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艇》1990,(8)
强碰撞中型冲击机是舰船设备水下爆炸冲击环境试验必需的试验设备。国外海军都将它列为舰船设备冲击环境试验的标准设备。过去,由于我国没有这种设备,国际对我又实行技术封锁、禁运,因此使许多舰船设备应该做的冲击试验而无法进行。更谈不到如何贯彻军标。为此,七○二所根据上级领导  相似文献   

2.
简单介绍了冲击试验机的发展概况,重点讨论了双波冲击机的优越性及其在橡胶减振器等船舶设备冲击试验中应用的可行性。利用现有双波冲击机中正波和负波发生系统的数学模型,数值仿真了冲击机的输出波形特征。分析了双波冲击机的试验条件,计算了冲击机在空载工况下的冲击响应谱。仿真结果表明,双波冲击机的冲击响应谱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冲击机输出波形符合标准,可以用于冲击试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船用变压器冲击响应分析的计算方法,对变压器样机进行了冲击分析,然后通过冲击机对变压器进行冲击试验,试验数据与计算方法对比,证明了采用该方法能够反应冲击计算的正确性,为今后设计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作为冲击防护用的缓冲元件(缓冲器、隔振器、缓冲垫等)的几个重要参数:最大冲击力、最大冲击位移、最大冲击能量(能容)、刚度、阻尼和能量吸收(损耗)系数。同时介绍了它们的测量方法:即利用落锤式冲击机对缓冲元件进行冲击试验,由此得到缓冲元件的冲击位移和冲击力的关系曲线即动态特性曲线,对该曲线进一步分析便可得到上列各参数。文中给出了几种缓冲元件的试验数据。本文提供的方法是测量缓冲元件缓冲性能的重  相似文献   

5.
彭澎 《船电技术》2004,24(3):51-53,55
论述了冲击输入的概念和几种理想的冲击输入模式和实现方法.由于理想状态较难实现,因此通过动力学等效原则进行实际的冲击考核.从理论上论述了动力学等效原则,把理想的冲击输入和实际的冲击状态合理联系起来.同时通过实践观察到了动力学等效原则和实际冲击试验的局限性,提出设计更为先进的冲击机,以实现更科学合理的抗冲击考核.  相似文献   

