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存在同一列车经过多个调度管界的情况,需对不同调度管界的调度方式进行统一。而编号方案是调度指挥的基础,统一的编号方案为调度指挥的一致性提供了保障。通过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的编号方案,包括对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的建设规划、运营管理模式等进行分析,结合城际铁路的业务需求,给出系统架构以及编号原则;参考GSM-R编号计划,制定出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的LTE编号方案。  相似文献   

2.
杜蓓 《铁道工程学报》2015,(2):93-96,108
研究目的:规划分析是规划环评中环境影响分析、预测与评价的基础,尤以规划协调性分析最为关键。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颁布实施之际,本文在收集整理大量翔实现状资料的基础上,以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为例,系统研究了规划环评中的规划分析,为同类铁路网规划环评工作提供借鉴。研究结论:通过规划环评的规划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运用类比法、叠图法、情景分析法等,查明城际铁路网规划区域环境容量;(2)从规划区域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得出制约城际铁路网规划实施的关键环境、资源要素主要为土地资源、生态敏感区、水资源、文物、珍稀濒危动植物;(3)从规划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协调共处等角度,分析铁路网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性,明确城际铁路网对国家相关政策、规划、区域相关规划等方面的影响;(4)对规划不确定性进行分析,确保成果结论的科学性;(5)本研究成果可为城际铁路网规划提供指导和决策参考,对同类铁路网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又增添一条黄金客运通道,那就是穗深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作为珠三角城际线主轴和深圳首条真正意义上的城际铁路,穗深城际大大缓解广州、东莞、深圳三地间交通拥堵的现状。并且在为民众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的同时,也加强了珠三角区域的协同发展,加速了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进程。  相似文献   

4.
在四网融合背景下,联通城际铁路和地铁票务系统,实现付费区无缝换乘对于轨道交通票价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国内外付费区换乘票制票价的实践经验,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和地铁线网票价的发展基础,探讨一体化发展趋势下城际铁路和地铁的换乘模式与票制,分析计程票制下城际铁路和地铁计价、跨制式和跨区段计价等不同策略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付费区换乘模式及同制式跨区段采取“不分段、不重新起步”和跨制式采取“分段、重新起步”的计价策略更符合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票价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剖析区域及城市空间对深圳市铁路布局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既有铁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提升深圳在高速铁路网中的枢纽地位,构建以深圳为核心的城际铁路网,发挥铁路对城市空间支撑作用的三大规划策略;构建“高铁+城际”为骨干的区域交通组织模式,支撑“粤港澳”建设为世界一流湾区、深圳建设为全球一流城市的计划。  相似文献   

6.
2019年2月18日,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7月5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以下简称“三年计划”),这是国家最高层次的发展规划纲要,属国家战略。广东省按“三步走”的安排,携手港澳有力有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规划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相似文献   

7.
在"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新形势下,珠三角区域发展面临全新挑战,既定城际线网格局已难以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珠三角所处新形势下的发展定位,以及城际轨道交通在珠三角地区承担的功能,总结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在区域经济发展背景和交通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强心、固轴、拥湾"的应对措施,为下一步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其各城市间的交通需求越来越紧迫。为给大湾区城际铁路线网互联互通列控系统的研究工作提供思路,文章从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客流特征、运营需求、建设要求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满足新建城际铁路网络化和公交化运营的列控系统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邓相龙 《电气化铁道》2021,32(5):104-107
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快速发展,我国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的城际铁路首次采用了内径仅为7.7 m的单线盾构隧道建造技术,设计时速为200~250 km.本文提出一种满足低净空安装要求的弓形腕臂悬挂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新发展格局下广西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立足新时代铁路先行发展新要求和广西铁路网发展现状及关键诉求,对广西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布局方案进行系统研究。按照“分向分层、外强通道、内筑网络”总体思路,以布局“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对外快速客运通道体系为架构,结合广西铁路客群规模属性,构建高速铁路为主体、城际铁路为补充的区域快速客运网络;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为重心,完善普速干线铁路网布局,系统提升货运网能力。规划形成“两核五横四纵”高速铁路网和“三核四横五纵”普速铁路网,建成区域大容量对外通道群,打造“1239”快速交通圈,高速铁路市级覆盖率达到100%,铁路县级区域覆盖率达到92.8%,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铁路”目标。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研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内城际铁路运营管理现状,分别对城际类、通道类项目的运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讨论。对城际类项目,建议可独立运营的线路采用自管自营模式,与国家铁路联通紧密的广珠线可继续委托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运营,内地与港澳联合运输线路应与相关方签订联合运输协议。对通道类项目,建议按照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选择代管模式。  相似文献   

