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春先 《路基工程》2009,(3):129-130
结合条形药包硐室控制爆破工程实践,采用LS-DYNA程序对条形药包的不同起爆方式进行了数值研究,得到了相应的硐室控制爆破不同质点振动速度的变化规律,为路基工程中的硐室控制爆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条形药包硐室控制爆破工程实践.采用IS—DYNA程序对药包的不同起爆方式进行了数值研究,得到了相应的硐室控制爆破应力场和爆轰压力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药包无论是一端起爆、两端同时起爆,还是从中间起爆,均存在明显的端部效应;从岩体全应力场的强度和均匀性综合考虑,在工程中以两端同时起爆的爆破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3.
浅谈硐室爆破法在路堑开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付宽 《公路》2006,(3):196-200
目前,爆破的方法种类较多,各具特色。硐室爆破作为传统的爆破方法在我国被广泛应用,结合在水南路上的成功经验,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介绍大石山区建筑高速公路,在边坡修整中,为克服地质灾害影响,采用硐室大爆破处理的方法及其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5.
谢文清 《路基工程》2014,(3):192-195
以某大型地下硐室为依托,对台阶梯段爆破参数和施工组织进行了系统介绍,同时从安全、质量、进度、经济性4个方面对台阶梯段爆破与水平台阶爆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对比,归纳总结了花岗岩地层的施工技术指标,据此施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类似工程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隧道内交叉口受力复杂,设计施工都比较繁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两隧道交叉口的设计标准或指南。为了保证运营安全,对周家山隧道喇叭口通风硐室的二次衬砌采用空间结构的荷载-结构法进行验算,通过分析提出该通风硐室的结构受力和安全性情况,并提出设计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7.
乌东德水电站尾水调压井目前为国内最大的竖井洞室群,其单个井身开挖断面为1450㎡。为解决大跨径对地下硐室稳定带来的不利影响,调压井顶拱设计为球冠状,从而实现较好的自稳调节能力。本文结合右岸尾水调压井球冠穹顶的实际开挖施工情况,从确保大跨度硐室开挖稳定和利于球冠穹顶成型的角度,系统简述巨型球冠穹顶的开挖施工技术和方法,以期对今后特殊体型地下硐室开挖施工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翔 《公路工程》2009,34(2):73-75
基于弹塑性有限差分法原理,对某大断面隧道硐室在简单二维应力场下的应力集中系数进行了分析,并对硐室各控制点的应力集中系数随矢跨比的变化进行了讨论;模拟分析得出隧道Ⅴ级围岩下硐室的应力集中系数的变化情况,其中水平跨度最大处应力集中系数最大,仰拱连接处次之;而硐室各标志点处应力集中系数随矢跨比变化的敏感程度并不相同,其中拱脚附近变化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9.
新疆下坂地水库地下电站厂房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坂地水库电站厂房拟采用地下建设方案,电站厂房处边坡高达1229m,厂房硐室的开挖将不可避免地与所在高陡边坡相互作用,产生影响。本文运用FLAC-3D程序对边坡和电站厂房硐室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模拟比较,分析表明,硐室开挖前后边坡应力分布状态基本没有差异,而边坡对硐室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只产生了厘米级的垂直和水平方向位移。由此得出结论:地下电站厂房建设方案基本不会受到高陡边坡的影响,同时,也不会由于发电硐室的开挖破坏到边坡的整体稳定。但是经过对边坡上部岩体的结构分析,表层可能出现小范围的崩塌、滑动破坏,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钻爆法施工条件下,围岩爆破损伤是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爆破阶段形成的损伤是后期卸荷作用下围岩损伤累积的基础;爆破产生的裂纹也是后期裂纹不断萌生、扩展、贯通的基础.通过隧道工程实例,综合分析围岩损伤及裂纹扩展规律,得出爆破对该工程围岩损伤基本在距硐周2.2 m左右的范围内,为隧道围岩支护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巩中江  柴敬尧  杨长庚 《隧道建设》2017,37(12):1593-1599
为减少铁路隧道开挖断面超挖或欠挖,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在爆破参数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对周边孔间距、光爆层厚度、炮孔长度、装药量和分段装药结构进行优化,最终采用周边孔间距为35 cm、光爆层厚度为40 cm、炮孔长度为3.2~3.8 m、周边孔每孔装药量为0.6~0.75 kg和分3段进行装药的优化参数,爆破效果满足铁路隧道光面爆破控制的要求。另外,在爆破作业过程中,通过加强技术交底、技术培训以及合同管理,并严格执行班组长责任制,提高了爆破控制的质量,达到超欠挖控制的目标,有效节约经济费用。  相似文献   

