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京秦线引进新型Re200C交叉式线岔的设计、施工,为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和新建电气化线路接触网道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京广线滠口车站接触网改造施工的实践,对既有电气化车站增加股道、安装提速道岔接触网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对车站道岔改造接触网过渡方案、改建车站正线接触网架设的过渡方案、既有接触网超载过渡方案和接触网站线延长的过渡方案进行分析、总结。结合京广线滠口站接触网施工过渡改造工程的实践,对既有电气化车站增加股道、安装提速道岔接触网的施工过渡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论述最大限度减少垂直天窗的数量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42#道岔处带辅助悬挂的接触网无交叉布置方案,分析了接触网平面布置和安装设计技术。带辅助悬挂的接触网无交叉布置方式的辅助接触网位于正线和侧线接触网之间,在道岔岔心附近始终与受电弓接触,使受电弓在正线和侧线之间平稳过渡,减少了对正线接触网的冲击,辅助接触线也不会出现非正常磨损,该布置方式速度适应性好,弓网性能更佳,建议在客运专线大号码道岔接触网布置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韩兰贵 《中国铁路》2010,(11):36-40,55
总结我国采用的道岔区接触网布置方式,分析我国传统交叉式线岔、新型交叉式线岔、两支无交叉线岔、带第三组辅助悬挂的三支无交叉线岔等道岔区接触网布置的原理和特点,比较几种布置方式的优缺点。根据不同等级线路的运营需求,阐述不同道岔布置方式的适用范围,提出道岔区接触网设计、施工、运营维护过程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在某高速铁路站场设计中,由于地形以及投资等限制,咽喉区的道岔组合采取特殊形式,在42号道岔与18号道岔之间仅有117 m的距离,需要在不改动既有站场布置的前提下,接触网专业根据受电弓型号及其动态包络线、定位柱处接触线拉出值、定位柱支持装置的几何尺寸、道岔型号等资料对咽喉区的道岔接触网进行精确的布置研究,通过明确的几何关系研究进行接触网线岔布置,从而保证受电弓高速、安全、平滑通过线岔区,避免土建工程的改造。研究结论:(1)未改变既有站场布置,采用带辅助导向锚段的三支无交叉接触网布置方式与简单无交叉接触网布置方式结合,利用正线接触悬挂和侧线接触悬挂之间的辅助导线锚段悬挂转换,合理布置几组接触悬挂的空间位置;(2)该研究成果既做到结构简单、便于检调、维护工作量少,又能够满足接触网系统硬点、弹性等指标,从而保证受电弓从正线高速通过、从正线进入侧线、从侧线进入正线等过程中的行车安全和供电质量;(3)该研究成果适应于高速铁路特殊复杂咽喉区接触网的布置,可结合站场方案灵活组合,对高速铁路引入既有线土建受限条件下的接触网布置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道岔后曲线上方接触网易出现的问题,通过借助国内外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成熟方法分析和研究了京沪线利国站-处道岔后曲线偏离受电弓轨迹的例子,得出接触网最大偏移值和定位器的拽拉角是影响和判断接触网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和方法,为以后在设计和施工中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宁 《中国铁路》2010,(3):53-54,60
道岔上方的接触网布置方式、调整技术一直是接触网系统中影响弓网关系的一个关键技术,确定受电弓始触区的位置取决受电弓的宽度和道岔岔心角及导曲线半径,通过计算得到机车受电弓从正线进入侧线始触区的始点和终点,以此保证道岔上方接触网的精确调整。  相似文献   

9.
针对株洲站北咽喉接触网改造施工中运输、安全、投资、工期的具体要求与现实情况,本文对道岔调整、新旧接触线对接工艺、接触网软横跨施工等提出了优化措施与实施方案,在今后的既有电气化改造施工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汪伟 《中国铁路》2012,(3):76-77
论述更换混凝土岔枕道岔技术方案,分析准备工作与封锁施工阶段的施工组织,提出施工注意事项,建议设计时避开在站场道岔密集咽喉区设架接触网杆,以方便道岔区大型施工作业和工务设备大修改造施工.  相似文献   

11.
《铁道建筑技术》2009,(1):I0011-I0011
陇海铁路郑徐段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是国内第一条既有线改造成客货共线、开行双层集装箱的200km时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采用了大量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在我国电气化施工领域内,导高为6450mm的200km/h接触网施工技术尚属空白。在既无规范、标准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接触网线岔是关系行车安全的关键设备,而18号道岔作为高速铁路常用道岔,其对弓网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岔区接触网布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列车在岔区高速通过的安全性和受流性能,因此在施工中常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客运专线建设的发展和大号码道岔的研制成功,为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但高速道岔区的接触网布置方式直接影响到弓网关系和受流质量。此文以哈大客运专线长春西站为例,针对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道岔布置的几种方式(交叉式布置、无交叉式布置、带辅助悬挂接触网布置)进行论述和探讨。望为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0km/h山区客货共线电气化铁道遂渝线各专业之间相互配合的介绍,说明了在进行200 km/h电气化铁道设计时各专业相互配合的重要性,为满足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电气化接触网专业与各专业密切配合已成为山区高速铁路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5.
对200 km/h山区客货共线电气化铁路遂渝线单线隧道内新型主要接触网零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阐述了接触网零件在电气化系统中的重要性.新型零件提高了接触网的质量,保证了运营安全,不仅满足遂渝线电气化铁路的要求,而且能适应我国电气化铁道发展的需要,填补了国内200 km/h客货共线单线隧道内接触网零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刘实 《中国铁路》2010,(5):12-14
阐述郑西高速铁路41~#道岔接触网平面布置的设计意图,指出第三条辅助接触网布置方式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两条和三条接触网布置对比分析,论证41~#道岔接触网布置增设第三条辅助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高金星 《西铁科技》2005,(4):4-6,10
1引言 随着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加紧了对提速区段的电气化改造。到目前为止,我国现有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标准,只能适应120km/h以下的速度要求。对超过120km/h及以上的电气化接触网的有关标准尚未明确统一。兰武二线的设计时速为≤160km/h,主要是参考哈大线电气化改造中所引进的德国Re200型电气化技术标准。本文着重分析兰武二线电化改造中锚段关节的选用。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200km/h山区客货共线电气化铁道的运行可靠性,接触网零件应采用高强度和韧性好的材料,从结构上应具有质量轻、耐振动的特点.遂渝铁路设计中接触网采用了中国、德国、日本不同的悬挂方式.通过接触网零部件的研究并根据试验数据,对试验情况进行了分析,说明了新型零件能满足接触网弓网受流质量和运行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铁路六次提迷的完成和既有线电气化改造的逐步进行,运输设备进行检维修与运输生产的矛盾逐渐显露,电力接触网进行检维修作业对运输生产的干扰尤为突出。北京铁路局天津车务段为减少提速区段电力接触网天窗修这种维修方式对运输生产的干扰,探索管内接触网线路根据线路分别和不同道岔区域进行分段处理,根据实际情况在线路内部断电进行维修作业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王喜敏 《电气化铁道》2013,(2):30-31,36
分析了42#道岔接触网无交叉布置和安装技术。42#道岔带辅助悬挂的接触网无交叉布置方式是介于正线与侧线之间再引入一条辅助线,实现受电弓在正线和侧线接触网之间的平稳过渡。该布置可以提高列车在高速道岔上的运行速度,性能良好,建议在高速铁路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