12.
据《华商报》报道,国家环境保护部日前批复了《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环评报告》,这标志着国家为关中城际铁路网建设颁发了环保通行证,城际铁路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即将完成。按照规划,关中城际铁路网规划共包括13条线路,其中3条利用在建或已建线路,其余10条为新建线路。到2015年,陕西省将实施西安—阎良—富  相似文献   

13.
新藏铁路已纳入《“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在开展前期工作之际,为做好新藏铁路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叠图对照等方法,研究新藏铁路沿线的生态脆弱性、环境敏感区分布、动植物分布特征等,并与青藏铁路、某在建高原铁路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新藏铁路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新藏铁路约80%线路位于生态极度脆弱区域和重度脆弱区域;(2)沿线环境敏感区数量多、面积大、保护对象重要、社会关注度高;(3)沿线湿地资源丰富,植被类型以草原为主,动物区系主要为高地型。新藏铁路大部分区段位于青藏高原复合侵蚀生态脆弱区,沿线生态环境原始、独特、敏感、脆弱,与青藏铁路格拉段生态环境特征类似,与某在建高原铁路区别较大,基于新藏铁路生态环境特征提出的保护对策可用于指导新藏铁路环境保护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铁路枢纽布局现状难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背景下的高要求,新"三主四辅"枢纽布局规划为深圳市铁路客运枢纽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对国外大都市区城市核心区、新城组团及老旧城区等3类铁路客运枢纽发展经验进行提炼总结,为深圳市铁路客运枢纽提供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5.
粤港澳大湾区铁路网规划新增多条高铁线路引入广州铁路枢纽,在此背景下,结合广州市城市发展规划,对枢纽客站分工进行优化调整。详尽梳理大湾区背景下广州铁路枢纽各方向引入线路,通过分析已批复广州铁路枢纽客站布局及能力对远景年枢纽预测总客运量的适应性,提出"五主四辅"枢纽客站新布局。遵循"分方向把口"、"点线协调"等主要原则,综合考虑高铁进城市中心、与配套动车所能力匹配等因素,合理确定了广州铁路枢纽客站分工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巩固和提升河南省在全国综合交通网中的枢纽地位,加快河南省铁路建设步伐,通过对河南省铁路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和客货运输需求预测,提出了河南省铁路发展的总体构想,即:客运高速化、货运重载化、区域城际化、路网系统化。规划河南省以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和大能力货运通道建设为重点,初步形成"六纵六横四辐射"的铁路网布局。  相似文献   

17.
长株潭城际铁路是长株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骨架线路和核心部分,主要承担着长沙至株洲、湘潭间城际客流运输并兼顾主城区城市轨道交通功能。结合既有及规划的铁路客运设施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从既有及规划铁路资源利用、城际铁路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等方面,研究4个引入长沙铁路枢纽研究方案。通过对吸引客流能力、工程可实施性、与其他线路衔接情况、点线能力和工程投资等因素分析,建议长株潭城际铁路引入长沙铁路枢纽采用引入长沙站方案。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地区城际快速铁路网形成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在京津冀地区城际快速铁路网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城际铁路的客流特点及功能定位分析,着重分析论述这一区域形成规划的城际快速铁路网的主要要素。 研究方法:结合城际铁路客流特征及功能定位分析,通过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城市群及交通经济带这三方面要素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论述,确定支撑区域城际铁路网的主要要素。 研究结果: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城市群及交通经济带形成与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这三个要素的形成与发展必将带来区域内各城市问商务、旅游、探亲等人员出行次数的增加,从而形成强大的区域内城市之间旅客交流,支撑规划的该区域城际快速铁路网。 研究结论:社会经济、城市群及交通经济带形成与发展是支撑该区域城际快速铁路网形成的主要要素。  相似文献   

19.
穆清 《铁道勘察》2013,(6):54-57
通过对穗莞深城际铁路新塘至白云机场段线路走向的研究,结合城际铁路的功能定位及车站分布原则,选择合理的线路走向。根据城际铁路的性质及客流出行特征与服务要求等,结合区域城际网规划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等,从宏观及分段方案两个层次对穗莞深城际新塘至白云机场段的线路走向方案进行了研究,对影响线路走向的经济点分布、与其他轨道交通设施的接驳方式、地方建设规划、线路敷设方式等因素进行了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比选,提出线路走向的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20.
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中环境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国家发布城市群综合交通规划之际,以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为研究背景,对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线路涉及区域的生态、噪声、振动、水、大气、电磁辐射、固废、社会环境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提出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与明确环保措施要求,指导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在符合国家环境政策下的优化和规划建设,最大限度减少因路网规划不当和建设失序对所在区域的不利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