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在高铁基础设施维修中,传统的属地维修、分专业维修管理模式已愈发不能适应现实需求。从国内外高铁维修管理模式研究入手,对比日本、法国和德国等国外高铁维修管理模式,介绍我国高铁维修管理模式的历史沿革。结合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高铁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改革实践,总结其具体做法,对驻马店西综合维修车间模式及其启动必备条件进行系统阐述。通过实践探索证明,实施高铁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是高铁维修管理模式发展的大势所趋,车间在一体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分析国内外市域铁路及我国类似市域铁路基础设施维修管理的特点,基于系统论、扁平化思想以及企业流程再造理论,提出市域铁路基础设施养护维修采用综合维修模式,实行综合维修中心集中修和综合维修工区现场维保的模式;对综合维修中心、综合维修工区的组织机构设置及维修机构生产力布局进行研究,提出综合维修中心与车辆段同址建设、综合维修工区与停车场同址建设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工区设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维修工区是客运专线固定设施养护、检查、维修的具体执行机构。论述综合维修工区主要作业内容,其设置原则应结合作业内容、道床结构和线路类型制定。通过对无砟轨道、有砟轨道和城际铁路的综合维修工区建设费用、维修设备的采购费用、建成后的维修费用等进行综合分析,制定综合维修工区合理设置方案。建议无砟轨道按70~80km、有砟轨道按40~50km、无跨线列车的城际铁路按100~110km设置一个综合维修工区。  相似文献   

4.
介绍我国高速铁路固定设备维修管理发展趋势,详细列举了目前专业段、综合段2种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具体做法、实际建设效果以及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之处。对比2种模式,客观评价优缺点,指出: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管理模式是发展必然趋势;其中专业段模式存在较为明显的局限,综合段模式应是进一步推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础设施的综合维修体系是一新事物,作为客运专线的组成部分,其工程设计随着客运专线建设的发展经历了不断探索认识、逐步趋于合理的过程。从客运专线综合维修体系的基本构成—基础设施综合维修基地、综合检测中心、大机段、综合维修段以及综合维修工区、综合值守点的功能定位、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主张,从而有益于对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综合维修体系的认知及其工程设计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工区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维修工区是客运专线铁路维修体系中的基层生产单位,在设计时需首先解决工区分布、总平面布置等相关问题。综合维修工区分布主要受确认车开行时间、供电抢修应急反应时间及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时间的影响。总平面布置主要取决于股道数量及长度、生产房屋数量及场地设置等情况。  相似文献   

7.
通过优化维修组织模式,强化制度建设,推进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创建综合维修一体化管理模式,满足高铁维修发展需求,确保高铁运输生产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正>为适应高铁生产力发展要求、推进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优化、不断提升高铁基础设施运维质量和效率,日前,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对进一步深化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站段改革做出具体部署。国铁集团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站段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设置高铁基础设施段。《指导意见》指出,高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的养护维修提出新的要求。文章基于现代管理学的理论,以管理的四个职能规划(Planning)、组织(Organizing)、人力资源管理(Leadership)、绩效管理(Controlling)为主线,从目标确定到实际组织、从生产过程到人员管理、从设备维修到绩效评价,提出了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维修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在上海高铁维修段的具体应用表明,该模式可实现高效、安全和节约成本等目的。  相似文献   

