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我国电气化铁路多在坡道较大、弯道较多的山区,机车轮对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如何减少轮缘磨耗是电力机务系统的一个重要课题。减少轮缘磨耗,不仅可以减少机车检修工作量,提高机车运用率,而且会带来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一、我段机车轮缘的磨耗情况我段地处鄂西山区,担负着襄渝线东段的运输任务,该区段全长364km,共有277处弯道,占该区段全长的35%。于1980年8月通车,采用SS1型电力机车,在头两年内,机车轮缘磨耗十分严重。对于旋削后的标准轮对,多数机车只运行一个定修公里(2.3~3.5×10~4km)就磨耗到限,需要旋轮,少数机车连一个定修公里也走不到就要临修旋轮。部分机车自1980年8月至12月的轮缘磨  相似文献   

2.
丰润机务段是蒸汽机车架修段。1985年12月开始使用SS1型电力机车。由于该段电化过渡的准备时间较短,开通初期没有配备不落轮旋床设备。当轮缘磨耗到限需要旋削轮对踏面时,往往造成运用机车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段挖掘现有设备潜力,使用蒸汽机车架修的C8018型动轮车床,旋削电力机车轮对踏面。采用不拆牵引电机抱轴瓦,不拆齿轮箱,带电机旋轮的方法,简化了作业程序。在与蒸汽机车架修交叉使用机床的情况下,将电力机车的解体、旋轮、组装的停时压缩到两天,较全部解体旋轮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自1986年4月起至1987年9月止,共旋轮58台次,节约机车87台日,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建设型调车机车冬季轮对踏面磨耗规律及产生过量磨耗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减磨措施,采用相应措施后,轮对踏面在一个架修期内减少了磨耗,减少了旋轮次数。  相似文献   

4.
使内燃(电传动)、电力机车牵引电动机能可靠地工作,实现一个架修期内(一般为30万公里)不用维修,是运用部门与设计部门的共同愿望。这个目标对刷架装置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主要有下面四点: (1)加在电刷上的压力,对于不同的运行工况都要适当,且没有影响电刷活动的水平分力。 (2)电刷上压力应随电刷长度增长而增大。 (3)刷架装置的固有频率应高于由外界因素在电机上引起的常发振动频率范围。  相似文献   

5.
SS3型电力机车牵引电机是采用抱轴半悬挂形式。机车运行中,由于受到曲线半径的影响、牵引电机窜动、扭动、单靠等造成抱轴瓦领圈端头磨损,直接磨损牵引电机和轮对,严重威胁运输安全。文章就SS3型电力机车抱轴瓦领圈端头磨损的原因作简要分析,提出处理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SS1(韶山1)型电力机车运行后不久发现转向架构架侧梁普遍产生裂纹。裂纹生成最快的机车仅运行6万公里左右。这些裂纹一般只能在机务段临修、定修时作简易补焊处理,以致使大批构架提前报废。为了查明裂纹产生的原因和提出改进措施,我们对SS1型电力机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国产电力机车目前在机务段的检修,运用情况,具体分析了现行检修体制的弊端所在,经过对国产电力机主要动态磨损部件磨耗量的跟踪监测,推理,计算出一组较可靠的电力机车新检修周期数据。提出了“计划状态修”此修制是符合我国目前国情,比较科学合理,具有中国持色的机车检修体制,明确了国产电力机车检修修制的发展方向是“诊断状态修”修制。  相似文献   

8.
1981年电力牵引在铁路运输中作出了新的贡献,电力机车总走行公里完成2229万公里,总重吨公里完成309.6亿吨公里,较1980年分别增长30%和40%,在全路各种机车的总走行公里和总重吨公里中分别占2.3%和2.9%,均较1980年提高0.5%。机车质量在研究、制造、运营三方的共同努力下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1981年电力机车平均每十万公里发生机破0.91件,较1980年略有抬头,发生临修6.27件,较1980年减少1.97件(见表1、表2)。临修减少  相似文献   

9.
电力机务段若采用二班制,设备的配备是一个主要问题。对一班制有夜班作业的情况,设备数量就更有必要进行讨论。蓄电池充放电设备及浸漆干燥箱正是这种设备。因此对这二项设备能力的计算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一、蓄电池充电机组台数的计算韶山1型电力机车蓄电池为碱性蓄电池。在各电力机务段的段修规程中均规定每次定修、架修时蓄电池要下车检修,主要是利用充电机组进行放、充电作业,使蓄电池恢复正常的工作指标。这里就产生一个电力机务  相似文献   

10.
针对1 000 t旋轮公铁牵引车在原地回转过程中存在的橡胶轮胎磨损严重问题,在原车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万向轮升降装置,通过计算对比论证了其降低橡胶轮胎磨损的可行性,实践证明解决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1.
南宁机务段SS7型电力机车自1997年投入南昆线运用以来,大多数机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轮缘偏磨,2001年统计机车轮缘偏磨平均约为0.8~1.0mm万km,个别机车达到1.6~1.8mm万km偏磨情况非常严重,机车频繁地退箍、旋轮,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严重影响机车的正常运用。针对以上情况进  相似文献   

