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立涵盖天津新港、海河口港区、临海产业区、南港工业区等天津港主要港区的海域潮流二维数学模型,并通过实测潮流、潮位资料进行模型率定。在计算成果与实测资料的误差满足精度要求后,通过潮流数学模型模拟分析项目建设前、后工程附近海区的潮流分布特征,对主要港区和进港航道口门附近的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围填海工程对天津海域水动力环境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天津海域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使用有限差分的ADI方法对模型进行离散,分别模拟了南港工业区围填海工程前后天津海域的潮流场,通过对比工程前后的潮流特征,分析南港工业区建设对整个天津海域的影响范围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南港围填海工程的实施不但对工程内部及其外侧水域产生影响,还对已建的天津港主航道、临港工业区及大沽沙航道、临港产业区及其航道等各区域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天津港外航道水动力条件及工程泥沙淤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最新的水文、泥沙实测资料,利用风浪潮流泥沙数值模型对开挖深水航道泥沙淤积情况进行了计算。根据近年来现场实测水文、泥沙资料,结合本项研究工作进行了统计分析,为数模计算提供参数;建立了多重嵌套潮流数学模型,计算正常天气下工程实施前、后的海域潮流场分布情况;建立了海域风浪过程计算模型和泥沙运动模型,将波浪、潮流、泥沙模型耦合,计算了在年均含沙量的风浪条件作用下所造成的回淤情况,给出了航道建成后的年淤积分布情况。提出了天津港南、北防波堤延伸到16 0后的航道的淤强分布特征,从泥沙方面为航道的开挖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道港口》2008,29(2):139
本刊从天津临港工业区获悉,天津滨海临港产业区防波堤目前正进行构件安装。该工程位于临港产业区东部海域,为环抱式布置,以主航道为界,分为北防波堤和南防波堤,总长14.8km,最远端离岸上海滨大道13km,工期2a。一期工程长8km,预计今年底竣工。  相似文献   

5.
据悉,在未来5年内,位于滨海新区的天津港集团将累计投资600亿元建设我国目前最大的填海工程。这个工程由天津港集团承担开发30平方千米东疆港区、13平方千米南疆港区和120平方千米的临港产业区组成。  相似文献   

6.
海口港新海港区配套用地位于琼州海峡澄迈湾东海岸。研究建立了工程海区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并采用实测潮位、流速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模拟验证成果与天然实测资料达到精度要求后,对工程水域潮流进行了模拟分析,给出了海域工程前后潮流流速变化分布及工程水域关键点位的流速变化数值,阐述了工程对海域及周边相关工程的潮影响。研究成果为项目建设可行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天津港国际邮轮码头工程泥沙数模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婷  孙连成  李铁良 《水道港口》2008,29(2):100-105
根据天津港整体发展规划,拟在东疆港区南端建设一个邮轮码头。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分析,利用MIKE21 Flow Model模块建立了天津港海域大模型和邮轮码头海域小模型,其中大模型为小模型提供水动力模型所需要的开边界条件。其模拟结果为泥沙数学模型提供了潮流动力条件。在对模型进行充分验证的基础上,计算了现状单航道和复式航道开通2种情况下邮轮码头港池内的流场和泥沙淤积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该工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连云港海域围垦工程对水沙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嵌套的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模拟了海州湾海域滨海示范区围垦工程实施前后的潮流场、悬沙分布,并采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围垦工程后计算海域潮流场、悬沙场及海床冲淤场的水沙环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围垦后研究海域整体的潮流场和悬沙场变化较小,但围垦后附近海域纳潮量有所减小引起围区附近流速减小,围垦工程附近基本呈现淤积的状态,工程左侧吹填坑淤积强度较大,临洪河口则出现局部冲刷。  相似文献   