6.
试验测量仪器的安装环境需满足其正常使用的特殊环境要求。本文针对强冲击环境下所使用的测量仪器的安装平台进行了冲击防护设计,测量仪器缓冲平台是采用具有大变形能力的空气弹簧配合空气阻尼腔支撑的一种弹性支撑平台,并根据用电情况在平台上集成了UPS大功率不间断电源。经缓冲平台冲击仿真技术研究及双波冲击机试验验证,其所承载的测量仪器可以满足在严酷环境预报下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7.
试验测量仪器的安装环境需满足其正常使用的特殊环境要求。针对强冲击环境下所使用的测量仪器的安装平台进行冲击防护设计,测量仪器缓冲平台是采用具有大变形能力的空气弹簧配合空气阻尼腔支撑的一种弹性支撑平台,并根据用电情况在平台上集成了UPS大功率不间断电源。经缓冲平台冲击仿真技术研究及双波冲击机试验验证,其所承载的测量仪器可以满足在严酷环境预报下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某型泵的摆锤式冲击台冲击试验结果和某大型装备浮台冲击试验结果,对比摆锤式冲击台与浮动冲击平台冲击动力特性。通过2种冲击方式时间历程分析和冲击谱的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存在设备通过了冲击试验机试验考核,但是在浮动冲击平台条件下舰载设备不能够满足抗冲击要求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舰艇平台罗经配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对平台罗经在舰艇上配置数量、位置及其与舰体变形、舰艇生命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装舰试验实践情况分析,得出大、中型舰艇应分前、后两舱配置两台平台罗经的结论,并结合实例,说明这种配置方案与同舱配置相比,可提高舰艇生命力,减少舰体变形对武器发射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据舰船所受到的冲击力学过程,对减振器冲击性能测试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气缸式冲击模拟台的减振器冲击性能测试方法,并介绍了试验测量系统.采用该方法对钢丝绳减振器作为冲击防护元件时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该元件关于压缩/拉伸非对称的冲击耗能特性,并分析了参数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船舶技术的发展,现代船舶对船用隔离器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即船用隔离器系统应同时具备低频减振和高频抗冲击的能力,这是传统的船用减振器系统所无法做到的.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船用隔离器系统,该系统由钢丝绳弹簧和磁流变阻尼器相并联组成.文中对该船用隔离器系统的减振和抗冲击性能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减振试验的激振力频率为1-15Hz,力幅为2.94.11.76kN;冲击试验的最大冲击输入加速度为20g,脉宽为10ms,减振试验和冲击试验均采用MTS液压加载系统来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船用隔离器系统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使用了MR阻尼器后系统得共振峰值被明显的削弱;在冲击试验中,冲击响应的衰减速度随着MR阻尼器的阻尼增加而明显加快,但是MR阻尼器再冲击瞬间的出力特性明显与低频振动情况下不同,MR阻尼器的出力表现为受控制电流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传统方法分析抗强冲击试验对设备质量研究较为单一,造成分析结果不准确。依据高强度冲击特点对舰船电子设备抗强冲击试验进行分析,可提高分析结果精准度。根据高强度冲击特点,将设备质量分为3个等级,并在这3个等级下对轻量级、中量级和水下爆炸等冲击行为进行试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获取舰船电子设备抗强冲击程度。通过试验分析结果可知,依据高强度冲击特点试验分析方法结果较为准确,最高可达到89%,为舰船电子设备安装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冲击响应谱在冲击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冲击试验一般以标准的脉冲波形作为冲击输入,而未考虑结构对冲击的响应,因此缺乏对冲击环境模拟的真实性。本文介绍了,以冲击响应谱等效方法进行冲击试验的技术途径,阐述了冲击响应谱的基本概念、计算模型及其在冲击试验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钢丝绳减振器冲击载荷特性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钢丝绳减振器冲击载荷特性规律,进行了准静态加载试验和冲击试验.通过试验分析发现,冲击曲线和静态曲线均为非对称滞回曲线,前者的回线面积要大于后者.依据试验结果,将冲击载荷特性分解为不依赖速率的非对称滞迟特性和依赖速率的粘性效应两个不同部分,并从干摩擦机理上对依赖速率粘性效应的出现进行初步解释.基于这一分解方式,对各环节的特性进行数学描述,并将它们耦合,从而建立钢丝绳减振器冲击载荷特性模型.最后,以冲击特性理论模型和实测冲击输入为基础,建立基础冲击输入的单自由度系统,并采用数值方法计算冲击响应.冲击响应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说明所建立的钢丝绳减振器冲击特性理论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中国船舶旗下江南造船与日本船东Kumiai签订了1艘4万立方米中型全冷式液化石油气(LPG)船建造意向书。这是江南造船与Kumiai的首次合作,也是江南品牌液化气船第一次获得日本专业液化气船船东认可。该型船是江南造船全新自主研发的中型全冷式液化气船,该船型设有3个A型独立液罐,除液化石油气(LPG)外还可运输氨水和氯乙烯单体(VCM)等更多的石化产品,其显著特点是配置了一台绿色环保的LPG双燃料主机,配合轴发在  相似文献   

16.
对中型内河机驳船模阻力试验结果与Guldhammer‘sandHavald’sPigrams图谱(简称G-H图谱)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对G-H图谱计算值之修正系数,据此建立了一种基于G-H图谱的中型内河机驳剩余阻力系数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徐元  陈越  丁健  杨建刚 《水运工程》2012,(12):14-16
防台单点系泊系统是解决大、中型无动力船舶防台锚泊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实现防台系泊系统的关键之一是设计简易、实用、可靠的系缆技术.通过对系缆介质、系船环和系缆工艺等方面的综合论述,介绍一套适用于防台系泊系统的系缆技术.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气动式冲击试验机进行隔振器冲击参数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舰船设备冲击安全设计考虑,对隔振器落锤试验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而后,以气动式冲击试验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隔振器冲击参数测试方法.采用这一方法,对钢丝绳隔振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这一方法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获得隔振器冲击特性.  相似文献   

19.
舰船冲击试验及大型振动冲击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舰船用设备抗冲击试验的实现手段,对目前进行试验研究的主要方式进行总结.对各种试验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并以船用主汽轮机汽缸为试验对象,对大型振动冲击平台的应用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大型振动冲击平台是实现舰船用设备抗冲击试验的一种新型而先进的手段.振动冲击平台克服了传统试验手段的不足,发展了传统手段的优点,是以后进行冲击试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利用伪力法计算带限位器的船舶设备非线性冲击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有限位器的浮筏隔振系统是非线性系统,该文建立了这一非线性系统的模型,利用伪力(pseudo-forces)法计算了带有限位器的浮筏隔振系统模型的冲击响应,分析了限位器参数对冲击响应的影响.设计制作了带有限位器的浮筏隔振系统试验模型,进行了冲击试验研究,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了伪力法在计算带限位器的舰船设备隔振系统冲击响应时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