10.
结合信号维修模式对当前高铁的维修模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合维修分级法分析综合维修的可行性,对综合维修的实施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随着铁路集装箱保有量及铁路集装箱货运量的不断提升,铁路集装箱维修中的段换胶合木地板修理数量及修理费用也不断增加。通过分析铁路集装箱段换胶合木地板维修现状,研究其维修工时定额,并进行线性分析。收集近3年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铁路通用箱实际维修数据,与其他公司维修工时及维修费用对比,通过工时定额分析,为中铁集装箱公司工时定额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更好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适应铁路集装箱维修管理。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现场调研,总结我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3种主要维修管理模式:分专业站段管理模式、生产一体化管理模式和"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梳理目前高铁工务、电务、供电专业结合部维修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比分析结合部不同维修模式。从成立结合部设备维修小组消灭结合部、融合规章标准、统一生产组织、实行联合考核、强化综合培训、推进科技创新6个方面,提出工电供融合背景下专业结合部一体化维修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比较欧洲高铁信号与中国高铁信号的特点,介绍法国高铁信号维修的典型模式和高铁信号维修特点,展望中国高铁信号维修模式。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是列车运行的基础和保障,提供高效的养护维修技术,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基于目前养护维修模式存在的问题,运用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将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维修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逐步形成基础设施综合维修管理模式。介绍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高铁综合维修管理模式的组织架构体系、生产计划管理、生产组织管理、资源利用等4个方面的组合调整、优化完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员工素质提升计划和企业文化塑造等保障措施。应用实践表明:综合维修管理模式确保了管内高速铁路运行安全和设备质量,逐步提高了高速铁路维修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对京津城际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工区设置方案,以及投资构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工区设置方案和投资的确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蔡思宇 《电气化铁道》2023,(S1):11-14+21
通过对中国高铁供电维修模式发展分析,结合印尼既有铁路的维修模式和雅万高铁的线路特点,对雅万高铁供电维修模式及机构设置进行方案探讨;针对新建线路牵引变电系统源头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对雅万高铁相关特殊设计进行优化研究,对雅万高铁后期供电设备维护、运营管理等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夜间开行的动卧列车会与综合维修天窗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冲突。协调行车和天窗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占用,能够优化铁路运力资源配置,提升列车服务质量和天窗作业效率。对动卧列车等线开行模式与分段矩形天窗的配合进行研究。考虑到车站夜间例行安排的维修施工,将天窗单元分类为“车站天窗”与“区间天窗”,二者组合构成维修调度命令中的天窗分段。采用整数规划方法构建动卧开行日列车运行图和维修天窗协调优化模型,最小化相邻天窗错位时间和列车总旅行时间,以减少天窗分段数量,更利于调度命令传达,作业灵活且安全地实施,同时保证动卧列车开行质量。运用图着色问题推论添加车站到发线能力约束以满足列车可用到发线数量的限制。代入京广高铁动卧列车案例,使用Gurobi实现求解。综合优化的运行图上,车站天窗和区间天窗构成11个天窗分段,比实际少13个,各维修工区管辖区段内的天窗计划更加简化;7对动卧列车的车站到发、区间运行均不与车站天窗、区间天窗冲突;列车的总旅行时间减少了173 min,列车停站次数由82次减少到66次。多组案例讨论了车站天窗、天窗错位、到发线数量等因素对列车等线位置和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高铁动卧列...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我国高铁建设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但高铁建设自身存在投资额较大、周期较长、收益率较低的问题。如何对高铁站区周边土地进行有效开发,进而获得收益反哺高铁建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系统分析高铁站区对土地价值的影响路径以及开发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探讨合作机制的构建模式,以期为我国高铁站区土地综合开发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高铁站区土地综合开发的价值呈现是站区的节点、场所和媒介这三种价值相互融合趋向最大化的过程;(2)交通与土地发展的功能匹配以及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平衡是影响高铁站区土地综合开发的关键因素;(3)高铁站区土地综合开发是不同参与主体不断协作从而实现各自利益诉求契合的过程,需要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共同支持以促进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生产力布局作为综合维修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基础设施养护维修的生产组织模式、作业效率与应急处置能力。为进一步推进高速铁路综合维修一体化,通过对我国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段、车间、工区等生产力布局现状与存在问题的调研与比较分析,基于综合维修管理理念与特征,从轨道结构类型、外部环境、应急响应时间、经济成本等方面,提出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维修生产力布局的影响因素及优化原则。根据规章、标准相关内容比较分析,采用管理幅度理论及"时间-成本"双目标模型,结合综合维修机构职责分工,研究提出综合维修段、车间及工区管辖范围设置及管界划分建议,建议段、车间、工区管辖范围分别按营业里程设置为1 000、150、60 km。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国内外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维修现状,对路内分专业维修、"生产生活一体化"综合维修、"三位一体"综合维修3种模式的人员配置情况进行研究,从配置结构、配置规模、配置效率等层面分析各模式特点,为铁路基础设施综合维修体系建立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