9.
《港口科技》2008,(3):45
日前,天津港召开2008年重点工程进展工作会议,会议发布了今年天津港的重点工作指标:2008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将完成3.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850万标准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0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5亿元;实现增加值45亿元。同时,今年天津港将围绕“无水港”建设、生态港口建设、临港产业区建设,并新开工包括邮轮母港项目在内的4大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0.
以琼州海峡白沙浅滩海上人工岛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实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非结构网格建立潮流数值模型,分析了工程前后的流场动力变化特征,同时采用悬沙模型和底沙模型预测工程实施后工程海域的地形演变特征,研究了如意岛工程对周边海域的动力变化影响,对工程海域泥沙冲淤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海洋钢结构浪溅区和水位变动区腐蚀的严重性,首次在天津港范围内选用两种新型外包覆防腐系统(PTC新型包覆防蚀系统和Denso矿脂防腐带冷包缠系统),用于解决某码头钢管桩水位变动区的涂层破损问题,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为天津港水上区钢管桩的防腐修复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对天津港海域水文泥沙特征和冲淤演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二维波浪潮流和泥沙数学模型对天津浮式LNG码头建设的水动力和泥沙问题进行研究,对取排水实施前后流场变化、防波堤建设对码头前流场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同时预报了港池、航道正常年淤强以及一场大风期间淤积厚度,并通过资料分析得到泄洪排涝对工程区泥沙淤积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王初生  康苏海 《水道港口》2010,31(3):199-203
采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天津港北港池开通和导堤延伸方案实施后港内流场及港区潮汐特征值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程方案的实施对港内潮汐特征值影响较小;导堤延伸形成的新港区口门处存在环流,环流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容易在口门内区域形成泥沙淤积;港内其他部分基本呈往复流,流速较小;港内清水线位置外移至东突堤附近,西港区和北港池由于水体泥沙含量较低,泥沙淤积较轻;北航道与西航道交叉处在涨潮转落潮的一段时间内形成环流,有可能在此处形成泥沙淤积。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结合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及东疆第二港岛的建设,基于多年实测水文泥沙等资料,采用现场观测、演变分析、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等多种手段,对港口深水化及港岛工程实施后的水流泥沙运动特征及产生的环境效应问题进行了综合性试验研究,其成果为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应用MIKE21数学模型对天津近岸海域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同时考虑天津近岸海域5个典型河口污染物输入的影响,计算了大小潮作用下COD输移扩散范嗣,并研究了岸线变化对COD输移扩散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岸线的变化对北塘口及天津港附近COD的输移扩散有较大影响.岸线变化后,大小潮高低潮时刻对应的0.001 mg/L浓度等值...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港口工程水位确定方法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剑  施凌  唐敏 《水运工程》2016,(10):106-109
按照国内港口工程规范工程水位计算的要求,需要使用长短期实测水位资料。而海外工程项目实测数据匮乏,资料深度不满足工程水位的计算要求。以埃及苏赫纳项目为依托,对港口工程水位进行计算,阐明国内外港口工程水位计算方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天津中心渔港作为一个新建海港,航道的选线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及建成后的维护费用。为此,在充分认识中心渔港所在位置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对进港航道尺度进行了论证,进而对航道拟选线路方案进行了泥沙回淤分析。研究表明,选择航道长度相对较短、航道走向和水流夹角尽可能小的航线可以明显减小工程后泥沙回淤强度。  相似文献   

18.
董江  王胜平 《水道港口》2008,29(2):148-152
在分析传统潮位测量方法和潮位模型缺陷的基础上,给出了GPS在航潮位测量方法。基于GPSRTK动态定位技术,系统地研究了GPS RTK在航潮位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流程,并对潮位测量和数据处理中的GPS RTK高程质量控制、姿态改正、动态吃水改正、潮位提取、垂直基准转换5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确定了测量船测量期间的在航潮位。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天津新港航道的在航潮位试验中,2 d的试验结果表明,GPS在航潮位测量方法相对传统的潮位测量方法在实施的简便性、精度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鉴于该方法的特点以及航道的特点,建议该方法广泛推广应用于航道在航潮位测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