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一昕 《铁道勘察》2021,(1):14-17,22
铁路无人机倾斜影像具有数据量大,覆盖地物类型多等特点,且像片间具有不同的倾角与旋角,给影像匹配造成较大困难.为解决利用原始SIFT算法进行无人机倾斜影像匹配时复杂程度高、计算效率低等问题,在原始SIFT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减小图像尺度空间与降低特征描述符维度相结合的方法,即将尺度空间固定为2,将特征描述符维度...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轨道交通6号线是采用IP高清视频技术的线路,介绍IP高清视频监视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比较系统组成架构的技术方案,为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提出应用无人机低空航拍结合影像变化检测技术替代现有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人工安全巡查方法。以重庆市轨道交通6号线为例,实现无人机对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影像数据的采集,并通过影像变化检测技术准确识别前后采集数据的变化情况,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有铁路工程方案汇报多采用二维平面图及三维动画模拟的方式,存在二维平面图展示要素不够直观,三维动画模拟制作过程复杂、比例易失真、无地理精度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研究融合"无人机+"的铁路工程方案汇报展示方法及流程:在工程相应阶段,利用无人机搭载不同传感器获取线路方案实景视频、数码相片、倾斜摄影影像等多源数据,再基于DOM与DEM三维渲染、视频与二三维模型融合、倾斜建模处理与三维GIS平台管理技术处理,得到相应的铁路工程汇报展示产品,包括铁路工程AR三维基础场景、视频融合模型的VR产品、以及实景三维模型等。通过项目试验,研究不同展示方法在铁路工程竞标、勘察设计阶段的表现效果、制作成本、制作周期和应用策略等指标。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铁路工程方案汇报展示方法,"无人机+"测绘技术展示效果更直观,能有效解决比例失真、无地理精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由郑州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研制的铁路货车装载状态高清图像监视系统以高清视频设备为基础,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处理与集成技术,实现高清视频、图像信息的自动采集、检测监控和集中管理。可对货车装载状态实时、全天候、不间断地监视,能够实现对铁路货运关键岗位、关键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铁路、公路等带状区域地形图测绘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航线冗余外扩、采集时间长、工作量大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满足突发应急事件下快速地形数据采集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视频快速采集及成图方法,通过研究航飞速度、高度和相机参数与影像覆盖地面真实宽度之间的关系,给出视频均分帧处理及重建生成数字正射图和高程模型策略。通过选取典型长距离带状区域进行实验,按照提出的方法与技术流程,外业采集效率提高46%,并可达到1∶2 000测图精度要求,有效提高无人机测量技术在铁路勘察中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城市建设中采用数字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必要性;结合深圳华强北地下商业空间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该工程的数字高清视频监控方案,并配备与之相匹配的传输、储存、设备和平台;分析了数字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的不足,以及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对类似项目的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前,铁路线路巡检主要仍由工作人员完成,这种人工检测方法费时费力,效率较低,且很难完成地质灾害区域、悬崖、桥梁等恶劣环境下的铁路线路检测。为了提高铁路检测效率,满足恶劣环境下铁路线路巡检需求,基于无人机、实时动态测量仪、云台、相机等设备搭建了一个铁路巡检平台,用于拍摄铁路线路的实况视频。并基于三次样条插值法建立了无人机飞行路径模型,用于规划铁路巡检平台的飞行路径。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无人机飞行路径模型生成的无人机飞行路径与铁路线路贴合度较高,证明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实现高清视频全覆盖,结合杭黄高速铁路工程,介绍区间数据传输采用GPON技术以及工业以太网技术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障高铁安全有序运营,需要定期进行高铁沿线运营环境的变化监测,及时发现对高铁具有威胁的地表目标。采用"高分二号"遥感数据作为数据源,使用改进型多尺度Forstner算法进行特征点提取,完成不同时相影像在空间上的精确匹配。使用SLIC超像素分割算法进行影像对象分割,将影像数据由单一像素转化为地物对象。对地物样本对象单元进行统计,确定分类阈值,进行变化区、未变化区、混淆区域的分类,再综合利用两个时相的NDVI、NDWI和亮度特征信息对混淆分类区域作进一步分类。在变化区、未变化区各随机生成100个检验点,通过对检验点的统计可知:该方法总体精度为91%,有效抑制了"椒盐噪声",使得变化区域边界与真实地物状况更加吻合。  相似文献   

11.
