文献   

19.
上海轨道交通线路从开通走向成熟运营过程中,客流量不断攀升,多条线路车辆满载率超过100%已成为常态,满载率最严重时达到139%,部分车站点只能采取进站限流措施,以缓解进站客流压力。在综合研究和案例试验基础上,提出了可应用高运能极限值和3项运能提升技术的灵活组合策略来提升运能。  相似文献   

20.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力是按高峰小时运量需求配置的,而实际运行中存在各时段不均衡客流,非高峰时段线路运能存在较为明显的闲置与浪费.充分利用该时段运能,提高轨道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增加运输收入,降低运营成本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在轨道交通客流低谷时段利用其剩余运能开展物流快运的解决方案.结合上海轨道交通的运行现状与规划,对城市轨道交通开展物流快运的可行性、关键问题及具体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该解决方案对各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市郊铁路,客运专线等各类客运为主的广义轨道交通系统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