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国铁与市郊共线铁路兼具国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特点,传统的客票系统方案通常采用国铁或轨道交通客票系统二者选其一,不能同时支持国铁客票和城市公交一卡通两种票制的自动售检。以上海金山铁路为例,针对国铁及上海市对金山铁路客票系统运营管理的需求,从票制及清分方式、售检票方式、组网方式3个方面进行了技术方案的比选,确定国铁客票系统与公交一卡通系统分别独立构建,单程票采用国铁车票、储值卡票采用城市公交一卡通,均采用自动售检票方式,闸机合设的方案。定制的国铁客票与公交一卡通二合一闸机为本方案的主要创新点。该方案在上海金山铁路已成功得到验证,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城际铁路既具有普通铁路的运营特点,又具有公交化运营特点,在一些城市还需与地铁实现同台无障碍换乘。通过对成都至都江堰铁路票务系统的需求分析,提出城际铁路票务系统票制问题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四网融合”综合交通网络采用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票制,分别由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简称:铁路客票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FC,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系统提供功能服务。“四网融合”中城市群内轨道交通公交化运营时,铁路客票系统难以提供快速便捷的通勤服务,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又无法满足实名认证、席位管理的铁路运营需求。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根据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主流票制模式和技术体系,重点分析不同票制的优缺点和运营组织关键点,结合现行已实施案例提供一体化融合技术方案,探讨并提出铁路和城市轨道不同票制的融合技术思路、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曾琼 《中国铁路》2011,(4):73-75
城际铁路兼具国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的部分特点,决定了城际铁路票制问题的复杂性。为满足不同层次客流需求,从客流组织上研究如何区分大站快车和站站停列车的客流,探讨2种列车采用不同票制和相同票制的方案。其中对不同票制方案分为不同进出站、乘车通道方案和信息设备及人工检票方案,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提出切实可行且相对较优的票制方案。  相似文献   

5.
前海湾站是深圳地铁5号线的起点站,与1号线、穗莞深城际线平行换乘,介绍该站环控系统设计特点,给出公共区的冷、风量计算,并详细阐述了大系统、小系统、区间隧道通风系统和水系统的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6.
国内在建地铁车站与火车站、客运站等交通枢纽的结合日益增多,设计过程中存在地铁与枢纽换乘、客流流线组织等重难点问题。在太原地铁1号线东广场站的设计中,地铁与国铁的换乘采用单循环通道换乘,避免地铁、国铁、公交等交通枢纽之间换乘客流的交叉,增大公共区非付费区面积,缓解地铁进站客流的拥堵。并利用Anylogic客流模拟软件对优化前后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发现优化后的换乘方案乘客体验效果好,服务水平高。最后总结地铁与交通枢纽结合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为后续类似工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铁路客票系统票制及前端设备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铁路正在对客票发售和预定系统(简称客票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实现实名制购票、网上订票、电话订票和非现金支付.为充分发挥客票系统升级改造的效能,本文对客票票制进行了优化探讨,建议铁路客票采用“二代身份证+报销凭据”模式.通过对车站客票系统前端设备优化探讨,指出大、中型车站前端设备数量可以适当减少,车站售票机宜按功能需求划分为3种类型,以降低客票系统前端设备造价.简要效益分析表明,对大、中型车站客票系统前端设备优化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莞惠城际铁路运营模式不同于既有高速铁路,也不同于普通的地铁线路。其全线设置有地面、高架、地下车站,车站全部安装站台屏蔽门以保证乘客安全。对站台门系统与信号系统之间接口特殊继电器的设置情况进行描述,并对接口特殊继电器的处理逻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深圳地铁12号线和平站下穿穗莞深城际高速铁路桥梁,地处填海区软弱淤泥地层,为减少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对城际铁路桥梁结构的影响,采取对桥梁基础进行隔离桩保护、支护结构加强等辅助措施,并利用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实时控制地铁基坑变形。目前地铁主体工程已完成,结果表明,在采取以上措施后,满足车站基坑施工与高架桥变形的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是连接中心城与大兴机场的轨道交通专线,有着不同于路网内其他线路的票制票价,与其他线路的非付费区换乘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不便之处。结合草桥站换乘厅布局及既有换乘模式,从闸机设置、支持票种、异常处理等方面对快速换乘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可供机场专线后续换乘车站建设改造,或不同票制票价线路间的换乘提供参考,实现轨道交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借鉴国内外射频识别(RFID)票制研究成果,结合现有铁路客票系统的运用情况和未来铁路高速客运专线的运营特点,提出铁路RFID客票系统总体框架.总体框架由铁道部数据中心、地区数据中心、车站客票系统、AFC终端设备、RFID各类车票5个应用层次,以及单程票、长期票和储值卡的RFID技术应用方案组成.从芯片选型、天线制造技术选择、封装技术选择研究RFID票制的设计.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信息编码、密钥管理、读写认证、数据审计的安全控制体系设计;多票制兼容的RFID读写器设计;以灵活的检票规则控制策略、高效的检票通行控制和快速支付的自助购票业务为特点的应用系统设计.根据总体框架,搭建了铁路RFID客票系统模拟环境,应用系统通过了测试.  相似文献   

