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杭州石大路大桥为一座上承式拱桥,跨径组合为88+160+88 m,采用水平转体施工,转体角度26°,转体重量16800t,在同类型桥梁中其转体重量位居世界第一.该文主要介绍转体施工中上下球铰、滑道、牵引及助推系统等的设计,并对转体施工进行了监控计算.该桥梁的成功转体合龙对以后同类型桥梁的转体施工具有一定的技术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偏心水平转体施工技术在江陵大桥上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永康 《世界桥梁》2004,(2):16-17,34
桥梁转体施工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法,特别是平面转体,但平面偏心转体则少见。介绍偏心转体的概念及其关键结构——环道、磨心的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转体桥施工法的不断应用,转体桥法技术越来越成熟,由于转体桥吨位大,跨度大,临近线路重要,因此需要对其关键部位重点控制。转体桥关键施工部位包括上下球铰安装、滑块安装、转体施工等。  相似文献   

4.
结合国内几座典型桥梁的转体施工方法,重点阐述桥梁转体施工的工艺、方法以及转体施工的各项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5.
采用转体施工的大跨度不对称独塔斜拉桥,具有转体吨位大、转体伸臂长、转体梁重不平衡、转盘以上结构较高等特点,转体施工是其控制性风险因素。文中依托龙岩大桥,针对不对称转体施工独塔斜拉桥,构思了适用于该类桥式的合理转体平衡状态和优化思路;基于非线性空间有限元手段,采用非线性影响矩阵技术,实现了龙岩大桥转体平衡状态的优化,为该类桥式大吨位转体施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桥梁转体施工是解决新建高速公路与既有铁路"公铁交叉"问题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该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桥梁施工过程对既有铁路运营干扰,因而得到工程界的青睐,但是桥梁转体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不容小觑。合理的转体系统组成以及转体施工关键技术参数是确保桥梁转体施工成功的关键。本文以武易高速马官营特大桥上跨成昆铁路施工为例,结合施工现场与转体跨线桥施工的特点,对转体跨线桥桥梁施工的转体系统组成以及转体牵引力、设备配置进行探究。工程实践表明:由于采用技术措施得当,转体跨线桥工程如期如质完成,并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吴江市八坼京杭运河大桥转体施工为例,从转体施工工作原理、施工准备、锚固体系、转动体系、位控体系、落架、转动就位、封盘、合龙等施工环节,介绍转体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转体施工是桥梁无支架施工新工艺中的一种。文中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介绍了背墙及拱架预制的施工安全保障措施,指出了转体施工控制原则,提出了转体施工工艺、施工步骤,探讨了转体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际工程详细介绍了无锡地铁1号线(50+80+50)m连续箱梁转体施工技术,并有重点地介绍了球铰安装、滑道钢板安装、上承台、箱梁施工、转体施工,以及施工监控,总结了转体施工的一些要点。  相似文献   

10.
连续梁转体施工避免了施工过程对既有铁路的运营干扰,减小了既有铁路线安全运营风险。针对工程施工难点,介绍了转体系统组成以及转体施工关键技术。并通过有效的施工监控以及准确的不平衡承重试验,使梁体在转体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衡,保证了转体过程安全顺利,同时也确保了转体到位后主梁的合龙精度。  相似文献   

