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交通管制作为的实践 (一)路口人车冲突的改善 号志时相的设计,一般多采取同向右转车与行人同时开放方式。虽然相关法令规定相应车辆均应暂停,"礼让行人"先通行,然而部分右转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礼让行人",以致交通伤亡事件时有发生。为落实"人本交通"并兼顾整体交通顺畅,台北市于人车交织冲突严重的路口,设计更细腻的交通管制规范,规划行人绿灯早开、行人绿灯早关与行人专用时相等号志时制,以交通管制手段减少行人及转向车辆间的交织及冲突。  相似文献   

2.
为了识别入口匝道汇入车辆与主线直行车辆间的交通冲突,开展了匝道合流区车辆交通冲突识别研究.本文结合车辆运动信息,考虑车辆尺寸对交通冲突的影响,构建了基于后侵入时间(Post Encroachment Time, PET)算法的匝道合流区冲突识别模型;给出车辆交通冲突严重程度的确定方法,采用仿真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结合实测交通数据,确定了PET阈值范围.结果表明,采用后侵入时间算法的匝道合流区交通冲突识别准确率为91.71%,说明该模型能有效识别匝道合流区的潜在冲突.研究成果可为车路协同环境下匝道合流车辆提供安全预警,进而减少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提升整个交织区域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交通管控策略的潜在环境效益,在交通仿真模型中融合微观车辆排放模型,可仿真估计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论文比较分析了微观车辆排放模型的基本特点,总结了微观车辆排放模型本地化移植的方法与进展;对宏观、中观、微观多层级交通仿真模型融合微观车辆排放模型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研究发现,宏观及中观交通仿真模型与微观车辆排放模型...  相似文献   

4.
城市交通拥堵缓解会释放潜在的交通需求,车辆减排的净效益与交通拥挤程 度密切相关.本文利用弹性系数的概念,提出一种考虑潜在交通需求的城市交通拥堵缓解 对车辆减排的效益研究方法.研究表明,车辆减排的净效益取决于潜在交通需求与单车减 排效率间的平衡;对不同的污染物,车辆减排的净效益呈现不同的特征.此外,本文探究了 私车牌照拍卖政策及快速机动化背景对拥堵缓解后车辆减排的效益影响.最后,定性分析 了城市交通拥堵缓解策略对车辆减排的影响.研究成果对评估城市交通拥堵缓解的车辆 减排净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道路交叉口交通高峰期经常出现某一方向车辆拥堵饱和,但是此方向信号灯仍旧是绿灯,此方向驾驶人看到绿灯车辆继续跟进,导致整个交叉口交通瘫痪.采用通过型检测器和存在型检测器的共同检测,改变道路交通信号灯指示,对车辆拥堵饱和交叉口的车辆自动清空,根据车辆拥堵时间长短,调整原来交通流放行,并将通行权重新分配,避免车辆绿灯跟进,是一种解决交叉口车辆拥堵的有效方法,大大提高交通高峰期道路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6.
一种虚拟交通环境中的微观交通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虚拟交通环境中车辆行为仿真的逼真度及解决用户与系统的实时交互问题,提出了一种微观交通模型.该模型由道路模型和车辆行为模型构成:道路模型包括了车道的交通属性、几何形状、路网拓扑关系等数据;车辆行为模型考虑驾驶员的交通性格、车辆性能等因素,包括自由行驶、跟驰及换道模型.车辆行为模型可检测与用户所驾驶的汽车仿真器的位置关系,并作出减速、换道、停车等响应.建立了包含153个车道的虚拟交通环境,对模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微观交通仿真模型能够反映仿真车辆的个体行为差异;路网中仿真车辆为600辆时,仿真周期约2~4 ms,能实现实时仿真及与用户的实时交互.   相似文献   

7.
大型车辆经过交通环岛时往往会因为环岛规模不够和渠化设计不合理出现交通冲突.利用扫掠路径和行车空间包络线的方法研究交通环岛的空间冲突问题,以提高交通环岛前期设计精细化水平和后期运管的科学化.从平面和纵向层面论证环岛的行车冲突和安全评估,平面冲突层面主要是结合车辆的转弯半径、行车速度以及转弯方式等要素分析车辆与其他车道车辆...  相似文献   