无人机影像高铁竣工环保验收信息分类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营  陈忱  张峰  吴艳婷  肖如林 《铁道工程学报》2011,(7):105-107,109,111
研究目的:目前发展成熟的无人机遥感业务,能够为高速铁路竣工环保验收提供可靠、高时效性的铁路工程信息数据,弥补人工踏勘不足,提高环保验收工作效率。本文以武广客运专线竣工环保验收工作为例,制定了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信息分类体系,建立了相应的影像解译数据库和制图符号,并将分类体系应用于武广客运专线竣工环保验收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期望能为我国类似高铁环保验收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结论:将无人机影像数据应用于高铁环保验收工作具有可行性,建立的无人机信息分类体系,最大程度地提取高铁环保验收工程信息,同时,建立的信息解译数据库及制图符号,有利于分类体系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推进列车超视距应用系统的开发进程,早日实现该系统的工程应用,提出基于5G公网的高速铁路运营线路列车超视距应用系统试验方案,在北京-张家口高速铁路(简称:京张高铁)开展了列车超视距应用系统的综合性整体试验。试验中全面测试了列车超视距应用系统各项功能及性能,重点验证基于5G公网的车地信息传输通道能够将铁路沿线高清监控视频与安全监测信息实时传输至运行列车上的车载监控终端,在平原地带、山区地带、隧道内、车站附近等不同线路条件下,实时视频、视频点播和危情提示等功能均达到预期效果,系统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提出采用数字图像结合机器视觉方法获取隧道掌子面岩体表观信息。通过采集隧道开挖面的序列图像,生成开挖面岩体表面的三维点云模型,利用投影算法获得隧道掌子面及硐壁岩体结构的平面模型高清影像;基于影像表面结构迹线素描结果进行岩体节理特征的量化描述。将该方法应用于东天山公路隧道开挖面岩体节理分布、节理倾角间距等特征参数的获取。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生成开挖面三维点云模型,实现隧道地质信息编录与围岩级别辨识,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可为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某高原铁路为特大型铁路工程,前期投入巨大,勘测设计工作分段实施.环评工作面临自然条件艰苦、工程内容复杂、生态环境敏感等难题.通过采取多单位协同、分阶段开展、实质性前期介入等方式创新环评管理模式;通过采用遥感解译、无人机航拍、红外相机监测等信息化、专业化手段开展现状调查;通过整合数据资源、建立数据平台等方式进行数据分析和...  相似文献   

15.
选取西成高铁纸坊1号隧道为研究对象,在施工过程中,为查明隧道洞口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的分布,面对工程环境危险、施工工期紧张、外业调查工作效率低、传统二维设计局限性等工程问题,首次采用"无人机+BIM+GIS"的创新技术方法开展高陡边坡危岩治理工作。首先通过无人机采集隧道洞口高清影像数据和DEM数据,然后开展不良地质判释和三维地质建模工作,最后通过计算分析完善了高陡边坡加固设计方案。在BIM实施过程中,建立了多专业协同工作机制,高效可靠地完成了高陡边坡勘察设计工作。项目BIM技术的成功实践,可为其他基岩山区铁路BIM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线路视频监控系统作为高铁安全生产及治安防范中"技防"的有效手段之一,前端采集点的设置是否能满足各业务部门的监控需求尤为重要。根据既有高铁线路视频采集点设置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参考部分高铁线路特殊地段采集点设置的成功应用案例,结合现有铁路相关规范、标准,对高铁线路视频采集点设置方案进行研究,并结合京沪高铁标准示范线线路视频补强工程的方案,为以后高铁线路视频补强工程中采集点设置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负片影像质量决定着航测后续工作的生产率和作业精度。航空摄影过程中曝光条件和摄影处理状况直接影响评价负片影像质量的基本元素。根据测区的地物特征,采用正确的曝光条件及相应的摄影处理方法,能保证合格的负片影像。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1月1日,轨道交通视频技术实验室与铁科院信息所联合主办了2012年轨道交通视频与安全发展论坛,论坛的主题是高清视频与网管技术研讨。首先对高清摄像机性能、既有综合视频监控平台对高清系统的兼容能力及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城市道路施工项目周边环境的快速分析,为场地布置、施工方案优化、施工进度模拟、道路改造方案调整、征地拆迁范围确定等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将无人机航测获取的实景地形模型与BIM技术建立的道路结构物参数模型进行融合,建立和更新城市道路施工环境模型,快速获取地物、地貌、影像等空间信息。该模型真实反映了施工环境的变化,可快速提取场地布置、道路交改所需的平面图,方案优化所需的面积、长度、工程数量等,还可实现施工场景的三维漫游,为施工方案优化提供了丰富的空间信息数据,具有空间信息丰富、模型信息准确、环境信息真实、模型更新速度快和可视性强等优势,是城市道路施工信息化、智能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余峰  余洁  简骁 《铁道勘察》2011,37(5):42-45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道路提取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基于Hough变换的方法可应用于提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的直线段道路,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影像分割依赖性大、受非道路因素影响大等。在分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道路光谱特征与形态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交互式信息提取方法对影像进行二值化,然后采用直线段匹配的方法对非道路信息进行去噪处理,最后用Hough变换的方法检测提取道路。采用GeoEye卫星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有效提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