12.
城际铁路速度高,又兼具城市轨道交通运量大、开行密度大、公交化等特点,建议为城际铁路移植一卡通票制。以既有的湖北城际铁路线为例,考虑客票实名制及便携性,提出采用居民第二代身份证作为一卡通票制技术实现的平台,并详细地论证了其可行性;借鉴广珠城际铁路的实践经验,给出在湖北城际铁路运营中推行一卡通票制的具体方案。对远期全部施行一卡通票制的效益进行了估算。一卡通票制可适用于湖北城际铁路的运营实践,可兼为铁路投融资平台建设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杭州至绍兴城际铁路工程及杭州市、绍兴市交通卡情况。由于投资主体、运营主体、建设时序、跨市运行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杭绍线在香樟路站与杭州地铁5号线的系统换乘方案复杂,为此本文提出在香樟路站的付费区内换乘方案,提高了乘客的便捷。  相似文献   

14.
赵丁 《铁道勘察》2023,(2):64-68
《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形成多层次、优衔接、高品质的轨道交通系统,并建成一批多种轨道交通一体衔接、高效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为了深入研究都市圈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等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存在的土建接口条件差、AFC系统不统一等问题,结合杭海城际铁路工程实例,采用新建换乘通道、既有车站土建接口改造和AFC系统改造等方法,在不影响既有线运营的同时,实现了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在车站付费区的有效连通。研究表明,通过对车站土建和系统等方面进行完善,可以满足都市圈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间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5.
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采用新标准、新制式、新模式,跨越河流多,广泛分布软土,景观要求高,首次采用CRH6型城际动车组,不与国铁跨线运营,当时尚没有城际铁路设计规范,旨在建成新型城际轨道交通示范工程.根据采用的动车组以及可能上线的运架梁车、长钢轨运输车、救援车辆荷载效应,兼顾结构的适用性和安全储备,研究提出设计活载采用0.6U...  相似文献   

16.
对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AFC(自动售检票)系统“一票换乘”建设中车站计算机改造的两种不同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介绍了基于第二种方案(将新车站计算机串接在原车站计算机与设备之间)的AFC系统车站计算机改造的实施过程。新AFC车站系统具有实现一票换乘兼容性强、车站系统应用架构扩展性增强的特点。实践证明改造方案和实施步骤符合线路运营实际情况,最大程度降低了工程建设风险。  相似文献   

17.
介绍地铁车站AFC系统读写器与票卡耦合工作的原理,针对目前南京地铁票卡遵循的ISO14443typeA标准设计高性能的读写器,对读写器的天线与票卡间的耦合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提升设备性能提出合理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车站换乘方案的选择对整个地铁线路网的运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介绍深圳地铁5号线西丽站的站位情况,通过对市政管线、5号线与7/15号线关系、车站站台形式等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换乘方案的比选,形成了最终方案,即5号线采用3层侧式、7/15号线采用双层双岛式,两者之间采用T形站台—站台换乘。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城际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构建互联互通的城际轨道交通网是必然趋势.采用系统分析方法,从城际轨道交通的功能分类和互联互通的内涵出发,围绕客流需求、资源共享、线路能力、工程方案、技术标准等诸多因素,论证实现城际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最后以深莞惠都市圈中的深惠城际与其他城际互联互通研究为例,验证了方...  相似文献   

20.
珠三角地区高速铁路将采用短途城际列车和长途列车混行的运营模式,从运输组织、席位、票制、系统架构等多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构建这种全新运营模式的票务系统,并适应未来发展,从而取得最佳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