12.
李强 《铁道工程学报》2012,(6):96-99,113
研究目的:广州地铁五号线鱼珠车辆段是我国第一座直线电机大架修车辆段,检修主厂房既承担直线电机车辆大架修任务,又同时设置国内第1条融合A、B、L三种车型的轮对检修作业线,针对直线电机车辆的特点,检修主厂房工艺设计对直线电机车辆检修模式、检修制度、轮对作业线柔性化设计进行研究,为今后国内直线电机大架修车辆段检修主厂房工艺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研究结论:直线电机车辆检修模式采用大修、段修合修制;检修周期比普通轮轨车辆检修周期延长约30%;检修主厂房组合以大架修库为主体进行设计,主要检修车间均靠近大架修库;轮对检修作业线采用柔性化设计,可同时满足三种车型轮对检修要求。  相似文献   

13.
莫斯科铁路局对机车轮对的运用情况建立了统一的数据库。根据采集的数据得出了轮缘每万走行公里的磨损值、轮箍每万走行公里的厚度损失量和镟轮次数,提出了更换轮箍前的推荐走行公里数。分析了轮箍磨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我段SS1166机车,1987年11月去外段架修。解体检查时发现第二位牵引电动机的换向极绕组断线。根据断线情况判为烧断。而在架修解体之前一直没有查觉。根据以上情况,我段进行了分析研究。 SS1型电力机车的第二、五位牵引电动机在设计上没有牵引电流表。不象第一、三四、六位牵引电动机,可以通过牵引电流表的电流值监视电动机的工作状态。而且,牵引电动机的换向极绕组与补偿绕组的断线故障,又不同于主极绕组断线故障。后者,可以通过相应的磁场固定分路电阻是否烧损做出判断。而前者,在运用中,一般是通过  相似文献   

15.
地铁车辆大架修一般在线路开通运营5年或者运营里程达到60万km后开展,为避免大架修工艺设备闲置和老化,同时为满足车辆段土建实施工期要求,结合地铁车辆段实际项目实施经验,提出了大架修工艺设备包容性设计方案.该方案预留了后期设备安装的二次浇注条件,同时设计了设备基础坑的封闭与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16.
现在,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普遍采用轴托式和空心万向轴架承式传动装置,这两种传动装置各有优点和不足。从20世纪90年代起,最高运行速度达到140km/h的货运电力机车开始采用技术性能优于整流子的异步牵引电机,同时使用轴托式传动装置。此后,技术性能更优、但制造成本较高的空心万向轴架承式传动装置也逐步得到更多运用。德国铁路现在运营的电力机车:145、152和185系列机车采用的是轴托式悬挂,101、1465N182系列机车则是用空心万向轴架承式悬挂传动装置。对于任何一种牵引传动装置,必须根据其技术经济特性和实际运用进行合理选择。近年来,德国铁路对轴托式悬挂与空心轴架承式悬挂牵引传动装置的技术经济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无论采用哪一种牵引传动悬挂方式,基本要求是:电力机车使用年限30年,电力机车按照最高运行速度的走行里程1050万km(年平均35万km),不同系列电力机车的无故障走行里程33万~38万km(发生故障之间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17.
自1997年4月1日客车提速后,我段初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快速客车管理和检修的办法、标准,同时实施铁道部制定的A级修程,使我段配属的25K型、25Z型快速客车二年多来安全运行,至1999年6月30日止,快速客车最大走行公里数达115.22万公里,平均走行公里为72万公里,一般短途快速客车也已普遍运行了50~60万公里以E。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服役CRH2型动车组平均每年进行一次三级修,三级修的主要对象为转向架,即需要落车检修,所以耗时较长并影响了动车组的上线率。因此,提出一种动车组检修新方案,即在动车运用所就能执行转向架60万km专项修。专项修方案通过前期检修、相关试验,论证取消横向减振器、轴箱定位节点和弹簧、联轴节检修的可行性,同时设计了现车状态下齿轮箱箱体内部清洗和小轴轴向游隙测量的工装。相关试验和状态监控能够确保轴箱轴承的安全可靠。旋轮前后的动力学试验显示专项修后车辆动力学性能良好。动车组的四级修检查显示专项修零部件状态及性能良好,进一步验证了转向架60万km专项修的可行性。因此,新的专项修方案可以降本增效,提高动车组的上线率。  相似文献   

19.
分析和谐型电力机车高级修面临的问题,进行机车主要部件的质量情况调研统计分析,以及对车轮磨耗进行的现场调研,从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方面进行延长高级修周期的可行性分析。分析表明和谐型电力机车高级修周期延长到100万km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七十年代初期由法国引进的6G型电力机车于1973年正式投入使用。经过五年的运用(走行50~60万公里),该型机车所用的TAO649C_1型牵引电动机(简称C_1电机)首先在电枢部分陆续发生接地故障。根据1977~1979三年的统计,出现接地及匝间短路的电枢计有119台,其中匝间短路28台。除了在运用中出现接地损坏的以外,还有在架修耐压试验时击穿的,三年合计50台。因此,三年来损坏的电枢有169台。如果再计及1977年以前零星损坏的和1980年头八个月接地损坏的。则电枢损坏的总数将近240台,占全部电枢台数(包括备品)的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