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隧道建设》2010,(5):527-527
位于瑞士中部阿尔卑斯山区的戈特哈德铁路隧道于2010年10月15日全线贯通,这条全长57km的隧道是目前全世界最长的铁路隧道,超过此前世界最长铁路隧道——全长约54km的日本青函铁路隧道。  相似文献   

2.
《隧道建设》2013,(6):529
中国高原铁路首条万米特长隧道——拉日铁路(拉萨至日喀则)盆因拉隧道2013年5月25日上午成功贯通。此次贯通的盆因拉万米特长隧道就是拉日铁路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路段。5月25日11时18分,随着最后一炮洞内爆破成功完成,盆因拉隧道4号横洞和3号横洞贯通,这标志着我国高原首座万米铁路特长隧道成功贯通。  相似文献   

3.
《公路》2006,(4):13-13
东秦岭隧道位于秦岭山脉深处,是西南铁路的“咽喉”动脉工程,也是我国已通车的长大双线铁路隧道之一。该隧道全长12.26km,隧道石质破碎,软弱围岩大于设计标准,地下涌水大,而且要穿过煤系采空区和大断裂层,施工难度相当大。在隧道开挖中,施工单位积极探索长大隧道施工的特点和方法,严格按照新奥法施工技术标准,不断革新施工方案,保证了大断面变截面隧道开挖精益求精,几何尺寸准确无误,并创造了隧道施工稳扎稳打,快速均衡生产的新水平,顺利通过了地质复杂的F6大断层,实现月平均掘进超过150m的好成绩,提前300d到达分界线,开创了隧道施工新纪录。  相似文献   

4.
《隧道建设》2011,(2):261-261
3月12日,中铁隧道集团参建的国内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首座水下铁路隧道——广深港铁路狮子洋隧道全线贯通,标志着我国长距离水下铁路隧道的施工和科研取得了重大突破。该隧道全长10.8 km,为双线隧道,是目前国内最长、标准最高的盾构隧道,同  相似文献   

5.
云台山隧道是侯马一月山新建铁路的探讨工程,隧道全长8145m,是目前我国最长的单线电气沦隧道。隧道Ⅰ、Ⅱ线在进口段穿越古河槽,针对这种特殊地质,对隧道通过古河槽的施工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6.
《隧道建设》2013,(10):835-835
2013年9月12日,泛亚铁路东线蒙(自)河(口)铁路太阳寨隧道顺利贯通。该隧道内最高气温达43℃,最高湿度达98%,是目前我国在建铁路第一高温高湿隧道。  相似文献   

7.
我国运营铁路隧道总体规模巨大,传统隧道检测方式难以满足大规模运营隧道检测及时、高效的需求,融合隧道检测新技术、优化运营铁路隧道既有检测方式是运营铁路隧道检测降本增效的关键。基于以上问题,对中国、日本及韩国隧道检测技术进行调研,从图像类、探测类以及集成综合类3个方面梳理中日韩隧道检测技术发展现状。提出运营铁路隧道检测技术以快速综合检测、数据智能化判释、隧道状态协同评估为主的发展趋势,分析适用于我国运营铁路隧道实际情况的隧道检测模式,提出应重视铺轨前的隧道检测,确保隧道初始状态信息的全面和真实性,加快建设隧道状态信息库,基于快速、综合、智能化的隧道检测技术体系,实现运营期铁路隧道的动态周期检测,以实现运营隧道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8.
铁路隧道火灾预防及救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茅为中  张念 《隧道建设》2010,30(1):20-23
如何做好铁路隧道的防灾救援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以特长铁路隧道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国内外铁路隧道设计经验和重大火灾案例,针对特长铁路隧道火灾防灾救援和人员的安全疏散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给出一般特长铁路隧道火灾防灾救援设置方案的建议,对促进完善我国铁路特长隧道的火灾防灾救援和安全疏散规划管理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过建设者1000多个日夜的奋战,2012年4月26日,江西省第一长隧道—全长10445m的衡茶吉铁路鹅岭隧道终于顺利贯通。这标志着衡茶吉铁路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马伟斌  柴金飞 《隧道建设》2019,39(10):1553-1562
铁路隧道病害具有一定的发展过程,如何在隧道病害进一步恶化之前采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有效检测和实时监测,并进行定量化的科学评估,是铁路隧道检测、监测和评估领域面临的问题与考验。通过在铁路隧道运营维护领域的多年探索和积累,总结当前运营铁路隧道检测、监测、评估及整治技术的发展现状,对运营铁路隧道的日常运维养修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首先,通过对铁路隧道病害进行普查和调研,对运营期铁路隧道病害进行梳理;然后,利用由验收检测、周期检测、日常检测、重点监测构成的运营铁路隧道检测、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运营铁路隧道的运营状态;此外,基于运营铁路隧道状态评估方法,实现隧道建筑物劣化状态的快速评定;最后,通过对铁路隧道病害类型的归纳和原因分析,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运营铁路隧道的病害整治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