8.
随着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交通监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监管现代化的要求,引入新的技术、提高监管效率无疑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射频识别技术(RFID)可以实现多目标、非接触式的唯一性识别,是构建"物联网"的支撑技术之一。以RFID技术为基础,结合电子传感、信息处理以及无线通信等技术,实现监管系统与车辆间的主动辨识以及信息交互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可用于计算道路路侧交通噪声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将实测的车辆速度、类型和到达时间等微观交通数据作为输入量,利用车辆行驶模型更新车辆各仿真时刻的运行状态,借助车辆噪声模型计算车辆单体对测点的贡献值,进而求解整个车流的噪声值.该模型不但可以全面反映交通噪声起伏变化的时间分布特征,而且还可以预测和分析复杂交通条件下的噪声指标.通过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证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预测精度为-0.4±1.0 dBA.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国内外新能源车辆示范运营模式并归纳其运营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出行特征为基础,以纯电动汽车技术参数为依据的新能源车辆交通系统设计方法.其中租赁车的设计不仅引导人们选择环保、多样化的出行方式,而且提供人们试乘试驾新能源车辆的机会.然后以上海崇明岛为例,从对外交通与内部交通两方面分析其出行特征,并结合崇明岛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构建全岛域"零排放"新能源车辆交通系统.最后进一步给出崇明岛新能源交通方式的运营组织及其车辆配备方案,对其他地区制定新能源车辆运营推广方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仿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环境和交通流状态下,车辆驶出交叉口后在路段上的速度和车辆之间交互状态的变化规律.根据车队离散理论和交通冲突理论,以断面车辆速度标准差SD和交通冲突数量作为判断交通安全性的指标,通过判断车辆驶出交叉口后的运行状态,寻求车辆达到稳定状态时所需的距离,并以此距离作为道路交叉口之间的最小安全间距;最后建立了交叉口最小安全间距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2.
车辆跟驰作为交通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了研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跟驰特性,首先,依据车辆跟驰原理,在原有微观车辆跟驰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使之更切近实际.然后,以VC6.0为平台,对纯微观车辆跟驰运行过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直观地表现车辆在跟驰过程中速度、加速度的变化,反映出车辆的跟驰特性,以期对相关交通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随着居民利用高速公路进行通勤出行车辆的增加,高速公路缓行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期间.目前,解决上述交通问题的主要方法是交通需求管理措施,而实现有针对性的交通需求管理需要对高速公路收费流水数据进行精确的挖掘分析,掌握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的运行状态与时空分布特征.本文基于高速公路收费流水数据,借助 K-means++聚类方法识别使用高速公路日常通勤的车辆,进一步分析通勤车辆的出行时空分布特征.从通勤出行的角度,挖掘城市通勤快速出行廊道分布,研究高速公路网与城市道路网络的关系,对提高交通系统效率和缓解交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车辆出行规划最优路径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的一个重要研究目标.本文根据有效的实时交通信息提出一种车辆路径选择机制,这种机制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有线或无线传输设备和车载通信设备组成的交通信息系统(TIS),收集用于车辆出行导航的实时交通信息数据,并将其存储至交通信息中心.第二阶段,利用有效的实时交通信息,提出两种基于Dijkstra 的路径选择算法,即一步路径选择和逐步路径选择.前者在整个车辆出行过程中,仅在其出行开始阶段单次计算通往目的地的最优路径.逐步路径选择在每个交叉口都实时更新并计算通往目的地的最优路径,并提出使用两种新优化方法以避免算法形成环路.利用NCTUns 6.0 进行路网仿真,结果表明两种算法都借助于实时交通信息,且逐步路径选择优于一步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根据驾驶者的行为模式建立了一个路径选择模型及排队模型.在高峰时期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形下,通过对比行驶车辆在配备车载信息系统和未配备交通信息系统两种情况,分析事故瓶颈引起车辆阻塞占用道路长度与事故处理时间的关系的影响,论证交通信息系统对交通瓶颈的改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现代城市管理所面临的难题,车辆自组织网络是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形态,近年来逐步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因为车辆自组织网络的通信数据通过普通实验方法较难获取,实地测试代价昂贵,目前的车辆自组织网络研究大部分都基于仿真,交通仿真是可以采取的有效方法之一.从交通系统微观仿真角度,分析了车辆自组织网络的分层协议模型;基于OPNET软件构建了车辆移动模型;以西部中小城市道路交通场景下V2V仿真为例,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场景下车辆自组织网络建模与仿真研究.仿真实验表明车辆在低速运行时,AODV协议在网络平均时延、吞吐量、路由负载等性能上都优于DSR协议,更适合网络的通信需求.研究成果对于促进车辆自组织网络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导航电子地图是车载导航系统的基础.其蛛式模型使用交通矩阵对路口的交通属性进行描述,适用于车辆导航.为将电子地图数据用于车载导航系统,提出一种路口交通矩阵的计算方法.在通用GIS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路束模型以反映路口的类型特征,并通过路束交通矩阵实现路口交通属性的描述.基于路束模型创建了一套蛛式路口交通矩阵的计算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方便的用于路口交通矩阵计算,为驾驶者提供准确的路口引导信息,适用于车辆导航.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针对高速公路拥挤问题出现了一些新颖的交通需求管理方案,如高承载率车辆专用车道、高承载率收费道路和"公平"道路等。为评价、比较这些方案的实施效果,作者首先定性地比较了三种方案的系统特征,然后在同一实验网络上对方案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此外,考虑到交通需求总量、高峰持续时间和平均出行距离的变动,对三种方案效果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三种收费方案相对不采取任何交通管理措施均有改善,其中高承载率收费道路和"公平"道路方案效益更加明显,经济可行性更好;在方案的灵敏度分析中,交通需求量对三种方案的"效益成本比"影响最大。基于方案灵敏度分析得出高速公路交通拥挤程度越严重,"公平"道路方案的效益成本比越高,并且,该方案利用信用补贴机制兼顾了社会公平性问题,有助于提高该方案的社会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年来城市发展重心逐渐向郊区转移,进入"十二五"后的上海交通建设重心亦将"自内而外"逐步转移到郊区新城.上海将在城乡加快融合的新形势下,注重均衡发展、完善交通系统,构建与世界级城市群龙头城市相匹配的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以城市道路养护工程实施方案的评价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交通仿真方法针对城市道路不同养护工程实施方案产生的交通影响进行定量评价,并结合运行车辆的速度-油耗模型,对不同养护实施方案导致的车辆燃油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对城市道路进行养护施工时,选取不同施工时段、不同施工方式、不同作业区长度等养护实施方案对道路交通具有明显的影响,同时由于不同实施方案产生的交通影响不同,也会导致车辆燃油消耗发生较大变化.由此可见,对城市道路养护工程进行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优化,既可以减小养护工程施工造成的交通影响,又可以减少运行车辆的燃油消耗.最后给出了城市道路养护工程实施方案的评价流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