11.
王博  马银熠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135-138,M0015,M0016
转体法施工技术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浇筑或拼接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以刷新西北地区转体桥单体重量、桥面宽度、转体难度最大纪录的杨凌大道上跨陇海铁路转体立交为例,对西北首座变截面双幅同步同向市政公路跨双线铁路转体桥转体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转体法施工将在障碍上空的作业转化为岸上或近地面作业,可使桥梁施工克服地形、交通、环境等条件制约,节省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同时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为检验武汉市姑嫂树路高架桥转体平台墩结构和转体施工的安全性,对该桥转体平台墩的施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别建立63号、64号墩(墩身、横梁、桩基础、承台及转体系统)分析模型,分析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受力及变形.分析结果表明:在施工全过程中转体平台墩墩身及横梁结构受力及变形合理,结构安全;横梁纵向弯曲预应力有效地将M形转体平台墩中墩柱部分竖向力转移至两边墩柱上,使3个墩柱竖向力分配相对均衡;横梁预应力随上部结构施工进度分阶段张拉,使转体平台墩受力均匀且渐变,验证了在转体平台墩横梁上进行超大吨位高空单球铰转体的结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鉴于转体施工对于复杂地形条件下拱桥建设的优势,介绍了对某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的转体施工方案,并对转盘的制作、上转盘及背墙的施工、临时配重施工、临时配重的稳定性验算、张拉脱架、形成转动体系、顶推转体、合龙施工、主拱箱施工等主要施工工序和难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表明施工控制技术的可行性,解决了大跨度拱桥跨越河流的施工难题,为今后同类桥梁转体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吴凯  索小灿  易云焜 《公路》2021,(2):198-201
龙岩大桥位于龙岩中心城区,为190m+150m独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采用塔墩固结、塔梁分离的半漂浮结构体系。桥址场地空间受限严重、条件复杂,采用二次转体施工方法,最大程度地减小了桥梁施工对铁路和城市道路的通行影响。现介绍龙岩大桥二次转体施工工序、转体结构及措施、转体施工控制等内容及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张席屏  沈小辉 《公路》1990,(12):10-15
桥梁转体施工是一种新的施工工艺。自1977年四川省遂宁县建设桥(我国第一座转体施工的桥梁)转体施工成功以来,先后在许多省份得到推广。特别是四川省主跨122米巫山龙门大桥及主跨200米涪陵大桥无平衡重转体成功,更展示了转体施工的生命力,将该施工工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平衡重转体施工由于需要相当重量的平衡重维持转动体系的稳定,因而增大跨径要受到一定的影响;无平衡重转体施工由于减少平衡的圬工数量,其转体重量轻,能增大跨径,具有一定的经济性等优点,确实是一种很好的转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杨凌大道上跨陇海铁路转体施工工程,对公路转体系统的设计、转体球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给出了一些经验性参数。在实际应用中,该转体系统设计安全、有效,为转体施工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松江玉树路跨线桥转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树路跨线桥是上海市建成的第二座采用转体施工的桥梁,主桥为(32 70 32)m三跨空腹式连续刚架。本文通过阐述该桥在施工中转盘制作、平衡计算、转体推力验算、转体实施控制等,充实并完善了转体施工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绥芬河斜拉桥转体施工温度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绥芬河斜拉桥是我国采用水平转体施工长度最长的斜拉桥,文中以绥芬河斜拉桥转体施工过程为背景,在斜拉桥转体施工前后分别进行24 h温度效应观测的基础上,首先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斜拉桥主梁和索塔温差公式中的参数及相关材料的线膨胀系数进行了识别,然后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本桥转体施工前后温度效应进行了理论计算。比较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分析温度效应对平面转体施工斜拉桥的影响,提出斜拉桥转体施工会因日照方位的变化引起结构的不对称偏位,相对活动转盘中心产生温度不稳定力矩,使结构整体发生倾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新建桥梁跨越既有线、河流等复杂环境下的转体施工问题,以广清城际铁路中的银盏河大桥连续梁施工为例,对主墩承台基坑止水及防护、转体称重配重试验及转体操作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考虑到该项目周边环境复杂,最终采用帷幕注浆解决了渗水土止水问题,采用钢筋混凝土围堰防护等措施保障了桥梁下部结构、转体结构、连续梁及转体的顺利施工,同时保障既有线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20.
巴怀强  王飞  李绍勇  张毅 《公路》2021,(3):128-131
我国的转体施工工艺发展相对较晚,但是随着交通运输业的突飞猛进,具有操作简单、施工周期短、不影响桥下交通等特点的转体技术已成为跨线桥的较佳选择。采取转体施工能够减少对既有路线的影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是一项十分具有竞争力的技术。然而,梁体的转动速度以及加速度的变化对施工质量具有极大影响。总结了大德大桥匀速和加速转体时的关键技术,并对匀速转动时主梁离心力最大的截面进行分析,研究了以较大的转体加速度施工时,上部箱梁、桥墩以及承台的受力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