12.
复杂环境下中深孔爆破在石质路堑开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针对在复杂环境下单响药量控制严格及高速公路路堑爆破开挖的特点,研究了中深孔控制爆破与预裂爆破和毫秒延时爆破相结合的综合爆破技术,重点介绍了毫秒延时爆破毫秒延期时间间隔的确定,确保安全振动一次齐发起爆药量的确定方法,以及安全校核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聚能水压光爆技术周边眼的最优装药结构,基于聚能水压光爆机制,采用基于LS-DYNA的数值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分别对聚能水压光爆的围岩动力响应特性及光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优化周边眼装药结构。数值模拟试验表明,采用装药结构4时,聚能方向上有效应力值最大,裂隙区范围最大,超过50 cm,且聚能效果及控制爆破振动效果较好。现场试验表明,周边眼按照组4的结构进行装药时,眼痕率达到95%以上,超欠挖值最小,炮眼利用率最高,光爆效果最好。综合分析,确定装药结构4,即底部加强药×30 cm+聚能管装置×100 cm×3(间隔装药)+水袋×30 cm +空气间隔×40 cm+孔口水砂袋×30 cm为同一地质条件下6种试验方案中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隧道爆破产生的振动,研究大跨小间距隧道中夹岩的振动特性,依托贵阳市七冲村1号公路隧道工程,依据自由面减振原理对CD法进行优化,提出中夹岩侧上台阶"前后错落3部"同步爆破施工的CD法,并对中夹岩内部围岩的爆破振动进行测试,研究并揭示后行隧道掏槽孔、辅助孔及周边孔爆破时掌子面前后中夹岩内部围岩的振动速度传播规律.研...  相似文献   

15.
雷锋国 《路基工程》2020,(5):177-182
依托广州地铁18号线番禺广场—南村万博区间中间风井深基坑爆破工程,介绍了常规爆破结合静态爆破的精细化设计,并综合考虑震源距离及最小抵抗线的影响,对基坑周边建筑物所受的爆破振动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振动速率及频率均在限值以内,说明所采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爆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隧道下穿交通量大、超浅埋的国道公路时,为了能安全穿越,确保行车畅通,围岩开挖采用了拱上部周边打空炮眼减振、开挖面增打减振孔、炮孔复合装药、预留光爆层等综合减振措施的爆破技术。经现场爆破监测,爆破振动波速基本控制在20mm/s之内,降低了爆破的振波,有效地控制了公路地表下沉,确保了公路运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福州市二环路金鸡山隧道原位扩建工程,采用钻爆法施工,通过爆破振动现场测试,重点分析赋存既有临空面的条件下,爆破振速的最大值及其主频的衰减规律。按萨道夫公式基本形式求出最大爆破振速传播与衰减的拟合式,得到Ⅳ级围岩K值明显小于相关规程建议的取值范围,说明既有临空面的存在能显著减小爆破振动效应。对爆破振速时程曲线进行傅立叶分析,认为爆破振动波在周边岩体的传播过程中,其高频成分衰减相当显著。基于此,建议在原位扩挖隧道的爆破施工中,适当减小掏槽眼的装药量,适当增大扩槽眼和辅助眼的装药量,以利用赋存既有临空面的有利条件,提高洞内破岩效率,减小洞外振动效应。  相似文献   

18.
市政爆破施工与安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越 《隧道建设》2009,29(3):318-321
市政爆破施工安全主要考虑爆破震动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及爆破产生飞石对周边建筑和人员造成的损害,通过对厦门市成功大道JC3标段隧道爆破工程实践,从安全角度对爆破设计、施工、监测、警戒与防护等进行探讨,其安全控制成功经验可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杭州地铁5号线通火区间段双隧道工程为例,基于城市隧道工程中爆破开挖对地表建筑物振速响应问题,对下穿地表建筑物隧道爆破施工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在不同爆源距、循环进尺与单段最大装药量情况下隧道爆破开挖,分析在爆破动荷载作用下地表建筑物的振速响应规律,并根据工程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唐印  韦猛  陈志华 《路基工程》2016,(1):151-154
西成高铁广元段赵家岩隧道出口,存在危岩,威胁安全。为此,针对高陡边坡危岩体所处的特殊复杂环境,采用爆破清除危岩。爆破前,采取混凝土填塞、锚杆支撑、防滚石挡墙等措施。同时采用不耦合装药、孔内延期和孔外延期结合等多种控制爆破技术措施,实施深孔控制爆破和浅孔控制爆破相结合,成功对危石进行了爆破清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